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悬解》 生姜泻心汤证五 太阳百二十七

Posted 《伤寒悬解》

篇首语:从来没有说忘就忘这回事,只有假装的冷漠和偷偷想念的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伤寒悬解》 生姜泻心汤证五 太阳百二十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伤寒悬解》 生姜泻心汤证五 太阳百二十七

[b]【157】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b]
伤寒,汗出解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水谷不消,陈宿停留,浊气冲胸,而干呕食臭。胆邪克土,土虚不能制水,水郁胆部,而积于胁下。土败木贼,阴气激宕,腹中雷鸣,而病下利。生姜泻心汤,生姜、半夏,降其浊阴,黄芩、黄连,清其心胆,姜、甘、参、枣,温补中气,以转枢轴也。
[b]〖生姜泻心汤〗四十九 (方【62】)[/b]
[b]【62】生姜泻心汤[/b]
生姜[i]切,四两[/i] 甘草[i]炙,三两[/i] 人参[i]三两[/i] 干姜[i]一两[/i] 黄芩[i]三两[/i] 半夏[i]洗,半升[/i] 黄连[i]一两[/i] 大枣[i]擘,十二枚[/i]
[i]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i]
[i]附子泻心汤,本云加附子,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同体别名耳。生姜泻心汤,本云理中人参黄芩汤,去桂枝、术,加黄连,并泻肝法。[/i]

相关参考

《伤寒悬解》 赤石脂禹余粮汤证七 太阳百二十九

[b]【159】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利不止者,当利其小便。[/b]伤寒,误服寒凉

《伤寒悬解》 葛根证五 阳明十七

[b]【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b]营为寒伤,闭束二阳卫气。葛根汤,葛根泻阳明之卫,麻黄泻太阳之卫,桂枝、芍药,通经络而清营血,姜、甘、大枣,和中气而补脾精也。[b]〖葛

《伤寒悬解》 调胃承气证五 阳明二十四

[b]【207】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b]不因吐下,而心烦者,胃阳原盛,所谓正阳阳明也。燥土耗伤津液则烦,心烦即谵语之根,甚则谵语,此亦大承气之初证也。

《伤寒悬解》 五苓散证八 太阳百三十

[b]【156】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b]方在太阳四十二(方【32】)。本以攻下之,故得心下痞证,是宜服泻心。乃与泻心汤,而痞不解,其人土湿

《伤寒悬解》 桃花汤证二十六 少阴二十七

[b]【306】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b]少阴水脏,下利而便脓血,总是湿寒,万无湿热之理,桃花汤实为主方,不可易也。

《伤寒悬解》 阳明腑病 二十七章

阳明病,自经传腑,腑病宜下,其经证未罢,犹见恶寒,则宜先汗而后下。经证已解,恶寒不作,而潮热汗出,全是腑证,当相其缓急而用下法也。

《伤寒悬解》 下利脓血证二十七 少阴二十八

[b]【308】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b]《灵枢·脉度》:盛者泻之,虚者饮药以补之。桃花汤之治便脓血之虚者也,若稍盛而生热者,可刺经穴以泻之。

《金匮悬解》 ◎小青龙汤九十七 方见《伤寒·太阳》

小青龙汤麻黄[i]三两[/i] 桂枝[i]三两[/i] 芍药[i]三两[/i] 甘草[i]二两[/i] 半夏[i]半升[/i] 细辛[i]三两[/i] 干姜[i]三两[/i] 五味[i]三两[/i][

《伤寒悬解》 死证五 少阴三十四

[b]【297】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b]下利止而眩冒者,阳根下绝,欲从上脱,是以死也。

《伤寒悬解》 阳明外证五 阳明七

[b]【187】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b][b]【188】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濈然微汗出也。[/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