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学》 经行吐衄

Posted 《中医妇科学》

篇首语:智慧并不产生于学历,而是来自对于知识的终生不懈的追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医妇科学》 经行吐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医妇科学》 经行吐衄

每值经前或经期出现有规律的吐血或衄血者,称“经行吐衄”,又称“倒经”、“逆经”。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代偿性月经。
[病因病机]
发病机理主要为火热上炎,值月经期冲脉气盛上逆,损伤阳络而发生吐血、衄血。经血上行由口鼻而出,必致下注冲任者少,甚或全无,故经行吐衄时,月经量减少,甚或无月经。
一、阴虚肺燥
素体阴虚,或大病久病,耗损精血,阴虚内热,或忧思不解,积念在心,心火偏亢,经期冲脉气盛,气火上逆,灼肺伤津,损伤肺络,发为经行吐衄。
二、肝经郁火
素性抑郁,忿怒伤肝,肝郁化火,经期冲脉气盛,气火上逆,肝脉人颃,气火循经上犯,损伤阳络,发为经行吐衄。
[辨证论治]
本病有虚证与实证之不同,治疗以清降逆火、引血下行为大法,或滋阴降火,或清泄肝火。
一、阴虚肺燥型
主要证候:经前或经期吐血、衄血,量少,色鲜红,头晕耳鸣,手足心热,潮热干咳,咽干口渴,月经量少,或无月经,颧赤唇红,舌红或绛,苔花剥或无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素体阴虚,忧思积念,心火偏亢,经期冲脉气盛,冲气挟心火上逆,灼肺伤津,损伤肺络,以致经前期吐血、衄血,量少,色鲜红;阴虚精血耗伤,髓海失养,故头晕耳鸣;阴虚内热,故手足心热;虚热上浮,故颧赤唇红;虚热灼肺伤津,肃降失职,故咽干口渴,潮热干咳;阴虚精血亏少,冲任空虚,故月经量少或五月经。舌红或绛,苔花剥或无苔,脉细数,也为阴虚肺燥之征。
治疗法则:滋阴润肺,降火止血。
方药举例:顺经汤(《傅青主女科》)加知母、麦冬、旱莲草。
当归、熟地、沙参、白芍、茯苓、黑芥穗、丹皮
方中沙参、麦冬养阴润肺;熟地、白芍、当归养血调经;知母、丹皮、旱莲草、黑芥穗滋阴降火,凉血止血;茯苓健脾益肺。全方使阴液足而虚火清,肺燥除则吐衄自止。
二、肝经郁火型
主要证候:经前或经期吐血、衄血,量较多,色深红,头晕目眩,烦躁易怒,两胁胀痛,口苦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经量减少,甚或无月经,舌红,苔黄,脉弦数。
证候分析:肝经郁火,伏于冲任,经前或经期冲气偏盛,冲气挟肝火循经上逆,肝脉过颃,损伤阳络,故经行吐血、衄血,色深红,量较多;经不下行而由口鼻溢出,冲任气血因而不足,血海满溢不多甚或无血可下,故经量减少或无月经;肝气郁结,故烦躁易怒,两胁胀痛;郁火上扰清窍,故头晕目眩;肝与胆相表里,肝火盛则胆也热盛,胆热液泄,故口苦咽干;火热伤津,则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也为郁火之征。
治疗法则:疏肝泻火,降逆止血。
方药举例:丹栀逍遥散加牛膝、代赭石、黑芥穗。

相关参考

《中医妇科学》 经行发热

每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以发热为主的病症,称“经行发热”,又称“经来发热”。本病与西医学的慢性盆腔炎、生殖器结核、子宫内膜异位症及临床症状不明显的感染有关。[病因病机]主要发病机理是气血营卫失调,值月经

《中医妇科学》 经行泄泻

每值经前或经期大便泄泻,经净自止者,称为“经行泄泻”,亦称“经来泄泻”。本病属西医学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范畴。[病因病机]主要发病机理是脾肾阳气不足,运化失司,值经期血气下注冲任,脾肾愈虚而发生泄泻。常见

《中医妇科学》 经行情志异常

每值经前或经期出现烦躁易怒,或情志抑郁,悲伤欲哭,坐卧不宁,经后又复如常人者,称为“经行情志异常”。本病属西医学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范畴。[病因病机]主要发病机理是痰火、郁热或心血素虚,值月经周期的生理改

《中医妇科学》 经行乳房胀痛

每值经前或经期乳房作胀,甚至胀满疼痛,或乳头痒痛者,称“经行乳房痛”。本病属西医学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范畴,多见于青壮年妇女,是常见病。乳痛症(乳腺结构不良症中的常见轻型病变)也可按本病论治。[病因病机]

痛经怎么用?《中医妇科学》 痛经

凡在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西医学把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前者又称功能性痛经,系指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后者多继

《中医词典》e~f~g 肝郁经行先后无定期

病名。见《中医妇科学讲义》。经行先后无定期证型之一。肝司血海而主疏泄,喜条达。若愤怒伤肝,精神抑郁,使肝气逆乱,血海蓄溢失常而经期先后不定。症见经期先后不定,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稠粘,行而不畅,抑郁不乐

《中医妇科学》 中医妇科学的定义与范围

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研究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和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病因病机、四诊八纲、辨证施治等。中医妇科学就是要运用这些基本理论,

《中医妇科学》 中医妇科学的发展简史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在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中逐渐建立和充实起来的。医学发展的历史,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历史影响,为此,我们把中医妇产科学的发展史分为十大历史阶段进行阐述。一、夏

朱南孙 一.止血四法

出血乃妇科一大症,如崩漏、月经过多、经行吐衄、经间出血、胎漏以及恶露不绝等,其中以崩漏最常见。止血归纳四法,以求探讨。[b]1、通-祛瘀止血[/b]瘀血阻络,血不循经而致崩漏乃临床所常见,其因不一,或

朱南孙 一.止血四法

出血乃妇科一大症,如崩漏、月经过多、经行吐衄、经间出血、胎漏以及恶露不绝等,其中以崩漏最常见。止血归纳四法,以求探讨。[b]1、通-祛瘀止血[/b]瘀血阻络,血不循经而致崩漏乃临床所常见,其因不一,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