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气论怎么用?《冯氏锦囊秘录》 运气论

Posted 《冯氏锦囊秘录》

篇首语: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运气论怎么用?《冯氏锦囊秘录》 运气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运气论怎么用?《冯氏锦囊秘录》 运气论

五运有太过有不及。太过者,甲丙戊庚壬五阳干也。不及者,乙丁己辛癸五阴干也。王冰曰∶苍天布气,尚不越乎五行,人在气中,岂不应乎天道?故随气运阴阳之盛衰,理之自然也。《经》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虽然运气之理,亦不可泥,又有内外两因,随时感触,虽当太过之运,亦有不足之时,不及之运,亦多有余之患。倘专泥运气,能无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乎?况岁气之在天地,亦有气常之时,故冬有非常之温,夏有非时之寒,春有非时之燥,秋有非时之暖,犯之者病。又如春气西行,秋气东行,夏气北行。冬气南行。卑下之地,春气常行,高阜之境,冬气常在。天不足西北而多风,地不满东南而多湿。百里之内,晴雨不同。千里之外,寒暄各别。方主不齐,而病亦因之。虽然,西北固浓,安能人人皆实?东南固薄,安能人人皆虚?且如久旱则亢阳,久雨则亢阴,阳盛人耐秋冬而不耐春夏,喜阴寒而恶阳暄,阴盛人耐春夏而不耐秋冬,喜晴明而恶阴雨,此乃天气变常。人禀各异。又为法外之遗也。善言运气者,随机观变,方得古人未发之旨。缪仲醇曰∶五运六气者,虚位也。岁有是气至则算,无是气至则不算,既无其气,焉得有其药乎?无益于治疗,有误乎来学。将以施之治病,譬如指算法之稀奇,谓事物之实有,岂不误哉!其云∶必先岁气者,谓此年多肖雨,民病多湿,药类用二木,苦寒以燥之,佐以风药,风能胜湿,此即必先岁气之谓也。其云∶毋伐天和者,即春夏养阴,秋冬养阳,春夏禁用麻黄、桂枝,秋冬禁用石膏、知母、芩、连、芍药,此即毋伐天和之谓。然尚有舍时从症之时也。谓不明五运六气,检偏方书何济者,正指后人不明五运六气之所以,而误于方册所载,根据而用之,动辙成过,则虽检偏方书,亦何益哉!故张仲景、华元化、越人、叔和,并未尝载有是说,即六经治法之中,亦并无一字及之,且见性理所载,元儒草芦吴氏,天之气运之中,亦备载之,益信其为天运气数之法,而非独医家治疗之书也。况传流既久,天地人物气化转薄,亦难可以同年而语矣。故宜知之者,以明天气岁气立法之常也;不可执之者,以处天气岁气法外之变也。天有寒暄早晚不同,人有盛衰时刻迥别,岂可以千支司岁,一定之数,以定无穷时刻盛衰之受哉!

相关参考

《冯氏锦囊秘录》 锦囊求情论

夫百病之生,莫不乘虚而发,即如痘疮一症。凡元气壮实,调理得宜。则虽有时行不能感触,否则,或因外感,或因内伤,新病而具出旧邪矣。然内伤虚人,中气即虚,外感虚入,略缓时日,况邪之所凑,其正已虚,既受客病,

《冯氏锦囊秘录》 锦囊求情论

夫百病之生,莫不乘虚而发,即如痘疮一症。凡元气壮实,调理得宜。则虽有时行不能感触,否则,或因外感,或因内伤,新病而具出旧邪矣。然内伤虚人,中气即虚,外感虚入,略缓时日,况邪之所凑,其正已虚,既受客病,

五行论怎么用?《冯氏锦囊秘录》 五行论

《经》曰∶平,如何而名?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备化,金曰审下,水曰静顺。其不及奈何?木曰委和,火曰伏明,土曰卑监,金曰从革,水曰涸流。太过何谓?木曰发生,火曰赫曦,土曰敦阜,金曰坚成、水曰流衍。不恒

邪祟论怎么用?《冯氏锦囊秘录》 邪祟论

《内经》十八卷,未尝有短语及邪祟。其言邪气盛则实者,指六淫之邪耳,非世俗所谓神鬼妖怪也。丹溪云∶虚病痰病,有似邪祟,盖神既衰乏,邪因而入,血气两亏,痰客中焦,妨碍升降,不得运用,以致十二官各失其职,视

阴阳论怎么用?《冯氏锦囊秘录》 阴阳论

阴阳之理,变化无穷,不可尽述。夫言阴阳者,或指天地,或指气血,或指乾坤,此对待之体,其实阳统乎阴,天包乎地,血随乎气。故圣人作《易》,于干则曰,大哉干元,乃统天,于坤则曰,至哉坤元,乃顺承天。古人善体

《冯氏锦囊秘录》 后天根本论

夫人HT地一声之后,命曰后天。后天之振本,脾胃是也。脾胃属土,土为万物之母,《易》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是以胃者,卫之源,脾者,荣之本,脾胃者,即后天元气也。《针经》曰∶荣出中焦,卫出上焦。然卫为

《冯氏锦囊秘录》 调护水火论

经曰∶精气夺则虚。又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虚者,空也,无也。譬诸国内空虚,民众离散,则盗贼蜂起,镇抚为难,若非委任贤智,安靖休养以生息之,未可保其无事也。病之虚者,亦犹是已,医非明哲,孰能镇之,以收

《冯氏锦囊秘录》 太阴阳明论篇

《太阴阳明论》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岐伯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脾脏为阴,胃府为阳,阳脉下行,阴脉上行,阳脉从外,阴脉从内,

《冯氏锦囊秘录》 太阴阳明论篇

《太阴阳明论》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岐伯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脾脏为阴,胃府为阳,阳脉下行,阴脉上行,阳脉从外,阴脉从内,

化源论怎么用?《冯氏锦囊秘录》 化源论

夫不取化源,而逐病求疗者,犹草木将萎,枝叶蜷挛,不知固其根蒂,灌其本源,而但润其枝叶,虽欲不槁,焉可得也!故《经》曰∶资其化源。又曰∶治病必求其本。又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