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方怎么用?《古今医统大全》 药方

Posted 《古今医统大全》

篇首语:书籍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药方怎么用?《古今医统大全》 药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药方怎么用?《古今医统大全》 药方

(东垣)[b]补中益气汤[/b] 治内伤劳役,元气下陷发热,一切内虚,口不知味,四肢无力,倦怠嗜卧,蒸蒸发热者,服一二剂气利微汗而愈。
黄 (热甚者,一钱) 人参(一钱) 白术 当归(各七分) 陈皮 甘草(炙。各五分)升麻 柴胡(各二分)
上咀,水二盏煎一盏,去渣温服。伤重者二服而愈。
按东垣立方本旨云∶夫脾胃虚者,因饮食劳倦,心火亢甚而乘其土位,其次肺气受邪,须用黄 最多,人参、甘草次之。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用黄 以益皮毛而闭腠理,不令自汗上喘气短,损其元气,人参以补之。心火乘脾,炙甘草之甘温以泻火热而补脾胃中元气。若脾胃急痛,腹中急缩者,宜多用之。经云∶急者缓之。白术、甘草,甘温除胃中热,利腰脐间血。胃中清气在下,升麻柴胡以引之。黄 、甘草甘温之气味上升,能补卫气之散解而实其表也,又缓带脉之缩急。二味苦干,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引清气上升也。
气乱于胸中,为清浊相干,用去白陈皮以理之,又能助阳气上升以散滞气,助诸甘辛为用也。脾胃气虚,不能升浮,为阴火伤其生发之气,荣血大亏,荣气不营,阴火炽盛,是血中伏火,日渐煎熬,血气日减。心主血,血减则心无所养,致使心乱而烦,病名曰 。 者,心惑而烦闷不安也。故加辛甘微温之剂生阳气,阳旺则能生阴血。更以当归和之,少加黄柏以救肾水,能泻阴中之伏火。如烦不止,少加生地黄补肾水,水旺而心火自降。如气浮心乱,以朱砂安神丸固之则愈。
头痛加蔓荆子(三分),痛甚加川芎(五分)。
顶痛脑痛加 本(五分)、细辛(三分)。诸头痛并用此四味足矣。
头痛有痰,沉重惰倦者,乃太阴痰厥头痛,加半夏(五分)、生姜(三分)。
耳鸣目黄,颊颔肿,颈肩 肘臂外后 痛,面赤脉洪大者,以羌活(一钱)、防风(七分)、本(五分)、甘草(五分)、益元气而泻火邪。
若更烦乱,如腹中或周身有刺痛皆血涩不足,加当归身(五分)。
精神短少加人参(五分)、五味子(二十粒)。
嗌痛项肿,脉洪大面赤者,加黄芩、甘草(各三分)、桔梗(七分)。
口干咽干者加干葛(五分),升引胃气上行以润之。
夏月咳嗽者加五味子(二十五粒)、麦门冬(五分)。
冬月咳嗽加不去根节麻黄(五分),秋凉亦加之。
夏月天温咳嗽加佛耳草、款冬花(各五分)。
久病痰嗽,肺中伏火,去人参黄 ,以防痰嗽增益耳。
食不下,乃胸中胃上有痰或气涩,加青皮、木香(各三分)、陈皮(五分),此三味为法。
冬月加益智仁、草豆蔻(各五分),夏月加黄芩、黄连(各五分)。春初犹寒,少加辛热之剂以补春气之不足,为风药之佐,益智仁、草豆蔻是也。
心下痞闷加枳实、黄连(各一钱)。腹中痞加枳实、木香、砂仁(各五分)、浓朴(七分)。
如天寒,少加干姜或桂。
能食而心痞者,加黄连、枳实(各三分)。脉缓有痰而痞,加半夏、黄连(各八分)。脉弦四肢满,便难而心下痞,加黄连(五分)、柴胡(七分)、甘草(三分)。腹中痛加白芍药(五分)、甘草(三分)。如恶寒冷痛,加中桂(五分)。
夏月腹痛,不恶寒,恶热者,加黄芩、甘草(各五分)、芍药(一钱),以治时热也。如腹痛在寒凉时,加半夏、益智、草豆蔻之类。
腹中痛,恶寒而脉弦者,是木来克土也,小建中汤主之。如脉沉细,腹中痛,是水来侮土也,以理中汤主之。如脉缓体重节痛,腹胀自利,米谷不化,是湿胜,以平胃散主之,苍术苦辛能泻湿,干姜辛热,能于土中泻水,芍药味酸,能于土中泻木。
胁下痛或胁下急缩,俱加柴胡(三分,甚加五分),甘草(三分)。脐下痛加熟地黄(五分)。
如不已,乃大寒也,加肉桂(五分)。
[b]朱砂安神丸[/b] 治内伤虚火上炽,心神不宁,夜不得寐。
朱砂(五钱,另研水飞为衣用) 甘草(五钱五分) 黄连(酒洗,六钱)
当归(二钱半) 生地黄(二钱)
上除朱砂四件共为细末,汤泡蒸饼丸,如黍米大。朱砂为衣,每服十五丸或廿丸,津咽下。食后或温水凉水少许送下。
《内经》曰∶热淫所胜,治以甘寒,以苦泻之。以黄连之苦寒去心烦除湿热为君,以甘草、生地黄之甘寒泻火补气滋生阴血为臣,以当归身补其血不足,朱砂纳浮溜之火而安神明也。
[b]调中益气汤[/b]其脉弦洪缓,而沉按之中之下得一涩,其证四肢倦怠,肢节烦痛,难以屈伸,身体沉重,烦心不安,忽肥忽瘦,口失滋味,大小便清利而数,或饮下便泻,或大便涩滞不行,一二日一见。夏月飧泄,米谷不化。或便后见血见白脓,胸满短气,膈咽不通。
或痰嗽稠粘,口中沃沫,耳鸣耳聋,目中溜火,热拥头目,不得安卧,嗜卧无力,不思饮食。
人参(五分) 黄 (一钱) 苍术 甘草(各五分) 柴胡(此味为上气不足,胃气与脾气下溜乃补,从阴养阳也) 升麻 橘红(如腹中气不得转运,更加一分) 木香(各二分)
上咀作一服,水二盏煎一盏,空心温服。宁心绝思,药必神效。盖病在四肢,血脉空腹在旦也。
时显热躁,乃下元阴火蒸蒸发热,加生地黄(二分)、黄柏(三分)。
大便虚坐不得,或了而不了,腹中逼迫,血虚血涩也,加当归身(三分)。
身体沉重,虽小便数多,亦加茯苓(二分)、苍术(一钱)、泽泻(五分)、黄柏(三分)。
胃气不和加半夏(五分)、生姜(三片)。
有痰加生地黄(二分),以制半夏之毒。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除。此足太阴脾经所作也。
兼躁热,加黄柏、生地黄(各二分)。
如无以上证,只服前药。
春夏腹痛加白芍药(三分)。
恶热而渴,或腹痛者,便加芍药(五分) 生黄芩(二分)。
如恶寒腹中痛,加桂心(三分),去黄芩,名桂枝芍药汤。
冬月腹痛不可用芍药,盖其性大寒也。只加干姜(二分),或加半夏五七分,以生姜制之。
秋冬之月,胃脉四道为冲脉所逆,并胁下,少阳脉二道而反上行,病名厥逆。《内经》曰∶逆气上行,满脉去形。明七神昏绝,离去其形而死矣。其证气上冲咽不得息,而喘息有音,不得卧,加吴茱萸(五分)。
夏月有此证为大热也。盖此病随四时为寒热温凉,宜以酒 、酒连、酒知母等分为细末,热汤为丸,每服二百丸,空心白汤送下。仍多饮热汤,服毕少时,便以美膳压之,使不令胃中停留,直至下焦,以泻冲脉之邪也。
大抵治饮食劳倦,所得之病,乃虚劳七损证也,当用温平甘多辛少之药治之,是其本法也。
[b]升阳顺气汤[/b]因饮食不节,劳役所伤,腹胁满闷短气,遇春即口淡无味,遇夏虽热犹有恶寒,饥则常如饱,不喜食冷物。
人参(三分) 黄 (一钱) 半夏(六分) 甘草(炙二分) 草豆蔻(四分) 神曲(炒)升麻 柴胡(各三分) 当归身 陈皮 黄柏(各四分)
上水二钟,姜三片,煎一钟,去渣食前温服。
夫脾胃不足之证,须用升麻柴胡苦平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引脾胃中清气行于阳道及诸经,生发阴阳之气,以滋春气之和也。又引参、 、甘草甘温之气味上行,充实腠理,使阳气得卫外而为固也。凡治脾胃之药多以升阳补气名之者,此也。
[b]升阳补气汤[/b] 治饮食不时,饥饱劳役,胃气不足,脾气下溜,气短无力,不能寒热,早饭后转增昏闷,频要眠睡怠惰,四肢不收,懒倦动作,五心烦热。
浓朴(姜炒,三分) 升麻 羌活 白芍药 独活 防风 甘草(炙) 泽泻(各五分)柴胡(一钱二分) 生地黄(七分半)
上咀,作一服,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一盏,去渣食前温服。腹胀及腹中窄狭,加浓朴一倍。腹中似硬,加砂仁三分。
[b]升阳益胃汤[/b] 治脾胃虚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时直秋燥令行,湿热少退,体重节痛,口燥舌干,饮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食不消,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恶而不和,乃阳气不升故也,当以升阳益胃主之。
羌活 独活 防风(各三分。以秋旺故以辛温之药泻之) 柴胡 白术 茯苓(渴者不用)泽泻(各四分) 黄 (钱半) 人参 半夏(制) 甘草(炙。各六分) 黄连(二分) 陈皮 白芍药(各五分)
何故秋旺用人参、白术、芍药之类反补肺?盖为脾胃虚则肺最受邪,故因时而补,易为力也。
上咀,作一服,水一钟、姜三片、枣一枚,煎一钟,去渣温服。
服药后,如小便罢而病加增剧,是不宜利小便,当去茯苓、泽泻。
如方喜食,一二日不可饱食,恐胃再伤,以药力尚少,脾胃之气不得转运升发也。
须薄滋味之食,或美食助其药力,益升浮之气,而滋其胃气,慎不可淡食以损药力而助邪气之降沉也。可以少役形体,使胃与药得转运升发,慎毋劳役,使气复伤。若胃气稍强,少食加果以助药力。经云∶五果为助是也。
[b]参术调中汤[/b]泻热补气,止嗽定喘,和脾胃,进饮食。
白术(五分) 黄 (四分) 桑白皮 陈皮(去白) 人参(各二分) 麦门冬 青皮(去穣)甘草(炙) 地骨皮 白茯苓(各二分) 五味子(十二粒)
上咀,作一服,水二钟煎一钟,温服,早饭后忌劳役多言。
[b]双和散[/b] 治虚劳少力,补血益气。
川芎 当归 熟地黄(各一两) 芍药(二两) 黄 (一两) 官桂 甘草(各七钱)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二钟、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温服。
[b]当归补血汤[/b] 治肌肤燥热,因渴引饮,目赤面红,昼夜不息,脉洪大而虚,重按全无。
经曰∶脉虚血虚。又云∶血虚发热证象白虎汤证,惟脉不长,实为辨耳。误服白虎汤必死。
此病得之劳役。
黄 (一两) 当归(二钱,酒浸)
上咀,作一服,水钟半煎八分,食前温服。
(节斋)[b]杂着方[/b] 治劳苦用力过多,预服数帖,防后发热。
人参 黄 (炙。各钱半) 陈皮 白术(各一钱) 麦门冬(去心,五分) 五味子(二十粒)甘草(炙,七分) 甚者加附子(四分)
上作一服,水钟半,加姜枣,煎八分,温服。
[b]茯神汤[/b] 治劳心思虑伤损精神,头眩目昏,心虚气短,惊悸烦热。
茯神(去心) 酸枣仁(炒研) 人参 当归(各一钱) 麦门冬(去心,八分) 五味子(十五粒) 芍药 生地黄 川芎 陈皮 山栀仁(炒) 甘草(各六分)
上水钟半,姜三片,煎八分,温服。
(东垣)[b]门冬清肺饮[/b] 治脾胃虚弱喘促,精神少,或衄血吐血,宜服此。
紫菀茸(一钱) 人参 黄 当归 芍药 麦门冬(各七分) 甘草(五分) 五味子(九粒)
上作一服,水钟半煎八分,食后温服。
[b]宽中喜食无厌丸[/b](一名宽中进食丸)滋形气,喜饮食。
白术(炒) 神曲 麦 (面炒黄,一两) 半夏(制) 猪苓(各七钱) 泽泻 白茯苓 橘红(各三钱) 草豆蔻(湿面裹煨) 砂仁 人参 干姜 甘草(炙。各三钱) 青皮 枳实(各一钱)木香(一钱)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后米饮下。

相关参考

药方怎么用?《古今医统大全》 药方

[b]芎黄散[/b]治齿迟。川芎(半两)当归白芍药生地黄山药炙甘草(各二钱)上未,白汤调,以末掺齿根。

药方怎么用?《古今医统大全》 药方

[b]加味二陈汤[/b]治腹中窄狭如缚。(方见痰门)[b]六郁汤[/b]加合证之药最效。(方见郁门。)

药方怎么用?《古今医统大全》 药方

[b]菖蒲丸[/b]石菖蒲人参麦门冬远志当归川芎(各三钱)乳香朱砂(各二钱)上为末,炼蜜丸,麻子大。每服十丸,粳米饮下。

药方怎么用?《古今医统大全》 药方

[b]集香散[/b]治白虎病。绛真香沉香乳香檀香安息香人参茯神甘草(炙)酸枣仁(各等分)上咀,水煎,麝一字调入。不拘时服,药渣房内烧。

药方怎么用?《古今医统大全》 药方

[b]用辰砂五苓散[/b](治小儿伏暑,吐泻作渴,心神恍惚,即五苓加添辰砂。)[b]六和半夏汤[/b](治小儿中暑。霍乱吐泻,烦渴痰嗽。二方并见大人暑泻。)

药方怎么用?《古今医统大全》 药方

[b]五加皮散[/b]治行迟脚软。五加皮川牛膝宣木瓜(各等分,为细末)上米饮调服,入酒一、二滴。[b]虎骨丸[/b]小儿骨弱不能行者。(方见前。)

药方怎么用?《古今医统大全》 药方

[b]破结散[/b]治五瘿。海藻(洗)龙胆草海蛤通草昆布明矾(枯)松萝(各三分)麦曲(四分)半夏贝母(各二分)上为末,酒调服,日三次。忌甘草、鲫鱼、猪肉、五辛、生冷、毒物。(《良方》)[b]昆布散[/

药方怎么用?《古今医统大全》 药方

[b]五加皮散[/b]治行迟脚软。五加皮川牛膝宣木瓜(各等分,为细末)上米饮调服,入酒一、二滴。[b]虎骨丸[/b]小儿骨弱不能行者。(方见前。)

药方怎么用?《古今医统大全》 药方

[b]人参黄汤[/b]方见螽斯门)加醋炒芍药、牡蛎粉、禹余粮。[b]补中益气汤[/b](方见脾胃门。)[b]秘验方[/b]治带下神效。(方见《快捷方式六书·明集》)

药方怎么用?《古今医统大全》 药方

(杨氏)[b]五痫神应丹[/b]治痫证发作,不问新久,并宜治之。南星半夏(各炮,二两)乌蛇肉(一两,酒浸一宿,去皮骨,焙干用)蜈蚣(半条,炙,去头足)全蝎(二钱,炒,去足)生白矾(二两)白僵蚕(半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