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学》 健脾和胃
Posted 《中医妇科学》
篇首语: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医妇科学》 健脾和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医妇科学》 健脾和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乃气血生化之源,而冲任又隶于阳明。妇女脾胃健运,气血充盛,则血海满盈,经候如期,胎孕正常。若脾胃失调,生化之源不足,影响冲任,就容易发生经、带、胎、产、乳各种疾病。其治疗原则应是健脾和胃,资其化源。健脾和胃的方法,须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寒者温之、热者清之的法则辨证施治。
一、健脾和胃
素体脾胃虚弱,或为饮食、劳倦所伤,以致脾胃虚弱,冲任不调,或孕期冲气上逆,导致胎产诸病。治疗宜健脾和胃,或佐以消导之晶,常用的代表方剂如香砂六君子汤之类。
二、健脾益气
若脾胃虚弱,中气不足,冲任不固,血失统摄,导致胎产崩伤诸病。治疗宜健脾益气为主,常用的代表方剂如举元煎、补中益气汤之类。
三、健脾养血
若脾胃虚弱,影响了生化之源,则脾虚血少,冲任血虚,导致经、带、胎、产诸病。治疗宜健脾养血为主,常用的代表方剂如归脾汤、八珍汤之类。
四、健脾扶阳
脾胃气虚严重者,脾阳不振,运化失职,导致经行泄泻、浮肿等疾病。治疗宜健脾扶阳为主,常用的代表方剂如参苓白术散、健固汤之类。
五、健脾利湿
脾阳不振,水湿内停,甚至水湿下注冲任,导致妊娠肿胀、带下病等疾病。治疗宜健脾利湿,常用的代表方剂如全生白术散、完带汤之类。
六、健脾豁痰除湿
脾阳不振,水湿停聚,化为痰浊,壅塞胞脉,导致月经后期、闭经、不孕等妇科疾病。治疗宜健脾豁痰除湿,常用的代表方剂如丹溪治湿痰方、苍附导痰丸之类。
七、温中和胃
胃中积寒,受纳失权,导致经行泄泻、妊娠呕吐等病。宜温中和胃,常用的代表方剂如理中汤、半夏茯苓汤之类,常用的药物如砂仁、蔻仁、藿香、丁香、炮姜、吴茱萸之类。
八、清热和胃
胃中郁热,或邪热人里,导致妊娠呕吐、产后便秘、产后发热等病。宜清热和胃或泻热和胃,常用的代表方剂如白虎汤、麻子仁丸之类,常用药物如竹茹、黄芩、黄连、大黄之类。
九、养阴和胃
妊娠恶阻,久吐损伤胃阴,或热邪损伤胃阴者,宜养阴和胃,代表方剂如近效方之类,常用药物如石斛、麦冬、天花粉、胡麻仁之类。
在治疗过程中,即使病邪尚未伤及脾胃,用药时也须予以兼顾,不宜过用滋腻或攻伐的药品,以免损伤脾胃,影响运化功能。老年妇女经断以后,先天肾气已衰,气血俱虚,全赖后天水谷滋养,此时健脾和胃以资化源,就更为重要。
相关参考
端午快到了,全国各地都在为过端午节而做着准备工作,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的由来你是否知道呢?你知道端午吃什么最养生吗?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学习了解下端午节养生小妙招都有哪些?端午节养生挂香囊我国很多地
端午快到了,全国各地都在为过端午节而做着准备工作,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的由来你是否知道呢?你知道端午吃什么最养生吗?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学习了解下端午节养生小妙招都有哪些?端午节养生挂香囊我国很多地
【基原】为禾本科植物稻(粳稻)的种仁。【异名】大米、粳米。【性味归经】甘,平。入脾、胃经。【功效】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渴。【应用】1.婴儿吐奶(脾胃虚弱):粳米炒焦,水煎服汁。(《常见病验方研究参
红枣,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它含有的维生素C比苹果、梨、葡萄、桃等水果均高,还含有维生素P、维生素A及B族维生素等,十分有益于人体健康,因此红枣又有「天然维生素」的美誉。 益颜美容:
【基原】为禾本科植物粟的种仁。【异名】小米。【性味归经】甘、咸,凉。入脾、胃、肾经。【功效】健脾和胃。【应用】1.脾胃虚弱,食不消化,呕逆反胃:粟米半升,捣如粉,水和丸如梧子,煮令熟,点少盐,空腹和汁
原料:神曲5g、花茶3g。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功能:健脾和胃,消食调中。用途:饮食停滞,胸腹痞胀、呕吐泻痢;产后瘀血腹痛。来源:传统药茶方。
原料:茯苓10g、花茶3g。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抗菌,利尿,降血糖。用途:水肿,小便不利;痰饮咳逆;呕泻;淋浊。来源:传统药茶方。
多吃少动、胃肠蠕动缓慢常会导致便秘,建议在饭后拍打足阳明胃经以调节脏腑功能,健脾和胃,从而解决便秘问题。胃经分布很广,它起于鼻翼旁的迎香穴,止于足第二趾外侧端。不过,对于消化不良、便秘的人来说,并不需
病证名。见沈明宗《医征女科附翼金匮》。多因产妇脾胃素弱,产后伤于饮食,脾不健运,胃失和降,症见腹胀纳呆,或恶食嗳腐,呕多食臭,治宜健脾和胃消胀,方用平胃散加味(苍术、厚朴、陈皮、香附、人参、麦芽、神曲
杨氏在学术思想上对李东恒《脾胃论》推崇备至,强调健脾和胃,培土固本之法。盖“胃主受纳”,“脾主运化”,相互配合,消化水谷,吸收精微,输布全身以滋养组织器官,保证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促进抗病机能的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