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 亡阴与亡阳

Posted 《中医诊断学》

篇首语: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医诊断学》 亡阴与亡阳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医诊断学》 亡阴与亡阳

亡阴亡阳是疾病的危险证候,辨证一差,或救治稍迟,死亡立见,亡阴与亡阳是两个性质不同的病证,亡阴的根本原因是机体内大量脱失津液,从而导致亡阴。亡阳的主要病因是阳气亡脱。因为气可随液脱,可随血脱,所以亡阳也常见于汗、吐、下太过以及大出血之后,同时,许多疾病的危笃阶段也可出现亡阳。由于阴阳是依存互根的,所以亡阴可导致亡阳,而亡阳也可以致使阴液耗损。在临床上,宜分别亡阴、亡阳之主次,及时救治。

[b](一)亡阴[/b]
【临床表现】身热肢暖,烦躁不安,口渴咽干,唇干舌燥,肌肤皱瘪,小便极少,舌红干,脉细数无力。通常还以大汗淋漓主亡阴的特征,其汗温、咸而稀(吐、下之亡阴,有时可无大汗出)。
【证候分析】阴液耗竭,失去濡润之功。故口渴咽干,唇干舌燥,肌肤皱瘪。津液化原告竭,故小便极少。阴虚则内热,故身热肢暖。虚热上犹则烦躁不安。舌红干,脉细数无力为津枯虚热之象。大汗淋漓多发生于原来为热病之患者,热邪逼迫则汗液外泄。也可见于治疗不当,发汗太过的病人。此时,大汗出既是亡阴之因,又是亡阴之症。

[b](二)亡阳[/b]
【临术表现】大汗出、汗冷、味淡微粘、身凉恶寒、四肝厥冷、蜷卧神疲,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白润,脉微欲绝。
【证候分析】亡阳发生在各种原因所致的阳气虚弱以致亡脱的阶段。阳虚固摄无权,故腠理开而汗大出,汗冷,味淡微粘此乃亡阳的必备症状。阳虚则寒,故身凉恶寒、四肢厥冷。
人体机能活动低下,则见蜷卧神疲。口淡,舌淡白,脉微欲绝均为阳微虚寒之征。

[b]亡阴亡阳证的鉴别:[/b]
[b]1. 亡阴证[/b]
汗:汗热,味咸,不粘。
四肢:温和。
舌象:红干。
脉象:细数无力。
其它:身热,烦躁不安,口渴,喜冷饮。
[b]2. 亡阳证[/b]
汗:汗凉,味淡,微粘。
四肢:厥冷。
舌象:白润。
脉象:微细欲绝。
其它:身冷,蜷卧神疲,口淡,喜热饮。

相关参考

《外经微言》 亡阳亡阴篇

鸟师问岐伯曰:人汗出不已,皆亡阳也。岐伯曰:汗出不已,非尽亡阳也。鸟师曰:汗症未有非热也,热病即阳病矣。天师谓非阳何也?岐伯曰:热极则阳气难固,故汗泄亡阳,溺属阴,汗属阳,阳之外泄,非亡阳而何谓?非尽

《医学源流论》 亡阴亡阳论

经云∶夺血者无汗,夺汗者血。血属阴,是汗多乃亡阴也。故止汗之法,必用凉心敛肺之药正治也。惟汗出太甚,则阴气上竭,而肾中龙雷之火随水而上。若以寒凉折之,其火愈炽,惟用大剂参附,佐以咸降之品如童便、牡蛎之

大汗怎么用?《中医名词词典》 大汗

指汗出过多的现象。可因热盛迫汗、发表太过、病后气虚、元气欲脱等原因而出现。汗是津液所化,汗多则伤津,甚则“亡阴”;汗为心液,汗多也可以“亡阳”。参见“亡阴”、“亡阳”、“漏汗”、“热汗”、“冷汗”等条

大汗怎么用?《中医名词词典》 大汗

指汗出过多的现象。可因热盛迫汗、发表太过、病后气虚、元气欲脱等原因而出现。汗是津液所化,汗多则伤津,甚则“亡阴”;汗为心液,汗多也可以“亡阳”。参见“亡阴”、“亡阳”、“漏汗”、“热汗”、“冷汗”等条

脱绝怎么用?《中医词典》t~w 脱绝

病证名。指亡阴引起阳脱,或亡阳伴随阴竭的阴阳相离绝的垂危重证。如大汗出或大吐大泻的失水病人,如救治不及,就会导致阳气虚脱,出现冷汗淋漓,脉微细或芤大,四肢逆冷甚至死亡,即为亡阴引起阳脱的脱绝证。《素问

《医学衷中参西录》 乌头天雄解

附子∶味辛,性大热。为补助元阳之主药,其力能升能降,能内达能外散,凡凝寒锢冷之结于脏腑、着于筋骨、痹于经络血脉者,皆能开之,通之。而温通之中,又大具收敛之力,故治汗多亡阳(汗多有亡阳亡阴之殊,亡阳者身

《医学衷中参西录》 乌头天雄解

附子∶味辛,性大热。为补助元阳之主药,其力能升能降,能内达能外散,凡凝寒锢冷之结于脏腑、着于筋骨、痹于经络血脉者,皆能开之,通之。而温通之中,又大具收敛之力,故治汗多亡阳(汗多有亡阳亡阴之殊,亡阳者身

《中医疾病预测》 第一节 概述

脱证指轻则突然出汗、心悸、眼发黑晕、恶心,甚则瘫软昏仆不知人事的急证。多由气血暴虚或亡阴、亡阳所致。严重者元气衰微已极,阴阳有离决之势,为临床常见急证。脱证先兆以恶心、出汗及烦躁为信号。继而突然昏仆,

《中医词典》t~w 胎前用药三禁

治疗学术语。古人对妊娠期妇女用药提出的三项禁忌:不可过于发汗、攻下、利小便,以免损伤胃气及胎元。因为过汗会亡阳伤气,过下则亡阴伤血,过利小便损伤津液。临床应根据病情灵活掌握。

两死怎么用?《中医词典》k~l~m 两死

病因病理学名词。指亡阳死和亡阴死。出《灵枢·营卫生会》。张景岳注:“脱阳亦死,脱阴亦死,故人生有两死。”参两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