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疾病预测》 第二节 手足厥冷预兆的临床预报意义
Posted 《中医疾病预测》
篇首语:注意力是智慧的门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医疾病预测》 第二节 手足厥冷预兆的临床预报意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医疾病预测》 第二节 手足厥冷预兆的临床预报意义
[b]一、手足厥冷为阳虚的信号[/b]阳气虚衰不能温运四末,常以手足厥冷为先驱征兆。主要包括中阳虚衰及下元虚冷两类,又称寒厥,二者都同时伴有畏寒,通体不温,中阳虚衰者可见乏力、食少、便溏等特点,而下元不足则有面色?白、脉沉微、腰凉蜷卧,头晕神惫等证候。
阴盛格阳的手足厥冷,因内真寒外假热,身体可呈反不恶寒或发热,但“身大热”必“反欲盖衣被”,即体虽热却依然畏寒,甚至体愈热身愈畏寒。如《伤寒论》少阴病317条曰:“少阴病、下到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其中,手足厥冷一症为真寒盛于内的重要标志。故手足厥冷为阳虚寒盛之象,为内体阳虚最常见的外兆。
[b]二、手足厥冷为寒凝的标志[/b]
纵然为阳盛之体,若感受寒邪,寒凝湿滞,也能致阳气不达而手足厥冷。如本有阳虚,感受寒邪,则更易导致手足厥冷,多为风湿病、关节炎的预兆,特点为伴骨节痛。如《伤寒论》305条曰:“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此外,素体血虚,如感受寒邪,寒凝血滞,血脉运行不利致阳气不温四末,亦可致手足厥冷。如《伤寒论》厥阴篇351条曰:“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旧四逆汤主之”。多出现于血虚和失血患者,脉细、面色萎黄或苍白,是其特点。
以上说明,手足厥冷能提示内虚寒凝的病变,与阳虚寒厥的区别在于:前者病机为虚实夹杂、气血虚为本,寒凝为标。而阳虚寒厥则为纯虚无实的征兆。
[b]三、手足厥冷是阳郁的征兆[/b]
阳郁之厥为内体阳气不虚,因被热、痰、食、蛔等遏阻,致阳气不达四末而致的手足厥冷,提示阳气被郁阻。多出现于情志不遂、郁证或外感病邪郁表里之间,以及痰饮家,虫症之人。阳虚之厥及气血虚、寒凝厥冷与阳郁之厥不同之处在于,前二者属虚性厥冷及虚实夹杂性厥冷,而阳郁厥冷则属于实性厥冷。具体鉴别在于虚寒性厥冷,手冷必冷至肘、膝,而阳郁厥冷,凉不过肘、膝,气血虚厥冷介于两者之间。
痰浊内阻致阳气不外达的手足厥冷称为痰厥,必有胸闷脘痞、泛恶痰多及苔腻、脉滑等兼证。两手足厥冷呈现乍热乍凉,伴腹痛呕涎者,又暗示蛔厥的可能。
此外,热病、热伏于里,阳气郁闭,同样能导致手足厥冷,且手足厥冷愈重,提示热伏愈深,此种厥逆又称热厥,必有壮热、心烦口渴、神志不宁、腹热、口气蒸手等症,常出现于热性病极期。正如《伤寒论》所说:“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温病条辨》(335条)曰:“厥应下之”,都说明手足厥冷亦有提示实热证候的一面。
相关参考
[b]一、喘息对脏气大虚的预报意义[/b]喘息的出现,无论虚实皆为不详之兆。喘息预兆非虚即实,然临床以虚喘的预报意义较大。因虚喘,尤其气虚之喘十居七八,源于元气之虚,预后大多不良故也。临床上,虚喘多责
[b]一、喘息对脏气大虚的预报意义[/b]喘息的出现,无论虚实皆为不详之兆。喘息预兆非虚即实,然临床以虚喘的预报意义较大。因虚喘,尤其气虚之喘十居七八,源于元气之虚,预后大多不良故也。临床上,虚喘多责
[b]一、瘙痒预报肝、肾疾患[/b]瘙痒对肝肾疾患有重要的预报意义,肾肝病变是瘙痒的主要内源,如肝阳化风患者,头皮出现瘙痒,常是中风先兆症之一。临床上,肝肾疾患严重时,如黄疸、急黄等,出现瘙痒常为肝肾
[b]一、麻预兆的预报意义[/b]麻,是指以麻为主的一种感觉先兆,后期多兼有木。麻,大多为虚的信号。无论气虚、血虚,或营卫不足,大凡气血不运,肌肤失煦皆可致麻。发作特点大多为周身性、阵发性,并于劳累体
[b]一、出血对阳气盛微的预报意义[/b]上行的出血,以口鼻为主,属火的较多,常为阳盛的预兆。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逆冲上,皆属于火”。火盛则易动血,血本阴精不宜动,动则血妄行,血妄行则伤络而
[b]一、性欲低下的临床预报意义[/b]性欲低下是肾阳虚衰、命火不足的早期症状。其特点为常伴有阳痿、早泄、滑精、阴冷、性高潮迟缓或缺乏,性生活后体力恢复较慢等症状,且性事后常感头晕、乏力,并常持续数日
[b]一、疲乏是虚证的预兆[/b]无论脏虚、络虚还是气虚、血虚,不管是气血生化障碍,抑或气血耗散太过,皆可导致人体气血失荣而出现疲乏、疲乏既是化源不足的信号,也是消耗太过的警告。故疲劳不仅对各种虚证、
[b]一、厌食的预报意义[/b]正常食欲本来是一种享受,当进食成为一种心理负担之时,即成为所谓厌食。轻度厌食多为脾胃虚的信号,如《素问·脉解》篇曰:“所闻恶闻食臭者,胃无气,故恶闻食臭也。”多出现于久
[b]一、发热为温病的重要先驱症[/b]发热是温热性疾病的早发症,根据发热的形式可以对温病的种类和阶段进行预报。如发热微恶风寒是风温的前兆,属表热证的性质。而春温的发热特点则是高热烦渴不恶寒,属里热证
味,对反映脏腑的疾病是很有实践意义的,正如《杂病源流犀烛·口齿唇舌病源流》所说:“口者,脾之窍也,能知五谷之味,又诸经皆会于口,病则口中之味随各经而异。”《赤水玄珠·卷三·口门》说:“故脏腑有偏胜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