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锦囊秘录》 诸病求源论

Posted 《冯氏锦囊秘录》

篇首语:针越用越明,脑越用越灵。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冯氏锦囊秘录》 诸病求源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冯氏锦囊秘录》 诸病求源论

人之有生,初生两肾,渐及脏腑,五脏内备,各得其职,五象外布,而成五官,为筋、为骨、为肌肉皮毛、为耳目口鼻躯设形骸,然究其源,皆此一点精气,神递变而凝成之也。犹之混沌未分,纯一水也,水之凝成处,为土、为石、为金,皆此一气化源,故水为万物之源,土为万物之母。然无阳则阴无以生,故生人之本,火在水之先也;无阴则阳无以化,故生人之本,水济火之次也。《经》所谓∶阳生阴长,而火更为万物之父者此耳。是以维持一身,长养百骸者,脏腑之精气主之。充足脏腑,固注元气者,两肾主之。其为两肾之用,生生不尽,上奉无穷者,惟此真阴真阳二气而已,二气充足,其人多寿∶二气衰弱,其人多夭;二气和平,其人无病;二气偏胜,其人多病;二气绝灭,其人则死,可见真阴真阳者,所以为先天之本,后天之命。两肾之根,疾病安危,皆在乎此。学人仅知本气,而不知乘乎内虚;仅知治邪,而不知调其本气∶仅知外袭,而不知究其脏腑;仅知脏腑,而不知根乎两肾;即知两肾,而不知由乎二气,是尚未知求本者也。何况仅以躯壳为事,头疼救头,脚疼救脚,而不知头脚之根,在脏腑者,何以掌司命之任,而体好生之道欤?真由缘木求鱼者也。故先哲曰∶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无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生毋耗气,遗精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真求本之谓也。

相关参考

《冯氏锦囊秘录》 腹痛大小总论合参(附腹中诸病)

经脉流行,环周不休,通则不痛,何病之有?若寒气客于经脉之中。则脉气涩滞而不行,客于脉外,血亦凝泣而不和,气滞血凝,是以卒然而痛也。客于脉外者,痛易止,客于脉中者,痛不休。有心背相引而痛者,寒气客于背俞

《冯氏锦囊秘录》 普济消毒饮

神治大行疫毒,大头诸病。黄芩(酒炒)黄连(酒炒,各五钱)橘红玄参连翘鼠粘子板蓝根马屁勃生甘草柴胡桔梗僵蚕(炒,各二钱)新升麻(七分)人参(三钱)为末,汤调服之。或蜜丸噙化。或有加防风、当归、川芎。加大

《冯氏锦囊秘录》 审机(儿科)

凡儿十岁以前,忽然面上如青纱盖定,从发际至印堂者,不论病之深浅,六十日必死。若至鼻柱,一月须亡,更到人中,不过十日。其色盈面即日哭伤,并诸病虽愈。如赤色出于两颧,大如拇指者,必复卒死。黑色出于庭间,大

《冯氏锦囊秘录》 锦囊求情论

夫百病之生,莫不乘虚而发,即如痘疮一症。凡元气壮实,调理得宜。则虽有时行不能感触,否则,或因外感,或因内伤,新病而具出旧邪矣。然内伤虚人,中气即虚,外感虚入,略缓时日,况邪之所凑,其正已虚,既受客病,

《冯氏锦囊秘录》 锦囊求情论

夫百病之生,莫不乘虚而发,即如痘疮一症。凡元气壮实,调理得宜。则虽有时行不能感触,否则,或因外感,或因内伤,新病而具出旧邪矣。然内伤虚人,中气即虚,外感虚入,略缓时日,况邪之所凑,其正已虚,既受客病,

《冯氏锦囊秘录》 舒筋汤(又名通气饮)

治臂痛不以举,及肩背诸病。片子姜黄(四两)甘草(炙)羌活(各一两)赤芍药海桐皮(去外皮)白术当归(各二两)每服五钱,姜水煎,临服磨入沉香少许,腰以下食前服,腰以上食后服。

《冯氏锦囊秘录》 月经门诸论

人身之病四百有四,妇人之证与男子无殊,其所异者,惟月经、孕育、胎前产后、崩淋、带下、乳痈、阴疮诸病,为闺房隐曲。孙真人所谓,妇人之病,治疗倍难于男子者此也。《经》曰∶冲脉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挟脐上行

五行论怎么用?《冯氏锦囊秘录》 五行论

《经》曰∶平,如何而名?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备化,金曰审下,水曰静顺。其不及奈何?木曰委和,火曰伏明,土曰卑监,金曰从革,水曰涸流。太过何谓?木曰发生,火曰赫曦,土曰敦阜,金曰坚成、水曰流衍。不恒

邪祟论怎么用?《冯氏锦囊秘录》 邪祟论

《内经》十八卷,未尝有短语及邪祟。其言邪气盛则实者,指六淫之邪耳,非世俗所谓神鬼妖怪也。丹溪云∶虚病痰病,有似邪祟,盖神既衰乏,邪因而入,血气两亏,痰客中焦,妨碍升降,不得运用,以致十二官各失其职,视

阴阳论怎么用?《冯氏锦囊秘录》 阴阳论

阴阳之理,变化无穷,不可尽述。夫言阴阳者,或指天地,或指气血,或指乾坤,此对待之体,其实阳统乎阴,天包乎地,血随乎气。故圣人作《易》,于干则曰,大哉干元,乃统天,于坤则曰,至哉坤元,乃顺承天。古人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