《伤寒发微论》 论桂枝肉桂

Posted 《伤寒发微论》

篇首语:秤砣虽小,能压千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伤寒发微论》 论桂枝肉桂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伤寒发微论》 论桂枝肉桂

仲景桂枝汤.用桂枝者.盖取桂之枝梢细薄者尔.非若肉桂之肉浓也.盖肉桂浓实.治五脏用之者.取其镇重也.桂枝轻扬.治伤寒用之.取其发散也.今人例用之.是以见功寡.

相关参考

《伤寒发微论》 论桂枝汤用赤白芍药不同

仲景桂枝汤加减法.凡十有九证.但云芍药.圣惠方皆用赤芍药.孙尚方皆用白芍药.圣惠乃太宗朝命王怀德等编集.孙兆为累朝医师.不应如此背戾,然赤白补泻.极有利害.常见仲景桂枝第四十七证云.病发热.汗出.此为

《伤寒发微论》 论表里虚实

伤寒治法先要明表里虚实.能明此四字.则仲景三百九十七法.可坐而定也.何以言之.有表实.有表虚.有里实.有里虚.有表里俱实.有表里俱虚.予于表里虚实歌中.尝论其事矣.仲景麻黄汤类.为表实而设也.桂枝汤类

《伤寒发微论》 重雕元刻伤寒百证歌发微论叙

新编张仲景注解伤寒百证歌五卷.发微论二卷.题曰白沙许叔微知可述.直斋书录解题云.许叔微伤寒歌三卷.凡百篇.皆本仲景注.又有治法八十一篇.仲景脉法三十六图.翼伤寒论二卷.辨类五卷.皆未见.四库提要云.叔

《伤寒发微论》 论中风伤寒脉

仲景以浮缓脉为中风脉.浮涩而紧.为伤寒脉.中风有汗.伤寒无汗.何也.内经云.滑者阴气有余也.涩者阳气有余也.阳气有余.则身热无汗.阴气有余.则多汗身寒.大抵阴阳欲其适平而已.阳气不足.阴往乘之.故阴有

《伤寒发微论》 论伤寒慎用圆子药

仲景论中.百一十三方.为圆者有五.理中、陷胸、抵当、麻仁、乌梅是已.理中、陷胸、抵当.皆大弹圆.煮化而服之.与汤无异.至于麻仁治脾约证.乌梅治湿证.皆欲必达下部.故用小圆.其它皆欲入经络.逐邪毒.破坚

《伤寒发微论》 论伤寒须早治

仲景云.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如或差迟.病即传变.虽欲除治.必难为力.今之医者不究根源.执以死法.必汗之于四日之前.必下之于四日之后.殊不知此大纲也.又云.甚者.

《伤寒发微论》 论伤寒七十二证候

循衣摸床(仲景云.伤寒吐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至十余日.发潮热.不识人.循衣妄撮.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华佗曰.病患循衣缝.谵语者.不可治.仲景云.小便利者可治.)瞪目直视(仲景云.直视摇头.

《伤寒发微论》 论伤寒以真气为主

伤寒不问阴证阳证.阴毒阳毒.要之真气完壮者易医.真气虚损者难治.谚云伤寒多死下虚人.诚哉是言也.盖病患元气不固.真阳不完.受病才重.便有必死之道.何也.阳病宜下.真气弱则下之多脱.阴病宜温.真气弱则客

《伤寒发微论》 论中暑脉不同

仲景云.脉虚身热.得之伤暑.又云.其脉弦细芤迟.何也.素问曰.寒伤形.热伤气.盖伤气而不伤形.则气消而脉虚弱.所谓弦细芤迟.皆虚脉也.仲景以弦为阴.而朱肱亦云.中暑脉细弱.则皆虚脉也可知矣.

《伤寒发微论》 论发热恶寒

仲景云.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此谓元受病而然也.又云.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此医发其汗.使阳气微.又大下之.令阴气弱.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