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重舌怎么用?《圣济总录》 小儿重舌
Posted 《圣济总录》
篇首语:从来没有说忘就忘这回事,只有假装的冷漠和偷偷想念的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小儿重舌怎么用?《圣济总录》 小儿重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小儿重舌怎么用?《圣济总录》 小儿重舌
论曰小儿童舌者,舌本之下,或如卧蚕,亦如小舌之状。此由心脾二脏壅热所致,盖心主舌,脾之络脉连舌本,散舌下。故二脏有热,热随脉上。至于舌本之下,血脉胀起,变生重舌,宜急治之,刺法中论,刺舌下两边出血,后以药治之。不然,即满口塞喉,便致危殆。治心脾经为邪热所客,重舌肿胀,语声不出,水饮不下。三物备急丸方
大黄(锉炒) 干姜(炮) 巴豆(去皮心膜各等分)
上三味,捣研为末,炼蜜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丸,温水下,大便利为度。
治小儿重舌、强不能收唾。鹿角散方
鹿角末(一两)
上一味,每用少许,敷舌上,日三度。
治小儿重舌,口中生疮涎出。桂矾敷方。
桂(去粗皮一分) 白矾(烧令汁尽半分)
上二味,捣研为末,干敷舌上,日三。
又方:蒲黄 露蜂房(各一分) 白鱼(烧灰一钱)
上三味,都研令匀。用酒少许调,敷重舌上,日三。
治小儿重舌。蛇蜕皮方
上取蛇蜕皮,烧作灰,涂舌下。一法、以醋调,鹅毛掠舌下,愈。
又方:上以乌贼鱼骨烧灰,和鸡子黄,涂喉及舌上,瘥。
又方:上取黄柏,以竹沥渍取汁。细细点口中,良。
又方:上以嚼粟哺之,瘥。
治重舌。衣鱼散方
上取衣鱼,烧作灰敷舌上。
治小儿重舌,口中疮,涎出。蒲黄敷方
上以蒲黄敷舌上,不过三次,愈。
治小儿重舌欲死者。方
上取乱发烧灰,敷舌下,良。
治小儿重舌。木兰皮方
上取木兰皮一尺,广四寸,削去粗皮,细锉。以苦酒一升,煮取半升,适寒温,渍两手,食顷间小渴。须臾干,复渍两足,出干复渍,大良。
治小儿重舌。方
上烧甑带灰敷之。
又方:上取桑汁涂乳饮之。
相关参考
劳宫穴,一名五里,在掌中动脉,灸三壮,主口中腥臭,甲乙经云∶手心主脉之所流也。齿痛不恶清饮,取足阳明,恶清饮,取手阳明,舌缓涎下,烦闷,取足少阴。重舌,刺舌柱以针。上齿龋肿,目窗主之。上齿龋痛恶寒,正
《巢氏病源》小儿重舌候∶小儿重舌者,心脾热故也。心候于舌,而主于血,脾之络脉,又出舌下。心火脾土二脏,母子也。有热即血气俱盛,其状附舌下,进舌根,生形如舌而短,故谓之重舌。《千金》论曰∶小儿出腹六、七
小儿重舌最难熬,锈锁将来火内烧,打落屑儿为细末,水调吃下即时消。
一论重舌者。脾经实火也。小儿心脾有热。舌下有形如舌而小者。名曰重舌。及唇口两傍生疮。[b]当归连翘汤[/b]治重舌。归尾连翘白芷(各三钱)大黄(煨)甘草(炙各一钱)上锉。作二剂。水煎。食后频服。一方。
舌证发于心脾经,其证皆由积热成。重舌舌下血脉胀,痰核舌上一核生。重生于口上,时觉心烦梅子形,舌疔舌上生紫。其形如豆寒热增。【注】此证无论大人、小儿,俱可以生。重舌者,由心、脾蕴热,循经上冲舌本,遂令舌
[b]重舌乃舌下生舌;重乃上皮重如水泡;重龈乃牙床起肿[/b]皆用大针刺患处及紫脉,令出恶血,以生蒲黄末擦之。(并治舌肿满口及舌下牵膜,小儿亦治)
病证名。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指小儿因患重舌、口疮而致夜啼。治重舌、口疮则夜啼自愈。
凡小儿之病,与大人不殊,惟用药分剂瘥小耳,除别立专治小儿门编次外,有未详尽处,可于大人方中,推类酌量用之。
舌下生小舌样,其色或红或紫,又名雀舌。小儿胎毒,亦有患此。
论曰小儿口疮者,由血气盛实,心脾蕴热。熏发上焦,故口生疮,盖小儿纯阳。易生热疾,或衣服过浓,饮食多热。血脉壅盛,皆致此疾。治小儿口疮。一捻散方青黛黄柏(去粗皮)诃黎勒(炮去核)密陀僧上四味等分,捣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