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悬解》 金匮真言论三
Posted 《素问悬解》
篇首语:宁打金钟一下,不打破鼓千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素问悬解》 金匮真言论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素问悬解》 金匮真言论三
[b]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b]风随八节,而居八方,所居之处,正面为实,冲后为虚。[i]冲后,对面。[/i]八方之风,自正面来者,为正风,不伤人也,自冲后来者,谓虚邪贼风,乃伤人也。[i]义详《灵枢·九宫八风》。[/i]邪风有八,而经止五风,[i]“风论”:肝风、心风、脾风、肺风、肾风,是为五风。即下文东、西、南、北、中央之五风也。[/i]缘八风各自冲后发为邪风,是其常也,[i]经,常也。[/i]而风客五脏,脏伤病发,止有五邪,故曰五风。
[b]东风生于春,病在肝,腧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腧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腧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腧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腧在脊。[/b]
五风各秉五方之气,同类相感,而伤五脏。肝木应春,春风在东,心火应夏,夏风在南,肺金应秋,秋风在西,肾水应冬,冬风在北,脾土应中,风在四维。其伤人也,悉自本经腧穴而入。风自正面来者,其伤人浅,是谓正风,自冲后来者,其伤人深,是谓贼风。如春之西风,秋之东风也。此皆言正风者,举正风以概邪风也。
[b]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胸胁,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b]
春病在头,以肝腧在颈项。夏病在胸胁,以心腧在胸胁。秋病在肩背,以肺腧在肩背。冬病在四肢,以肾腧在腰股。鼽衄者,头病也。[i]鼽,伤寒鼻塞。衄,血自鼻流。[/i]长夏土湿,益以饮食寒冷,伤其脾阳,水谷不化,脾陷肝郁,风木下冲,故生洞泄。[i]《史·仓公传》谓之迥风,迥与洞同,即此病也。[/i]秋风敛束,闭其经脉,寒邪则病风疟。[i]义详疟论。[/i]痹厥者,腰股以下之病也。
[b]故冬不按跷,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b][i]跷,音乔,又音脚。[/i]
按跷,按摩摇动,导引血气之法也。
四时之气,以冬藏为本,冬令闭藏,顺而不扰,故春木发生,金之收气不废,而无鼽衄之病,是不病颈项也。春既不病,则生长收藏皆得其政,四时之病俱绝矣。
[b]帝曰: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岐伯曰: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故病在头。其类木,其味酸,其臭臊,其音角,其数八,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知病之在筋也。[/b]
收受,谓同气相投也。肝主筋,故病在筋。
[b]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舌,藏精于心,故病在胸胁。其类火,其味苦,其臭焦,其音征,其数七,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b]
心主脉,故病在脉。
[b]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类土,其味甘,其臭香,其音宫,其数五,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b]
脾主肉,故病在肉。
[b]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类金,其味辛,其臭腥,其音商,其数九,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b]
肺主皮毛,故病在皮毛。
[b]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耳,藏精于肾,故病在溪。其类水,其味咸,其臭腐,其音羽,其数六,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b]
溪谓关节。肾主骨,故病在骨。
[b]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b]
五脏之精,一身之根本也,藏於精者,四时皆可无病。独言春不病温者,以五脏虽皆藏精,而藏精之权,究归于肾,所谓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也。[i]“上古天真论”语。[/i]水旺于冬,冬水蛰藏,阳根下秘,相火莫泄,内热不生,是以春无温病。然有宜藏者,有宜泄者,若夏署窍开,寒随窍入,而汗不出者,是宜泄而反藏也。皮毛闭敛,寒气莫泄,则秋成风疟矣。
[b]故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b]
天之阴阳,分于昼夜。
[b]故人亦应之。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腑者为阳,脏者为阴。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腑皆为阳。[/b]
人之阴阳,分于内外、腹背、五脏、六腑。
[b]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b]
阳中有阳亦有阴,阴中有阴亦有阳,所以应天之阴阳也。
[b]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此平人脉法也。[/b]
阴盛于冬,故病在阴。阳盛于夏,故病在阳。春阳未盛,故病在阴,秋阴未盛,故病在阳。
[b]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脏六腑,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应,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b]
察五脏六腑从逆之殊,阴阳表里雌雄之应,所以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
相关参考
《金匮真言论》曰∶春气者病在头,(肝之应也。)夏气者病在脏,(心之应也。)秋气者病在肩背,(肺之应也。)冬气者病在四肢。(四肢气少,寒毒善伤,随所受邪,则为病处。)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金匮真言论》曰∶春气者病在头,(肝之应也。)夏气者病在脏,(心之应也。)秋气者病在肩背,(肺之应也。)冬气者病在四肢。(四肢气少,寒毒善伤,随所受邪,则为病处。)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内经》中有多个篇章涉及到五脏与面部官窍的关系,如《素问·阴阳应像大论》、《素问·五常政大论》、《素问·金匮真言论》、《灵枢·脉度》、《灵枢·五阅五使》、《灵枢·师传》等,主要认为五脏与面部官窍一一对
五脏的精气上注于目,才能使目光有神,充分发挥正常的视觉功能。《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受血而能视。」《素问.金匮真言论》又说:「开窍于目,藏精于肝。」说明眼的生理功能和五脏的精气、肝血的调节有密切的
即土星。《素问·气交变大论》:“民病腹痛,清厥意不乐,体重烦冤,上应镇星。”《素问·金匮真言论》:“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其应四时,上为镇星。”
《素问.金匮真言论》:「开窍于目,藏精于肝。」《灵枢.脉度篇》又指出:「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说明肝脏的精气通于目窍,视力的强弱和肝是有直接关系的。同时《素问.五脏生成篇》认为“肝受血而能
①五音之一。肾音羽,其音尖利柔细。《素问·金匮真言论》:“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其音羽。”②羽毛。《素问·五脏生成》:“黑如乌羽者生。”③指鸟类。《素问·五运行大论》:“南方生热……其虫羽。”
《内经》中有关目与脏腑的关系在《灵枢·大惑论》篇有专门的记载,同时在《素问·金匮真言论》、《灵枢·五阅五使》、《灵枢·脉度》、《灵枢·师传》、《素问·解精微论》诸篇均有提及,主要观点有三个。其一,目为
㈠(zhōng)①中间,当中。《素问·六微旨大论》:“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②里,内。《素问·金匮真言论》:“故曰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它如“胃中”、“胸中”、“腹中”等。③半。《灵枢·玉版
至,即到。至阴,即到达阴的意思。如太阴为三阴之始,故太阴又可称为至阴。太阴属脾,至阴常作脾的代词。《素问、金匮真言论》:「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至,作最或极解。至阴,即属阴之最甚者。《素问、水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