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里药怎么用?《中医眼科学》 温里药

Posted 《中医眼科学》

篇首语:人生必须的知识就是引人向光明方面的明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温里药怎么用?《中医眼科学》 温里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温里药怎么用?《中医眼科学》 温里药

凡能温里祛寒,治疗里寒证的药物,称为温里药。
温里药性味辛热,具有温里祛寒及益火助阳等作用。眼科里寒证包括两方面:一为寒邪中目所引起的目珠疼痛,白睛血丝淡红,泪涌如水,畏光无眵等;一为心肾阳衰阴寒内生所致的视物昏花、冷泪长流、风轮起翳、翳膜灰白、眼珠胀痛、瞳散神昏、干呕吐涎等。
使用温里药,可根据不同证候作适当配伍。如兼有表证,应配合解表药;寒凝气滞者,配以理气药;寒湿阻滞者,配以健脾化湿药;脾肾阳虚者,配以温补脾肾药。
本类药物性味辛温暴烈,易于伤津耗液。凡属热证及阴虚证应忌用或慎用。
83.附子
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应用:
(1)用于肾阳不足所致视物昏花。目珠疼痛,或兼有畏寒肢冷、阳痿、尿频等。多与肉桂、熟地黄、山茱萸等配用。
(2)用于少阴伤寒目病,白睛血丝淡红,泪涌如泉,清涕如水,畏光无眵;或太阴里虚目病,胞睑浮软,白睛青蓝,面色无泽等。用于前者常与麻黄、细辛合用。如麻黄附子细辛汤;用于后者常与人参、白术、泡姜等配伍,如附子理中汤。
84.肉桂
功效: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
应用:
(1)用于肾阳不足所致冷泪常流、视物昏花,兼有畏寒、尿频、遗尿等,可与附子、川芎、防风等配伍。
(2)用于阳虚阴盛、寒气凝滞所致暴盲眩惕,常与鹿茸、附子配伍,如温经益元散。
85.吴茱萸
功效:散寒止痛,降逆止呕。
应用:用于肝经虚寒所致风轮起翳、翳膜灰白,或脾胃虚寒;饮邪上逆所引起的绿风内障,症见眼珠胀痛、瞳散神昏、干呕吐涎等。常与人参、生姜配伍,如吴茱萸汤。

相关参考

身疼无热怎么用?《医法圆通》 身疼无热

久病与素秉不足之人,忽见身疼,而却不发热者,是里有寒也,法宜温里。但服温里之药,多有见大热身疼甚者,此是阴邪渍散,即愈之征,切不可妄用清凉以止之。

寒症统论怎么用?《医学实在易》 寒症统论

寒症有分经治者,有不必分经治者。桂枝麻黄驱表寒,干姜、附子温里寒,羌活、独活祛表之风寒,吴茱萸、川乌温里之风寒,肉桂去血分之寒,香附佐姜附除气分之寒,一隅三反可也。理中汤补中土以统治诸脏,中和之剂也。

《思考中医》 太阴治方要义

太阴的治方可以用太阴篇277条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当温之,宜服四逆辈”。温者,温什么呢?就是温藏,就是温里。这样一个治方显然就与太阴病的欲解时相亥子丑的意义相符。

寒中怎么用?《中医词典》h~j 寒中

病证名。①类中风之一。由于卒中寒邪而发病。又名中寒。《医宗必读·类中风》:“寒中,身体强直,口噤不语,四肢战掉,卒然眩晕,身无汗者,此寒毒所中也。”治以温里散寒为大法。用姜附汤或附子麻黄汤加减;重证先

寒中怎么用?《中医词典》h~j 寒中

病证名。①类中风之一。由于卒中寒邪而发病。又名中寒。《医宗必读·类中风》:“寒中,身体强直,口噤不语,四肢战掉,卒然眩晕,身无汗者,此寒毒所中也。”治以温里散寒为大法。用姜附汤或附子麻黄汤加减;重证先

痞满怎么用?《伤寒大白》 痞满

痞满致病,同于结胸,均是表邪下早变症,均是表邪内陷心胸。惟以痛者为结胸,但满不痛者为痞满。症有痛不痛之分,治有陷胸泻心轻重之别。按诸泻心汤,皆寒药以攻痞。其一加附子者,以辛热监制寒药而攻热结,非温里寒

腰痛怎么用?《医学摘粹》 腰痛

〔腰痛提纲〕肾在腰间辨要真,痛伤寒湿岂无因,或虚或实凭何治,妙法终当仿古人。[b]肾着汤[/b](证附)病因湿得速宜攻,肾著名汤治有功,白术燥脾苓泄水,干姜温里草和中。[b]桂枝姜苓阿胶汤[/b](证

太阴经病怎么用?《中医词典》t~w 太阴经病

病名。六经病之一。多因三阳病传经入里;或素体脾虚寒,发病即现太阴证状,为直中太阴;或因误治属太阴属寒湿为患的里虚寒证。其主要症状,有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口不渴,时腹自痛。治以温里为主,宜理中汤、四

恶寒怎么用?《证治准绳·女科》 恶寒

[b]〔大〕[/b]妇人恶寒者,亦有阴阳二证。发热而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而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宜解表,脉必浮数。发于阴者宜温里,脉必沉细。又有汗后、利后恶寒,及背恶寒。以上疾证方治并载《百问》

《古今医统大全》 妇人恶寒候

夫恶寒之候,亦有阴阳二证。发热而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而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宜解表,脉必浮数;发于阴者,宜温里,脉必沉细。又有汗后、利后恶寒及背恶寒。以上疾证,尤详着伤寒恶寒例中,可审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