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衷中参西录》 59.蒲黄解

Posted 《医学衷中参西录》

篇首语:学者有自立之志,当拔出流俗,不可泛泛与世浮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衷中参西录》 59.蒲黄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衷中参西录》 59.蒲黄解

蒲黄∶味淡微甘微辛,性凉。善治气血不和、心腹疼痛、游风肿疼、颠仆血闷(用生蒲黄半两,煎汤灌下即醒)、痔疮出血(水送服一钱,日三次)、女子月闭腹痛、产后瘀血腹疼,为其有活血化瘀之力,故有种种诸效。若炒熟用之(不宜炒黑),又善治吐血、咳血、衄血、二便下血、女子血崩带下。外用治舌胀肿疼,甚或出血,一切疮疡肿疼,蜜调敷之(皆宜用生者),皆有捷效。为其生于水中,且又味淡,故又善利小便。
邹润安曰∶“《金匮》用蒲灰散,利小便治厥而为皮水,解者或以为香蒲,或以为蒲席烧灰,然香蒲但能清上热,不云能利水,败蒲席,《名医别录》主筋溢恶疮,亦非利水之物。蒲黄,《神农本草经》主利小便,且《本事方》、《芝隐方》,皆述其治舌胀神验,予亦曾治多人,毫丝不爽,不正合治水之肿于皮乎?夫皮水为肤腠间病,不应有厥,厥者下焦病也。膀胱与肾为表里,膀胱以水气归皮,致小便不利,气阻而成寒热,则肾亦承其弊为之阴壅而阳不得达,遂成厥焉。病本在外,非可用温,又属皮水,无从发散,计惟解心腹膀胱之寒热,使小便得利,又何厥逆之有,以是知其为蒲黄无疑也。曰蒲灰者,蒲黄之质,固有似于灰也。”蒲黄诚为妙药,失笑散用蒲黄、五灵脂等分生研,每用五钱,水、酒各半,加醋少许,煎数沸连渣服之,能愈产后腹疼于顷刻之间。人多因蒲黄之质甚软,且气味俱淡,疑其无甚力量而忽视之,是皆未见邹氏之论,故不能研究《神农本草经》主治之文也。

相关参考

《医学衷中参西录》 68.胡桃解

胡桃(亦名核桃)∶味微甘,气香,性温。多含油质,将油榨出,须臾即变黑色。为滋补肝肾、强健筋骨之要药,故善治腰疼腿疼,一切筋骨疼痛。为其能补肾,故能固齿牙、乌须发,治虚劳喘嗽、气不归元、下焦虚寒、小便频

《医学衷中参西录》 13.龙骨解

龙骨∶味淡,微辛,性平。质最粘涩,具有翕收之力(以舌舐之即吸舌不脱,有翕收之力可知),故能收敛元气、镇安精神、固涩滑脱。凡心中怔忡、多汗淋漓、吐血衄血、二便下血、遗精白浊、大便滑泻、小便不禁、女子崩带

《医学衷中参西录》 47.茵陈解

茵陈者,青蒿之嫩苗也。秋日青蒿结子,落地发生,贴地大如钱,至冬霜雪满地,萌芽无恙,甫经立春即勃然生长,宜于正月中旬采之。其气微香,其味微辛微苦,秉少阳最初之气,是以凉而能散。《神农本草经》谓其善治黄胆

《医学衷中参西录》 17.当归解

当归∶味甘微辛,气香,液浓,性温。为生血、活血之主药,而又能宣通气分,使气血各有所归,故名当归。其力能升(因其气浓而温)能降(因其味浓而辛),内润脏腑(因其液浓而甘),外达肌表(因其味辛而温)。能润肺

《医学衷中参西录》 28.牛膝解

牛膝∶味甘微酸,性微温。原为补益之品,而善引气血下注,是以用药欲其下行者,恒以之为引经。故善治肾虚腰疼、腿疼,或膝疼不能屈伸,或腿痿不能任地,兼治女子月闭血枯,催生下胎。又善治淋疼,通利小便,此皆其力

《医学衷中参西录》 28.牛膝解

牛膝∶味甘微酸,性微温。原为补益之品,而善引气血下注,是以用药欲其下行者,恒以之为引经。故善治肾虚腰疼、腿疼,或膝疼不能屈伸,或腿痿不能任地,兼治女子月闭血枯,催生下胎。又善治淋疼,通利小便,此皆其力

《医学衷中参西录》 52.竹茹解

竹茹∶味淡,性微凉。善开胃郁,降胃中上逆之气使之下行(胃气息息下行为顺),故能治呕吐、止吐血、衄血(皆降胃之功)。《金匮》治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有竹皮大丸,竹皮即竹茹也。为其为竹之皮,且凉而能降,故

《医学衷中参西录》 52.竹茹解

竹茹∶味淡,性微凉。善开胃郁,降胃中上逆之气使之下行(胃气息息下行为顺),故能治呕吐、止吐血、衄血(皆降胃之功)。《金匮》治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有竹皮大丸,竹皮即竹茹也。为其为竹之皮,且凉而能降,故

《医学衷中参西录》 6.白术解

白术∶性温而燥,气香不窜,味苦微甘微辛。善健脾胃,消痰水,止泄泻。治脾虚作胀,脾湿作渴,脾弱四肢运动无力,甚或作疼。与凉润药同用,又善补肺;与升散药同用,又善调肝;与镇安药同用,又善养心;与滋阴药同用

芦根解怎么用?《医学衷中参西录》 芦根解

苇与芦原系一物,其生于水边干地,小者为芦,生于水深之处,大者为苇。芦因生于干地,其色暗绿近黑,故字从卢(卢即黑色),苇因生于水中,其形长大有伟然之意,故字从韦。《千金》苇茎汤∶薏苡仁、瓜瓣(即甜瓜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