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书》 初生有鹅口第十二

Posted 《幼幼新书》

篇首语:不学习历史的人注定要重复错误。——丘吉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幼幼新书》 初生有鹅口第十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幼幼新书》 初生有鹅口第十二

《巢氏病源》小儿鹅口候∶小儿初生,口里白屑起,乃至舌上生疮如鹅之口里,谓之鹅口。此由在胎时受谷气盛,心脾热气熏发于口故也。
《千金》论曰∶凡小儿初出腹,有鹅口者,其舌上有白屑如米,剧者鼻外(外,一作中)亦有之。此由儿在胞胎中,受谷气盛故也。或妊娠时嗜糯米使之。
茅先生论∶小儿生下有喉痹、木舌、鹅口候。喉中忽壅一块肉瘤闭却喉,此为喉痹。及身大热,舌硬都不转得,为木舌。口更开殊不合,满口都黄如膏,此名鹅口。此三个候,皆因热甚生风,风盛壅热毒,至此为实积实热。得此候所治者,先用积实牛黄丸(方见实热门中)微与通;吐恶涎后,用匀气散;(方见胃气不和门中。)然用天竺黄散(方见实热门中)夹牛黄膏(方见膈热门中)与服即愈。如见喉内加空响似锯及眼视面青黑,不下奶食,死候。《葛氏肘后》治新生出腹鹅口方。
上以发缠箸,沾井华水拭之,三日一如此便脱去。不脱可煮粟茭汁令浓,以绵缠箸拭之。如春夏无粟茭,粟木皮亦得。
用井华水法(《千金》作粟茯,治法皆与葛氏同。)
后徐王神效方 治小儿鹅口噤。
矾石 朱砂(末。各半分)
右二物合研极细,敷舌上。药烈,唯薄薄敷之,日三。以冷水洗舌,以发拭白垢也(《外台秘要》方同。)
《千金》治小儿鹅口,不能饮乳方。
上用鹅屎汁沥儿口中。(《圣惠》取白鹅粪,以水绞取汁。)
《千金》又方
上用黍米汁涂之。(《子母秘录》用黍米汁。)
《千金》又方
上用取小儿父母乱发,净洗缠桃枝,沾取井华水,东向向日以发拭口中。得口中白乳以置水中,七过沥洗,三朝作之。(《圣惠》云∶以指缠乱发,蘸温水拣之,三日勿绝,效矣。)
《简要济众》治小儿鹅口方。
上用马牙硝细研,于舌上掺之,日三、五度(《圣惠》云∶调于舌下涂之。)
《子母秘录》∶小儿鹅口方。
上用桑白皮汁和胡粉敷之。
《子母秘录》∶小儿鹅口不乳方。
上用鸡 黄皮烧末,乳和服。
《千金》治小儿鹅口方。
上用柘根净洗,细锉五升。无根,只以弓材亦佳。水一斗,煮取二升去滓,更煎取五合。频频拭齿口即瘥。
张涣∶婴儿初生七日内胎毒者,其舌上有白屑如米连舌上,下有膜如石榴子大,令儿语不发如鹅口状,名曰鹅口。[b]保命散方[/b]
朱砂(研细,水飞,令干) 白矾(烧灰。各一分) 马牙硝(半两,细研)
上同再研细,每服一字。取白鹅粪以水搅取汁,调涂舌上、颌颊内。未用药时,先以手指缠乱发揩拭舌上垢,然后使药敷之。
《孔氏家传》治小儿鹅口方。
上以桑汁,用新绵惹之。(日华子用桑东行根研汁。)

相关参考

《幼幼新书》 初生有脐疮第十七

《巢氏病源》小儿脐疮候∶脐疮由初生断脐,洗浴不即拭燥,湿气在脐中,因解脱遇风,风湿相搏,故脐疮久不瘥也。脐疮不瘥,风气入伤经脉,则变为痫也。《葛氏肘后》治风脐及脐疮久不瘥方。上用干虾蟆烧为灰敷之,日三

《幼幼新书》 初生脐肿湿第十六

(气脐、腌破脐附)《圣惠》论曰∶夫小儿脐湿者,亦由断脐之后,洗浴伤于湿气,水入脐中,致令肿湿,经久不干也。凡断脐后,便多着艾浓裹,不得令儿尿湿着脐,切须慎之。往往中湿致肿,至百日以后,不可瘥也。《婴孺

《幼幼新书》 初生中脐风第十五

《圣惠》论夫小儿脐风者,由断脐后为水湿所伤。或水在袍之中,乳母不觉,湿气伤于脐中。亦因其解脱,风冷所乘,遂令儿四肢不利,脐肿多啼,不能乳哺。若不急疗,遂致危殆者也。茅先生∶小儿生下三腊,有中脐风候。腹

《幼幼新书》 韭汁法第十五

《大观证类本草》注萧炳云∶小儿初生,与韭根汁灌之,即吐出恶水,令无病。《本草食疗》∶初生孩子可捣韭根汁灌之,即吐出胸中恶血、永无病。《圣惠》∶凡袍儿讫吃生甘草后,暖水浸少韭子汁涂儿口唇上,干又涂,十数

《幼幼新书》 汞粉法第十八

张涣∶婴儿初生第一日才断脐,袍讫,看儿形色,若面红润色赤,啼声响快者,宜用汞粉半钱,旋旋令儿吮之,良久有脐粪下为佳。《婴童宝鉴》云∶凡小儿初生下,速去口中恶物,仍以银粉抹其口舌上下左右两颊,然后始可饲

《幼幼新书》 天雷丹第十二

《颅囟经》∶天雷丹从头项起。上用阴干葱、赤末拌脂涂。又用灶下土、鸡子白调涂。

《幼幼新书》 天雷丹第十二

《颅囟经》∶天雷丹从头项起。上用阴干葱、赤末拌脂涂。又用灶下土、鸡子白调涂。

《幼幼新书》 卷第十二(五痫异治)凡五门

《幼幼新书》 气逆第十二

(哽气附)《宝鉴》∶儿气逆者,为乳母烦恼、忧闷,乳气凝滞胸中,灌击其乳,饮之成疾。面黄白,乳哺减少,夜啼及,但无精彩,勿取转,转之则剧。成薤(五两)黍米上五味咀,以水七升先煮药,煎取一升,次下薤米,米

《幼幼新书》 脱肛第十二

《巢氏病源》小儿脱肛候∶脱肛者,肛门脱出也。肛门大肠之候,小儿患肛门脱出,多因利久肠虚冷,兼因气,故肛门脱出,谓之脱肛也。《圣惠》∶夫小儿痢脱肛者,皆因久痢,大肠虚冷所谓也。肛门为大肠之候,大肠伤于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