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温怎么用?《中医名词词典》 风温
Posted 《中医名词词典》
篇首语:一锹挖不成水井,一天盖不成罗马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风温怎么用?《中医名词词典》 风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风温怎么用?《中医名词词典》 风温
感受春季风温病邪而发生的一类急性热病。叶天士《温热论》:「风温者,春月受风,其气已温」。本病初起,邪在肺卫,主要症状有发热、口渴、自汗、恶寒、咳嗽、头痛等。在病势发展过程中,有时能出现神昏,谵语等“逆传心包”的证候及发斑等症。温病发汗后,出现身灼热、自汗、身体沉重、嗜睡、鼾声、说话困难等证候,也叫“风温”(见《伤寒论》)。相关参考
病证名。小儿痉病之一。感受风温之邪所致的痉证。《温病条辨·解儿难》:“风温咳嗽致痉者,用桑菊饮。”如伴有神昏谵语者,兼用芳香开窍,如安宫牛黄丸、紫雪丹之类。
病名。①因感受风热之邪发生于春季的新感温病。见《温热经纬·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咳嗽、口渴、脉浮数等。初起邪在肺卫,治宜辛凉透表以驱邪外出,方用桑菊饮、银翘散。若肺卫受邪失于清
风温袭肺,即从徐姓秋燥方,同见后。
风温之病,发于当春厥阴风木行令之时,少阴君火初交之际。陈平伯谓春月冬季居多,春月风邪用事,冬初气暖多风,风温之病,多见于此。其实大为不然。不知冬月有热渴咳嗽等证,便是冬温,岂可以风温名之!即按六气而论
风温热汗脉多浮.喘渴痴眠体不收.病在二阴无发汗.人参败毒散宜投.风温者.谓先伤于风.因而伤热.风与热搏.即发风温也.其脉尺寸俱浮.其症则身热自汗.头痛、喘息、发渴、昏睡.或体重不仁.其病则在少阴厥阴二
风温者,春月受风,其气已温。《经》谓∶春气者,病在头,治在上焦。肺位最高,邪必先伤。此手太阴气分先病,失治则入手厥阴心包络,血分亦伤。幼科见其身热咳嗽,不知肺病在上之旨,妄投荆、防、柴、葛,加入积、朴
风温者.先伤于风.而后伤于热也.凡人先伤于风.经络之间.已自有热.又感时令之热.饮食入胃.气滞不行.变成浓痰浊饮.胶固不散.又遇新谷裹结成病.其症喘渴多睡.四肢不收.宜用柴胡化滞汤.但清其胃.其病自愈
□〔《活》〕风温者,脉尺寸俱浮,头疼身热,常自汗出,体重,其息必喘,四肢不收,嘿嘿但欲眠,治在少阴、厥阴。不可发汗,发即谵言独语,内烦躁不得卧。若惊痫,目乱无精,如此死者,医杀之耳。风温忌发汗,宜葳蕤
吴鞠通曰∶风有温有寒。风寒之风,此风从北方来,乃触发之寒风也。最善收引,阴盛必伤阳,故首郁遏太阳经中之阳气,而为头痛,身热等证。太阳阳腑也,伤寒阴邪也,阴盛伤人之阳也,故曰风寒。风温之风,此风从东方来
仲景云.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