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疡医大全》 论辨半阴半阳疮疡法

Posted 《疡医大全》

篇首语:苦不苦,想想学霸九十五!累不累,想想学霸还没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疡医大全》 论辨半阴半阳疮疡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疡医大全》 论辨半阴半阳疮疡法

阴阳之证二相交,生死相兼事可昭,微热微寒微赤肿,半昏半爽半平高,脉来虽数多无力,饮食虽餐便不调;肿而不溃因脾弱,溃而不敛为脓饶,大便多溏小便数,上身有汗下体焦,五善虽兼有,七恶未全逃;口渴喜茶肠腹痛,面浮厌饮足心高,心烦不稳睡,神乱怕音焦,投方应命方为妙,阴转为阳渐可调,逢之任是神仙手,半死余生定莫逃。(《正宗》)
澄曰∶痈疽之候,纯阳固多,纯阴原少,惟半阳半阴之证最多,全在医者留心,不可忽略。盖阴阳兼半之证,若从辛温之剂内服外敷,则阴气潜消,转为阳证;若从清凉外敷,或用冷蜜蛋清调药涂敷,内投苦寒败毒之剂,则阳气冰伏,变为纯阴之证,吉凶反掌,医家病家均宜警省。

相关参考

《医宗金鉴》 痈疽半阴半阳歌

【方歌】阴阳相半属险证,阳吉阴凶生死昭,似阳微痛微焮肿,如阴半硬半肿高。肿而不溃因脾弱,溃而不敛为脓饶,五善之证虽兼有,七恶之证不全逃。若能饮食知味美,二便调和尚可疗,按法施治应手效,阳长阴消自可调。

《疡医大全》 论辨纯阳疮疡法

纯阳初起必肿,更兼身热有微寒,顶如尖字高凸起,肿似弯弓根有盘;七日之间多痛,二七之期脓渐漫,动息自宁食知味,二便调匀无泻干,肿消脓溃精神爽,腐脱新生气血完;五善自然臻并至,七恶全无半点干,痛随脓减,肿

《疡医大全》 论辨纯阴疮疡法

纯阴初起不知疮,粟米之形疙瘩僵,不红不肿不知痛,少热少少提防;七朝之后身体倦,疮根平大喜洗汤,顶不高兮根不活,色不光兮腐不穣,软陷无脓空结聚,脉浮数大细飞扬,饮食不餐身战战,尝汤止许意茫茫,疮上生衣如

辛平解表怎么用?《证治准绳·疡医》 辛平解表

不寒不热,半阴半阳者,宜之。[b]良方升麻和气饮[/b]治疮肿、疖疥、痒痛。甘草陈皮(各一两半)芍药(七钱半)大黄(半两,煨)干葛苍术桔梗升麻(各一两)当归茯苓白芷(各二两)干姜枳壳(各半钱)《三因方

半表半里怎么用?《证治准绳·疡医》 半表半里

[b]中和汤[/b]治疮属半阴半阳,似溃非溃,似肿非肿,此因元气虚弱,失于补托所致。人参陈皮(各二钱)黄白术当归白芷(各一钱半)茯苓川芎皂角刺(炒)乳香没药金银花甘草节(各一钱)上水酒各半,煎服。

《疡医大全》 论疮疡五善七恶救援法

程山龄曰∶或问痈疽五善七恶,何谓也?答曰∶五善者,饮食知味,一也;便溺调匀,二也;脓溃肿消,脓水不臭,三也;神气清爽,动息自宁,四也;脉息有神,不违时令,五也。七恶者,大渴发热,泄泻淋闭,一也;脓溃仍

《疡医大全》 论疮疡寒热逆从用药法

尝见治寒以热,而寒弥甚,治热以寒,而热弥炽,何也?假如心实生热者,当益其肾,肾水滋,热自除。肾虚生寒者,补益其心,心火降,寒自退。此所谓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也。又寒因热用,热因寒用,要在

《疡医大全》 论疮疡喘急

王肯堂曰∶痈疽喘急,恍惚嗜卧,此心火刑肺金,宜用人参平肺散,面赤者不治。(《准绳》)

《疡医大全》 论疮疡痛痒麻木

经曰∶诸痛痒疮疡者,皆属心火。火之为物,能消烁万物,残败百端故也。盖人之肌肤附近火灼则为疮,若肉近火则痛,微远则痒,此火之用也。或有痒痛如针尖轻刺者,犹飞迸火星灼之然也。然疮疡时炙之以火,渍之以汤,而

《疡医大全》 论疮疡大便秘结

东垣云∶疮疡热毒深固,呕心逆,发热而烦,脉沉而实,肿硬木闷,大便秘结,此毒在脏,宜疏通之;故曰∶疏通其内,以绝其源。又曰∶疮疡及诸病面赤,虽伏火热,不得妄攻其里,而阳气拂郁,邪气在经,宜发表以去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