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疾病预测》 第一节 皮肤先兆的理论基础

Posted 《中医疾病预测》

篇首语:月与灯依在,不见去年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医疾病预测》 第一节 皮肤先兆的理论基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医疾病预测》 第一节 皮肤先兆的理论基础

皮肤覆盖于人体表面,面积约为1.5~2平方米,约占体重的16%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中医极为重视皮肤的作用,根据中医脏象学说,认为皮肤是内脏的巨大外象,皮肤遍布经络网,皮肤通过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奇经八脉和孙络等把人体外部皮肤及内在脏腑相维系,因此人体内部疾患便可通过皮肤反映出来,这样皮肤实际上也就成了人体之外镜。事实上,皮肤有着巨大的血管系,容纳了人体1/3的循环血量,是人体精血的重要贮备场所。
《灵枢·本藏》曰:“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指出皮肤腠理与三焦膀胱的密切关系,膀胱为巨阳之气,主统诸阳,并行气于身之表,三焦为气之所终始,故膀胱巨阳之气及三焦皆与皮肤密切相关。《内经》又言“肺主皮毛”,“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肺主气,行气于皮毛,而三焦为六腑功能之总括,其中“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说明皮肤腠理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之地,和人体呼吸吐纳密切关连。因此,人体皮肤是重要的呼吸通道,24小时内由皮肤呼出的碳酸气占肺总呼出量的2%,吸入氧气占肺总吸入量的0.5~1%,说明皮肤腠理确是元真之气的出入之所,是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之枢要,故《金匮要略》曰:“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另外,皮肤和肾的关系也不无相关连,《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皮毛生肾”,即言皮毛生于肾,为肾之精液所滋溉。《素问·逆调论》曰:“肾者,水脏,主津液”肾又为宗气之根,真气之所出,主司人体气化活动,因此皮肤腠理之温煦,津液之气化,无不赖之于肾,肾气虚衰皮肤必然有所反应。现代医学亦认为皮肤含水量占人体总水分的1/4,是人体最大的津液仓库。可见皮肤和肺、肾、三焦、膀胱都密切相关,影响着人体气、血、津液的运化。
此外,皮肤和肝、心、脾也极为关连。因肝藏血,心主血,脾统血直接关系着皮肤的滋养,故皮肤与人体脏腑经络皆不无关连,因此内脏的病变可以反映于皮肤,皮肤是内脏的外镜。透过皮肤哨所,可以预报内脏病变信息。

相关参考

《中医疾病预测》 第一节 经络先兆的理论基础

经络系统是中医独特的基础理论,经络和脏腑共同成为中医脏象理论的两大支柱,经络是人体气血的主要通道。经络体系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以及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其中,十二经络主要行于人体内

《中医疾病预测》 第一节 经络先兆的理论基础

经络系统是中医独特的基础理论,经络和脏腑共同成为中医脏象理论的两大支柱,经络是人体气血的主要通道。经络体系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以及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其中,十二经络主要行于人体内

《中医疾病预测》 第一节 脉先兆的理论基础

中医脉诊起源甚早,远在二千多年前先秦时期,脉学就已开始发展,《黄帝内经》中对脉学已有了丰富的记载,包括切脉部位,脉法、脉理、脉象主病等,奠定了脉学的基础。此外,历代名著亦都列有专项论述,如《难经》、《

《中医疾病预测》 第一节 气象先兆的理论基础

中医有丰富的气象预报疾病内容蕴藏于《黄帝内经》,尤其是运气七篇内。气象就是气候,也即天气变化之候。候,即外候,是事物的客观征象。候也就是象,是古人观察天气变化的客观抽象。也是古人研究自然、总结客观规律

《中医疾病预测》 第一节 人中先兆的理论基础

人中一词,首见于《内经》,如《灵枢·经脉》曰:“大肠手阳明之脉……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人中位于面部鼻与唇之间的正中凹沟,在望诊中主候膀胱、子处。如《灵枢·五色》曰:“面王(鼻

《中医疾病预测》 第一节 胸部先兆的理论基础

胸膺部是人体的重要部位,内纳心肺、膻中等重要器官,为宗气之所藏,如《灵枢·邪客》曰:“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灵枢·五味》曰:“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故又

《中医疾病预测》 第一节 舌先兆的理论基础

舌为心之苗,心气通于舌,如《灵枢·脉度》篇说:“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心主舌”,“在窍为舌”《千金方》:“舌主心脏,热即应舌生疮裂破,引唇揭赤。”(卷六上·舌病

《中医疾病预测》 第一节 舌先兆的理论基础

舌为心之苗,心气通于舌,如《灵枢·脉度》篇说:“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心主舌”,“在窍为舌”《千金方》:“舌主心脏,热即应舌生疮裂破,引唇揭赤。”(卷六上·舌病

《中医疾病预测》 第一节 耳先兆的理论基础

耳是人体重要的信息接受站,前人称为“采听官”,耳是人体信息的窗口,也是人体脏腑重要的外相。耳为人体宗脉之所聚,故《灵枢·口问》篇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脏腑经络的病理尤可反映于耳,通过耳可以较早预

《中医疾病预测》 第一节 颅面先兆的理论基础

颅面相学可以推测人的气质、性格和某些遗传性疾病。而面色则是人体五脏的一面明镜。脏腑精气的盛衰变化,哪怕仅仅是初起,亦往往会从这面明镜上显露出来……颅面先兆包括颅形、面部及面色三个主要内容。由于颅面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