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经》 病可灸证第十一

Posted 《脉经》

篇首语:世间事飘忽不定者多,万事随心,随不了心便随缘,随不了缘便随时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脉经》 病可灸证第十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脉经》 病可灸证第十一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贲豚。气从少腹上撞者,灸其核上一壮(一本作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
少阴病,其人吐利,手足不逆,反发热,不死。脉不至者,灸其少阴七壮。
少阴病,下利,脉微涩者,即呕汗出,必数更衣,反少,当温其上,灸之(一云灸厥阴可五十壮)。诸下利,皆可灸足大都五壮(一云七壮),商丘、阴陵泉皆三壮。
下利,手足厥,无脉,灸之不温,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伤寒六、七日,其脉微,手足厥,烦躁,灸其厥阴,厥不还者,死。
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为可灸少阴,厥阴主逆。

相关参考

《脉经》 病可火证第十七

下利,谷道中痛,当温之以为,宜熬木盐熨之。一方,炙枳实熨之。

《脉经》 病可水证第十五

太阳病,发汗后,若大汗出,胃中干燥,烦不得眠,其人欲饮水,当稍饮之,令胃中和则愈。厥阴病,渴欲饮水者,与水饮之即愈。太阳病,寸口缓,关上小浮,尺中弱,其人发热而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为医下

《脉经》 病可刺证第十三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自当愈,其经音故也。若欲作再经者,当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太阳病,初服桂枝汤,而反烦不解者,当先刺风池、风府,乃却与桂枝汤则愈。伤寒,腹满而谵语,寸口脉浮而紧者,此为肝乘脾,名

《脉经》 三焦手少阳经病证第十一

三焦病者,腹胀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为水,留则为胀。候在足太阳之外大络,在太阳、少阳之间,赤见于脉。取委阳。少腹病肿,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约取太阳大络视其结脉与厥阴小络结而血者肿,上及胃

《脉经》 平腹满寒疝宿食脉证第十一

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下部闭塞,大便难,两(一云脚)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腹满时减,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脉经》 病可温证第九

大法,冬宜服温热药及灸。师曰: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瘥,身体更疼痛,当救其里,宜温药,四逆汤。下利,腹满,身体疼痛,先温其里,宜四逆汤。自利,不渴者,属太阴,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四逆辈。少阴病,

《脉经》 病可吐证第五

大法,春宜吐。凡服汤吐,中病便止,不必尽剂也。病如桂枝证,其头不痛,项不强,寸口脉微浮,胸中痞坚,气上撞咽喉,不得息,此为胸有寒,当吐之。病胸上诸实,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而反有浊唾,下利

《脉经》 病可发汗证第二

大法,春夏宜发汗。凡发汗,欲令手足皆周至,一时间益佳,但不欲如水流离。若病不解,当重发汗。汗多则亡阳,阳虚不得重发汗也。凡服汤药发汗,中病便止,不必尽剂也。凡云可发汗而无汤者,丸散亦可用,要以汗出为解

《伤寒九十论》 结胸可灸证(三十九)

城东李氏子.年十八.病伤寒结胸.状如.自心至脐.手不可近.短气心烦.真结胸也.医者便欲下之.予适过其门.见其怆惶面无色.予曰公有忧色何也.曰以长子病伤寒作结胸证.医者将下之.而犹豫.予就为诊之.自关以

《脉经》 病不可水证第十四

发汗后,饮水多者,必喘。以水灌之,亦喘。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者,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阳明病,潮热,微坚,可与承气汤。不坚,勿与之。若不大便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