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 肝胆病证

Posted 《中医内科学》

篇首语: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医内科学》 肝胆病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医内科学》 肝胆病证

【主要证候及特征】
肝位于右胁,主疏泄,性刚强,喜条达而恶抑郁;又主藏血,具贮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开窍于目。肝病常见的证候有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阴不足、肝血亏虚、瘀血阻络等。胆为六腑之一,内寄相火、因其内藏精汁,又称奇恒之腑,其气以通降为顺,有助胃腐熟水谷之功。胆病常见的证候有胆腑郁热、胆腑气滞、胆内结石等。胆附于肝,与肝相表里,胆管起源于肝,胆液为肝之余气,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通,所以胆的病变与肝密切相关,胆病可以及肝,·肝病可以及胆,可致肝胆同病,发为肝胆气郁、肝胆湿热等证。肝胆证候以实证多见。肝木疏土,肝随脾升,胆随胃降,肝木生于肾水,长于脾土,故肝胆病与脾、胃、肾等脏腑关系密切,临床证候如肝脾不调、肝肾阴虚、胆胃郁热等即属之。现将肝胆主要证候分述如下。
·肝气郁结
1.主要脉症情志抑郁,胸胁或少腹胀闷窜痛,善太息,得嗳气则舒,或见梅核气,或见瘿瘤,妇女可见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苔薄白,脉弦。
2.证候特征本证特征有两个方面:一是有情志不遂史和情志抑郁症状;二是有两胁及肝经循行部位胀闷窜痛的气滞证候。
·肝火上炎
1.主要脉症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胁肋灼痛,面红目赤,头晕胀痛,耳鸣如潮,便秘尿黄,或见吐血、衄血,舌红苔黄,脉弦数。·
2.证候特征该证以急躁易怒,胁肋灼痛及火性炎上的面红目赤等肝经实热证候为特征。
·肝阴不足
1.主要脉症胁肋隐痛或有灼热感,劳累则加重,头晕耳鸣,两目干涩,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2.证候特征本证以胁肋隐痛,目干口干,五心烦热等肝阴虚或兼内热的证候为特征。
·肝血亏虚
1.主要脉症胁肋隐痛,头晕目眩,两目于涩,手足麻木,妇女月经不调甚至闭经,面色不华,眼睑唇舌色淡,脉弦细。
2.证候特征以胁肋隐痛,面色不华,眼睑唇舌色淡等肝血虚证候为特征。本证与肝阴不足不同,肝阴不足常兼内热,而本证则常兼气虚。
·肝胆湿热
1.主要脉症胁肋胀痛灼热,脘腹胀满,厌食油腻,或进食油腻食物病情则加重,口苦泛恶,大便溏垢,小便短赤,或有黄疽,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2.证候特征本证以胁痛,脘腹胀闷,厌油口苦,苔黄腻等肝胆湿热证为特征。
·瘀血阻络
1.主要脉症胁肋刺痛,痛处固定而拒按,胁下积块,面色晦暗,或头颈胸臂等处可见红点赤缕,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2.证候特征瘀血阻络证以胁肋刺痛,痛处固定而拒按,胁下积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等肝胆瘀血病变为特征。
【病机述要】
肝胆病证的基本病机为肝失疏泄,胆失通降。常见的病机类型有:
1.肝郁气滞情志不遂,郁怒恚怒伤肝,导致肝失疏泄,肝郁气滞,进而可病及于胆,肝胆疏泄无权,形成肝胆气滞,而成胁痛、胆胀等肝胆病证。
2.肝火上炎肝郁气滞,久郁化火,火热燔灼,气滞火灼于肝胆,而成胁痛等病证。
3.肝阴不足素体阴液不足,·或久病耗伤,或肾水不足,水不涵木,或肝郁化火,火盛伤阴,以致肝阴不足,肝失所养,而成胁痛、鼓胀等病证。
4.肝血亏虚或久病体弱,或慢性失血,或思虑劳倦,脾伤失运,气血生化不足,以致肝血亏虚,引起胁痛等病证。
5.肝热湿热侵袭,注于肝胆,或恣食肥甘厚味,或偏嗜醇酒辛辣,生湿蕴热,湿热熏蒸,致使肝胆失于疏泄,胆液不循常道,而成胁痛、黄疽、鼓胀等病证。
6.瘀血阻络肝病迁延,久病人络,或气郁日久,气滞血瘀,或跌仆闪挫,致使瘀血阻于肝胆,形成胁痛、黄疸、鼓胀等病证。.
【治疗要点】
1.肝病多实,多气滞,多郁火,多血瘀,所以治疗肝病宜疏肝理气,清肝泻火,活血化瘀,着重祛邪,祛邪即可保肝。应注意疏肝理气不可过用香燥,以防伤阴;清肝泄火不可过用苦寒,以防损伤脾胃;活血化瘀宜兼用疏肝理气,以增活血之力。
2.肝病之虚,一般分为阴虚和血虚。血虚宜补养气血,阴虚宜滋阴或兼降火。
3.胆病多实,多气郁,多胆郁,多结石,所以治疗胆病宜理气,利胆,排石。胆从肝治,治胆应合用疏肝之法。胆腑宜通,胆随胃降,其利胆排石可合用和降通腑之法。
4.肝胆同病多湿热,治宜清热利湿,疏肝利胆;若为疫毒挟湿热内侵,肝胆同病,治宜清热解毒,清热利湿,应适当配伍疏肝利胆,通腑化瘀之品。
5.肝胆与脾胃肾关系密切,在治疗肝胆病的同时,应兼顾相关脏腑。如肝郁脾虚,治宜疏肝调脾;肝肾阴虚,治宜滋养肝肾;肝胃不和,治宜疏肝和胃降逆等等。
6.防治肝胆病证,应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解除不必要的顾虑,安心静养;避免过食肥甘,尤其要避免坎酒过度,黄疽、鼓胀患者更应禁酒;食盐有凝涩之弊,鼓胀病人,应限制食盐的摄人,给予低盐饮食,尿量减少时,则给予无盐饮食。

相关参考

胁痛怎么用?《中医内科学》 胁痛

胁痛是以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肝胆病证。胁,指侧胸部,为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位的统称。如《医宗金鉴·卷八十九》明确指出:“其两侧自腋而下,至肋骨之尽处,统名曰胁。”《医方考·胁

肝胆湿热怎么用?《中医词典》e~f~g 肝胆湿热

病证名。指湿热之邪蕴结肝胆的病证。多由外感湿热之邪,或湿邪内生,郁久化热所致。症见胁肋胀痛灼热,腹胀厌食,口苦泛恶,小便短赤或黄,大便不调,或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等。治宜清利肝胆湿热。

肝胆郁怎么用?《中医词典》e~f~g 肝胆郁

病证名。《类证治裁》卷三:“肝胆郁,血燥结核,加味逍遥散。若嘈杂吞酸,逍遥合左金汤。”参见五脏郁证条。

肝胆俱实怎么用?《中医词典》e~f~g 肝胆俱实

病证名。指肝胆二经俱有实邪壅滞,横逆犯脾胃,影响消化功能。《千金要方》卷十一:“左手关上脉阴阳俱实者,足厥阴与少阳经俱实也。病若胃胀呕逆,食不消,名曰肝胆俱实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肝胆经虚实寒热证治

《中医内科学》 经络肢体病证

【主要证候及特征】经络是机体内的一种体系,由经脉和络脉共同组成,它们相互交织,纵横交错,具有通行气血,协凋阴阳,沟通表里内外的作用,是维持肢体之间、肢体与脏腑之间等机体功能活动协调统一的结构保证。肢体

《中医内科学》 经络肢体病证

【主要证候及特征】经络是机体内的一种体系,由经脉和络脉共同组成,它们相互交织,纵横交错,具有通行气血,协凋阴阳,沟通表里内外的作用,是维持肢体之间、肢体与脏腑之间等机体功能活动协调统一的结构保证。肢体

《中医内科学》 肾膀胱病证

【主要证候及特征】肾为先天之本,藏真阴而寓真阳,主藏精,为人体生长、发育、生殖之源,具充脑、荣发、坚骨固齿之用,有生发、温煦、滋养五脏六腑之功,只宜固藏,不宜泄露,所以肾病的证候特征以虚证为主,故有“

《中医内科学》 气血津液病证

【主要证候及特征】气与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脏腑的生理现象、病理变化,均以气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津液是人体正常水液的总称,也是维持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津液代谢失常多继

《中医眼科学》 辨眼部常见症状

(一)辨视觉视物不清,伴白睛红赤,或翳膜遮睛者,属外感风热或肝胆火炽。外眼端好而自觉视物渐昏者,多为血少神劳,肝肾两亏,阴虚火旺或肝郁气滞。自觉眼前黑花飞舞,云雾移睛者,多为浊气上泛,阴虚火动或肝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