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 虚劳骨蒸方七首
Posted 《外台秘要》
篇首语:宁叫钱吃亏,不叫人吃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外台秘要》 虚劳骨蒸方七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外台秘要》 虚劳骨蒸方七首
病源夫蒸病有五。一曰骨蒸。其根在肾。旦起体凉日晚即热。烦躁。寝不能安。食都无味。小便赤黄。忽忽烦乱。细喘无力。腰疼。两足逆冷。手心常热。蒸盛伤内。即变为疳。食人五脏。二曰脉蒸。其根在心日增烦闷。掷手出足。翕翕思水。口唾白沫。卧即浪言。或惊恐不定。脉数。蒸盛之时。或变为疳。脐下闷。或暴痢不止。三曰皮蒸。其根在肺。必大喘鼻干。口中无水。舌上白。小便赤如血。蒸盛之时。胸满。或自称得疰热。两胁下胀。大咳彻背连胛疼。眠寐不安。或蒸毒伤脏。口内唾血。四曰肉蒸。其根在脾。体热如火。烦躁无汗。心腹鼓胀。食即欲呕。小便如血。大便秘涩。蒸盛之时。或体肿目赤。寝卧不安。五曰内蒸。亦名血蒸。所以名内蒸者。必外寒而内热。把手附骨而热。是其根在五脏六腑。其人必因患后得之。骨肉自消。饮食无味。或皮燥而无光。蒸盛之时。四肢渐细。足趺肿起。
又有二十三蒸。一胞蒸。小便黄赤。二玉房蒸男子则遗沥漏精。女则月候不调。三脑蒸。头眩闷热。四或急或缓两耳焦。十四膀胱蒸。右耳偏焦。十五胆蒸。眼白失色。十六胃蒸。舌下痛。十七小肠蒸。
下唇焦。十八大肠蒸。鼻右孔干痛。十九三焦蒸。亦杂病乍热乍寒。二十肉蒸。二十一肤蒸。
二十二或房。触犯而成此疾。久蒸不除。多变成疳。必须先防下部。不得轻妄疗之。(出第四卷中)
崔氏疗五蒸。夫蒸者是附骨热毒之气。皆是死之端渐。庸医及田野之夫。不识热蒸体形状。
蒸。早起体凉。日晚便热。烦躁不安。食都无味。小便赤黄。忽忽烦乱。细喘无力。或时腰痛可服芒硝。一服一方寸匕。日再服。亦可捣苦参蜜和为丸如梧子大。一服七丸。日再。
以饮送之。无忌。以体轻凉为度。
二曰脉蒸。其根在心。日增烦闷。掷手出足。翕翕思水。口唾白沫。卧便浪语。或惊恐不安。其脉又数。此蒸若盛。亦变为疳旁脐时闷。或痢不止方。
苦参 青葙(各二两) 艾叶 甘草(各一两炙)
上四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分为三分。用羊胞盛之。以苇灌下部中。若不利。
取芒硝一方寸匕。和冷水合和服之。日再服。忌海藻菘菜。
三曰皮蒸。其根在肺。必大喘鼻干。口中无水。舌上白。小便赤如血。蒸盛之时。胸中满闷。或自称得疰。手掩两胁。不得大咳。彻背连胛疼。眠寐不安。此蒸毒伤五脏。口便唾血方。
急与芒硝一两。以水一升半。和分为三服。三日服止讫。以冷水浸手。以熨胁间及腋下。并胸上及痛处亦可举臂指灸侧腋下第三肋间腋下空中七壮。立止四曰肉蒸。其根在脾。体热如血。大便秘涩。蒸盛之时。或体肿目赤。不得安寐方。
大黄一两半切。如小豆大。以水一升浸一宿。明旦绞取汁。一服五合许。微利即止。若热不定。亦可服芒硝一方寸匕。日三以体凉为度。
五曰内蒸。所以言内蒸者。必外寒内热。把手附骨而热也。其根在五脏六腑之中。其人必因患后得之。骨肉自消。食饮无味。或皮燥而无光。蒸盛之时。四肢渐细。足趺肿起方。
石膏十两研如乳粉。法水和服方寸匕。日再。以体凉为度。(出第七卷中)
古今录验解五蒸汤方。
甘草(一两炙) 茯苓(三两) 人参(二两) 竹叶(二把) 葛根 干地黄(各三两) 知母
上十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分为三服。亦可以水三升煮小麦一升。乃煮药。忌海藻菘菜芜荑火醋。(范汪同一方无甘草茯苓人参竹叶止六味)又五蒸丸方。
乌梅 鸡骨(一本是鹳骨) 紫菀 芍药 大黄 黄芩 细辛(各五分) 知母(四分)矾石(炼) 栝蒌(各一分) 桂心(二分)
上十一味末之。蜜和丸如梧子。饮服十丸。日二。忌生葱生菜。(并出第五卷中一方无桂心)
相关参考
病源肾开窍于阴。若劳伤于肾。肾虚不能荣于阴气。故痿弱也。诊其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养生云∶水银不得令近阴。令消缩。(出第四卷中)广济疗阴痿不起。滴沥精清。钟乳酒方。钟乳(三两研绢袋盛)附子(二两炮)甘草(
《病源》夫虚劳之人,若饮酒多、进谷少者,则胃内生热,因大醉当风入水,则身目发黄,心中懊痛,足胫满,小便黄,面发赤斑,若下之,久久变为黑疸,目青面黑,心中如啖蒜齑状,大便正黑,皮肤抓之不仁,其脉浮弱,故
病源伤寒百合病者,谓无经络百脉一宗悉致病也,皆因伤寒虚劳,大病之后不平复,变成斯病也。其状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得卧,复不得卧,欲出行,而复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时,闻饮食臭,或如强健人,
张文仲疗虚损惨悴不食。四体劳强。时翕翕热。无气力。作骨蒸候方。童子小便(一大升淡者去前后)豉(一合)葱白(一合切)杏仁(四十枚去尖皮碎)上四味合煎。取三分中分之二服使尽。日别一剂。服之至十剂愈。若服经
病源夏月炎热,人多冒涉途路,热毒入内,与五脏相并,客邪炽盛,郁瘀不宣,致阴气猝绝,阳气暴壅,经络不通,故奄然闷绝,谓之也,然此乃外邪所击,真脏未坏,若遇便疗救得宣(并出第二十三卷中)肘后夏月中热死,凡
病源脾胃俱虚,受于风邪,故令新谷入胃,不能传化,故谷之气,与新谷相干,胃气则逆,胃逆则脾胀,脾胀则气逆因遇冷折之则哕也,右手关上脉沉而虚者,病善哕也。(出第二十一卷中)肘后疗卒不止方。痛抓眉中央闭气也
病源。盗汗者。因眠睡而身体流汗也。此由阳虚所致。久不已。令人羸瘠枯瘦。心气不足。亡津液故也。诊其脉。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皆为盗汗脉也。(出第三卷中)崔氏疗盗汗。夜睡中即汗。汗不休。必得风方。麻黄根(
删繁疗脾劳,有白虫长一寸在脾为病,令人好呕,而胸中骇骇,(一作玄玄)呕而不吐出,前胡汤方。前胡(三两)白术(三两)赤茯苓(三两)枳实(炙二两)细辛(三两)旋复花(一两)常山(三两)松萝(二两)龙胆(三
删繁疗脾劳,有白虫长一寸在脾为病,令人好呕,而胸中骇骇,(一作玄玄)呕而不吐出,前胡汤方。前胡(三两)白术(三两)赤茯苓(三两)枳实(炙二两)细辛(三两)旋复花(一两)常山(三两)松萝(二两)龙胆(三
病源肾荣于阴,肾气虚,不能制津液则汗湿,虚则为风邪所乘,邪客腠理而正气不泄,邪正相干在于皮肤,故痒,搔之则生疮。(出第四卷中)千金疗阴下生疮,洗汤方。地榆黄柏(各八两)上二味切,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