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病治阴怎么用?《中医词典》x~y 阳病治阴
Posted 《中医词典》x~y
篇首语:你既认准这条路,又何必在意要走多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阳病治阴怎么用?《中医词典》x~y 阳病治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阳病治阴怎么用?《中医词典》x~y 阳病治阴
治疗学术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病在阳经或出现阳热证,通过针刺阴经或滋阴,调和阴阳,达到治疗目的。
①阳热盛的病证,耗伤阴津,治宜甘寒生津,保存津液。又如温病后期,肝肾阴亏,身热面赤,口干舌燥,手足心热,脉虚大,可用加减复脉汤甘润滋阴。
②疾病的症状在阳经,如足阳明胃经的呕吐,可针刺阴经的穴位,如内关(手厥阴心包经穴)、太冲(足厥阴肝经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张景岳注:“从阴引阳者,病在阳而治其阴也;从阳引阴者,病在阴而治其阳也。”
相关参考
阴阳,既能概括整个病情,又能用于一个症状的分析。在《素问·阴阳应像大论》中提出:「察颜切脉,先辨阴阳。」,还说「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张仲景将伤寒病分为阴证、阳证,以三阴、三阳为总纲。明代医家张景岳也
认为崩漏病因众多,临诊时病情错综复杂,常为虚实夹杂,寒热互见,气血风同病。必须详审病机,首辨阴阳。“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执简驭繁可概括为:凡血色质赤紫粘稠的属阳崩,暗淡和稀薄的属
认为崩漏病因众多,临诊时病情错综复杂,常为虚实夹杂,寒热互见,气血风同病。必须详审病机,首辨阴阳。“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执简驭繁可概括为:凡血色质赤紫粘稠的属阳崩,暗淡和稀薄的属
含两义:指三阳经的病。指一般实症,热症的统称。
含两义:指三阳经的病。指一般实症,热症的统称。
病因病理学名词。即阳气亢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热。”参阳盛条。
阴指阴寒,阳指阳气。外感寒邪会使卫外的阳气活动受约束,阴寒内盛也会导致脏腑的阳气虚弱,这些都是阴寒胜而影响阳气的病证。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此由胞络虚损,冷热不调,风邪客之,邪气乘于阴,搏于血气,变而生息肉也,其状如鼠乳。”其治疗,《肘后备急方》卷五载述治阴中息肉突出,用醋浸乌头三日后,以此浸液外洗息肉。现
①指手厥阴心包经或指其原穴太陵。《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行少阴、心主之前。”又《脉经》卷二:“刺手心主经,治阴。心主在掌后横理中。”原注:“即太陵穴也。”②推拿穴位名。见《幼科铁镜》。即心经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患阴寒盛的病,损伤了阳气,治疗应扶阳。例如:水肿的阴水,其肿常先见于下身,多身凉不渴,气色枯白,语言低怯,手足不温,小便清白,大便稀薄,脉沉迟,用温阳肾脾、行气利水之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