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疮怎么用?《中医外科学》 热疮
Posted 《中医外科学》
篇首语:书本上的知识而外,尚须从生活的人生中获得知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 热疮怎么用?《中医外科学》 热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热疮怎么用?《中医外科学》 热疮
热疮是指发热或高热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宋,《圣济总录》云:“热疮本于热盛,风气因而乘之,故特谓之热疮。”本病以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的成群小疱为临床特征。多在1周后痊愈,但易于复发。男女老幼均可发病,尤以成年人为多。相当于西医的单纯疱疹。[病因病机]
本病多为外感风热邪毒,客于肺胃二经,蕴蒸皮肤而生;或因肝胆湿热下注,阻于阴部而成;或由反复发作,热邪伤津,阴虚内热所致。发热、受凉、日晒、月经来潮、妊娠、肠胃功能障碍等常能诱发本病的产生。
[诊断]
本病可见于身体任何部位,但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如口角、唇缘、鼻孔周围和外生殖器等处,若发生在口腔、咽部、眼结膜等处,称粘膜热疮;发生于外生殖器部位,称阴部热疮。皮损初为红斑,继而在红斑基础上发生数个或数十个针尖大小的、簇集成群的小丘疱疹或水疱,内含透明浆液,数日后疱破糜烂,轻度渗出,逐渐干燥,结淡黄或淡褐色痂,1—2周痂皮脱落而愈,但易复发。
发病前,局部有灼痒、紧张感,重者可有发热、不适等全身症状。发于外生殖器者,可引起尿频、尿痛等症状;发于口角、唇缘或口腔粘膜者,可引起颌下或颈部署核肿痛;发于孕妇则易引起早产、流产及新生儿热疮等。
[鉴别诊断]
一、蛇串疮;皮损沿外周神经走向呈带状分布,不超过正中线;为成簇的水疱,疱间皮肤正常,刺痛明显。
二、黄水疮好发于儿童的颜面、四肢等暴露部位,多见于夏秋季节,皮损以脓疱、脓痂为主,呈散在分布,自觉瘙痒。
[辨证论治]
一、内治法
(一)肺胃热盛多发于颜面部,以口唇鼻侧多见,皮损为群集小水疱,灼热刺痒;伴轻度周身不适,心烦郁闷,大便于,小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
辨证分析:鼻为肺之窍,胃经环绕面唇,风性上行,故肺胃热盛多发于面、鼻、唇。肺胃热盛,津液布散失常,则皮肤起小水疱;风热毒邪蕴蒸皮肤,则灼热;风盛则痒;轻度周身不适、心烦郁闷、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均为肺胃热盛之象。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
方药:辛夷清肺饮加减。
(二)肝胆湿热疱疹发于阴部,易破溃糜烂,疼痛明显;伴发热,大便于,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分析:足厥阴肝经循少腹绕阴器,肝胆湿热下注阻于阴部,则见局部起疱疹;湿热蕴结,热盛皮腐,则易破溃糜烂;湿热阻滞经络,不通则痛;热盛则发热;便于溲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之象。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大便干者,加生大黄以泻下通腑。
(三)阴虚内热病情反复发作;伴口干唇燥,午后微热;舌红,苔薄,脉细数。
辨证分析:热毒久恋,耗伤朋液,致阴虚内热,阴虚则阴阳失调,故易为诱因引起发病;口干唇燥、午后微热、舌红、苔薄、脉细数均为阴虚内热之象。
治法:养阴清热解毒。
方药:增液汤加板蓝根、紫草、生薏苡仁等。
二、外治法
局部外用药以清热、解毒、干燥、收敛为主。皮损以丘疱疹为主,糜烂、渗出偏重者,以马齿苋水洗剂外洗或湿敷;皮损以糜烂、结痂为主,或向愈时,以紫金锭磨水,或青黛膏、黄连膏等外搽。
[预防与调摄]
1.对反复发作者,应除去诱发因素。
2.保持局部清洁,促使干燥结痂,防止染毒。
3.饮食宜清淡,忌辛辣炙博、肥甘厚味。
4.杜绝不洁性交。
[结语]
热疮相当于西医的单纯疱疹。其特点是皮肤粘膜交界处,簇集性局限性水疱,自觉灼痒紧张,一般无全身症状,易于复发。本病应与蛇串疮、黄水疮相鉴别。肺胃热盛证,治宜疏风清热解毒,方用辛夷清肺饮加减;肝胆湿热证,治宜清热利湿解毒,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阴虚内热证,治宜养阴清热解毒,方用增液汤加板蓝根、紫草、生薏苡仁。
相关参考
高热过程中皮肤粘膜间出现水庖的症候。多发于上唇外围,水庖成群状,如芝麻或绿豆大小不等,周围有红晕,微痒,约一周左右消退,但有复发倾向。由风热外袭肌表或肺胃热盛熏蒸所致。类于单纯庖疹。
见《证治准绳·幼科》。即热疳。详该条。
病名。①泛指夏暑季发生的浅表小疮。②特指热病之后出于口角及颜面的疱疹性皮肤病。又名热气疮,燎疱。出《刘涓子鬼遗方》。症见患处皮肤小水泡密集成簇,形如米粒或小豆,内含疱液,由清变浊,瘙痒灼痛,常愈后复发
论曰热疮本于热盛,风气因而乘之,故特谓之热疮,盖阳盛者表热,形劳则腠疏,表热腠疏浆汁治疮、退风热。黄汤方黄(锉一两半)生地黄(四两)甘草(炙锉)芍药麦门冬(去心焙)黄芩(去黑心各一两半)石膏(碎)芎大
论曰热疮本于热盛,风气因而乘之,故特谓之热疮,盖阳盛者表热,形劳则腠疏,表热腠疏浆汁治疮、退风热。黄汤方黄(锉一两半)生地黄(四两)甘草(炙锉)芍药麦门冬(去心焙)黄芩(去黑心各一两半)石膏(碎)芎大
人脏腑虚实不调,则生于客热,表有风湿,与热气相搏,则身体生疮,痒痛而脓汁出,甚者一瘥一剧,此风热所为也。
《千金》[b]五香枳实汤[/b]治小儿着风热,坚如麻豆粒,疮痒搔之,皮剥汁出,或遍身头面年年常发者方。青木香(九铢)麝香(六铢)鸡舌香熏陆香沉香防风秦艽漏芦(各半两)枳实(一两半)麻黄升麻黄芩白蔹(各
验方(刘禹锡《传信方》)。鸡蛋五枚,煮熟去白取黄,乱发如鸡子大,相和于铁铫中,炭火熬之,初甚干,少顷即发焦,乃有液出,旋取置碗中,以液尽为度。取涂疮上,即以苦参细末敷之如神。[b]二黄散[/b]川黄连
《圣惠》∶夫小儿热疮者,是诸阳气在表。阳气盛则表热,小儿解脱腠理开,则为风邪所客,风热相搏,留于皮肤则生疮。初作瘭浆黄汁出,风多则痒,热多则痛,血气乘之则多脓血,故名热疮也。《千金》治小儿热疮[b]水
痱者先如水泡作痒.次变脓泡作疼.经云.汗出见风.乃生痤痱.由肺热脾湿所致.宜凉血消风散.[b]凉血消风散[/b]治热疮痱子.疮疥瘾疹赤斑.当归生地知母石膏苦参牛蒡子蝉蜕胡麻防风荆芥苍术(各一钱)木通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