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刺灸》 得气和候气

Posted 《中医刺灸》

篇首语:知识是万物中的指路明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医刺灸》 得气和候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医刺灸》 得气和候气

《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说明针刺的得气,是取得疗效的关键。
得气的快慢还与体质、气候等有一定的关系。凡患者体质较强,在气候温暖的情况下,针刺容易得气;相反,如患者体质较弱,在气候寒冷的情况下,针刺就不容易得气。
同是一种得气,《内经》中提出还得分辨是邪气还是正气。如《灵枢·终始》中指出:“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一般说来,正常的得气感应是满实而不紧涩,就是在转针和提插的过程中,仅觉指下有一种学生的感觉,而没有涩滞或行针困难的现象。如果得气以后,发觉指下紧涩,行针困难,则是邪气盛实的征象;或是转针太紧,单方向捻旋幅度太大,肌肉纤维缠住针身的缘故。
临床上如遇到针刺入后而有不得气的情况,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促使得气,称之为“候气”与“催气”。候气与催气的意义是不同的,前者可根据补泻法的要求来候气。后者是在针后经气久而未至,或虽至而未能充盛的情况下,采用积极手法来催动经气,以达到气至病所的目的。

相关参考

针刺得气怎么用?《中医刺灸》 针刺得气

得气,古称"气至",近称"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谓之得气。《金针梅花诗钞》指出:"夫气者,乃十二经之根本,生命之泉源。进针之后,必须

《中医刺灸》 针刺的得气与补泻

毫针由于针体细小,对机体的损伤轻微,故在临床上应用最广,其操作方法也最为细致。古代九针即以毫针为主体。《灵枢·九针十二原》:“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标幽赋》:“观夫九针之法

《中医刺灸》 眼针手法问题

针灸手法据不完全统计有100多种。眼针的手法不同,快速刺入以后,不用提插、捻转、开合任何手法。刺入以后病人感觉有麻酸胀痛或温热、清凉等感觉直达病所,是得气得现象。如未得气,可以把针提出1/3改换一个方

电针疗法怎么用?《中医刺灸》 电针疗法

电针是在针刺腧穴得气后,在针上通以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它的优点是:在针刺腧穴的基础上,加以脉冲电的治疗作用,针与电两种刺激相结合,故对某些疾病能提高疗效;能比较正确地掌握刺激

候气怎么用?《中医名词词典》 候气

针法名词,语出《素问.离合真邪论》。就是在针入穴位后用较长时间的留针来促使“气至”的一种方法,属于针法中补法的一种。此法多用于身体虚弱,不适宜接受较强刺激手法的病人。

候气怎么用?《中医名词词典》 候气

针法名词,语出《素问.离合真邪论》。就是在针入穴位后用较长时间的留针来促使“气至”的一种方法,属于针法中补法的一种。此法多用于身体虚弱,不适宜接受较强刺激手法的病人。

候气怎么用?《中医词典》h~j 候气

①诊候脉气病候。《素问·离合真邪论》:“候气奈何?岐伯曰:夫邪之去络入于经也,舍于血脉之中,其寒温未相得,如涌波之起也,时来时去,故不常在。”又“然真邪以合,波陇不起,候之奈何?岐伯曰:审扪循三部九候

得气怎么用?《中医词典》c~d 得气

①指针刺时医生持针手下取得的沉紧等感觉。《灵枢·终始》:“坚拒勿出,谨守勿内,是谓得气。”《医学入门》:“如针下沉重胀满者,为气已至,若患人觉痛则为实,觉酸则为虚。如针下轻浮虚活者,气犹未至。”得气与

得气怎么用?《中医名词词典》 得气

针法名词,语出《素问.离合真邪论》(《灵枢.九针十二原篇》称“气至”,义同),即针感(或针响)。在针刺穴位后,经过手法操作或较长时间的留针,使病人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行针者则觉得针下沉紧;称为得

刮法怎么用?《中医词典》e~f~g 刮法

①针刺手法名。指进针后用指甲向上或向下频频刮动针柄以促使得气和加强针感的一种方法。《医学入门》:“将大指爪从针尾刮至针腰,此刮法也。”②推拿手法名。以拇指侧或食、中两指指面在体表上,用力作快速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