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剂怎么用?《中医名词词典》 补剂
Posted 《中医名词词典》
篇首语:树怕烂根,人怕无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补剂怎么用?《中医名词词典》 补剂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补剂怎么用?《中医名词词典》 补剂
补可去弱,如人参、黄耆之类。弱是虚弱的病证,须用补益的药物治疗。人参、黄耆合用熬膏,名“参耆膏”,可治脾肺气虚。如脾胃衰弱,消化力弱,食欲不振等,可用“四君子汤”(党参、白朮、茯苓、甘草)。相关参考
学问之道,必由浅入深,从未有浅近不知而专求怪僻者。况医法一误,必至伤生害命,尤不可不慎也!夫所谓浅近者,如伤风则防风、荆芥,感寒则苏叶、葱头,咳嗽则苏子、杏仁,伤食则山楂、神曲,伤暑则香薷、广藿,疟疾
[b]断痫丹[/b]治痫瘥后复作,连绵不除,服之有验。黄(蜜水涂炙)钓藤钩细辛甘草(炙,各半两)蛇蜕皮(二寸,酒炙)蝉蜕(去土,四个)牛黄(一钱,另研)上为末,煮枣肉丸,麻子大。煎人参汤下。每服数丸,
何松庵曰∶产后气血大损,诸事必须保重,切不可恃健劳碌,致内伤外感六淫七情诸证,为患莫测。故产后证,先以大补气血为主。虽有他证,以末治之。或欲去邪,必兼补剂为当,不宜专用峻厉,再损血气。慎斋按∶以上四条
医论著作。一卷。清·徐大椿撰于1767年。本书着重剖析医界流弊,以期医家谨慎治疾。本书内容有误用补剂、内科杂病误治的论述。还有对不同患者(如老人、妇女、小儿)治疗上应有所区分、以及外科病证治法等方面的
医论著作。一卷。清·徐大椿撰于1767年。本书着重剖析医界流弊,以期医家谨慎治疾。本书内容有误用补剂、内科杂病误治的论述。还有对不同患者(如老人、妇女、小儿)治疗上应有所区分、以及外科病证治法等方面的
药学著作。十卷。清黄宫绣撰。刊于1769年。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卷一-七,将药物分为补剂、收涩、散剂、泻剂、血剂、杂剂和食物七类。每类又据不同药性分为若干节。下篇为卷八-九,分论脏腑病用药及六淫病用药
病证名。《叶氏女科证治》:“经来一半,遍身潮热,头痛,口渴,小腹作痛。此因伤食生冷,故血滞不行,内有余血,忌服补剂,宜服莪术汤(莪术、三棱、红花、苏木、牛膝)。”
用补益药物可以治疗虚弱病证。《汤液本草》卷上:“补可以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是也。”参见补剂、补法条。
产科著作。卷三。清·严洁、施雯、洪炜合撰。约成书于18世纪中期。卷上列胎前共34证;卷中列产后共61证;卷下列胎产治疗方剂,包括补剂、散剂、攻剂、热剂、和剂及胎前、产后备用良方共253首。所论胎前产后
治疗学术语。系虚实错杂病证的治疗法则之一。①指把攻之目的寄托于补法中。如胎死腹中属于气虚不足的患者,用黄芪合开骨散以下死胎。②在补剂中加入一、二攻邪之药。《温病条辨·中焦篇》:“应下失下,正虚不能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