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阴纲目》 论过服寒凉法当温补

Posted 《济阴纲目》

篇首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济阴纲目》 论过服寒凉法当温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济阴纲目》 论过服寒凉法当温补

[b]薛氏[/b]曰∶表弟方健甫内五十岁,辛丑患血崩,诸药罔效,壬寅八月,身热体痛,头晕涕出,吐痰少食,众作火治,展转发热,绝粒数日。余诊之曰∶脾胃久虚,过服寒药,中病未已,寒病复起。遂用八味丸料一服,翌早遂索粥数匙,再服,食倍热减痛止,乃服八味丸而愈。癸卯秋因劳役忧怒,甲辰夏病复作,胸饱发热,脊痛腰疼,神气怫郁,或作中暑,崩血便血,烦渴引饮,粒米不进,昏愦时作,脉洪大,按之微弱,此无根之火,内虚寒而外假热也,以十全大补加附子一剂,遂食粥三四匙,崩血渐减,日服八味丸,始得痊愈。(种种得窍,如此大法,自有知者)
大尹王天成之内,久患崩,自服四物凉血之剂,或作或辍,因怒发热,其血不止,服前药不应,乃主降火,更加腹胁大痛,手足俱冷。余曰∶此脾胃虚寒所致,先用附子理中汤,体热痛止,又用《济生》归脾、补中益气二汤,崩血顿愈。若泥痛无补法,则误矣。(因怒发热,不主于肝,而专温补脾胃,此得治本之道。然与前中寒之症,方药迥别,又孰是耶)
锦衣杨永兴之内,患前证,过服寒凉之剂,其证益甚,更加肚腹痞闷,饮食不入,发热烦躁,脉洪大而虚。余曰∶此脾经气血虚而发躁也。当急用八珍汤加炮姜以温补之,缓则不救。不信,乃服止血降火之剂,虚证蜂起,始信余言,缓不及治矣。(均一寒凉过剂,而方药应用不同,然皆不舍姜、附,是必有道。又两服之而愈,一不听而殁,可不知所集之意哉)

相关参考

《济阴纲目》 论无热虚劳

(无热虚劳,乃阳虚症,其病自上而下,损之脉也,法宜温补,惟东垣、元礼、立斋先生,独得其治,宜宗之。气虚易补,宜早为妙,不比有热虚劳之难疗理也)[b]大全[/b]云∶妇人冷劳,属血气不足,脏腑虚寒,以致

梅毒怎么用?《回春录》 梅毒

吴芸阁,因壮年时患梅疮,过服寒凉之药,疮虽愈,阳气伤残,虚寒病起,改投温补如金液丹、大造丸之类,始得获安。奈医者昧于(药味为)补偏救弊而设,漫无节制,率以为常,驯至血溢于上,便泻于下,食少痰多,喘逆碍

《济阴纲目》 卷之一调经门

附怎么用?《济阴纲目》 附

《济阴纲目》 卷之六求子门

《济阴纲目》 卷之十临产门

《济阴纲目》 卷之四虚劳门

《济阴纲目》 卷之二经闭门

《济阴纲目》 卷之七浮肿门

凡例怎么用?《济阴纲目》 凡例

一、凡医家治男子易,治妇人难。所以丹溪云∶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甚言女科之难也。惟兹《济阴纲目》一书,集百家之精华,汇诸书之奥旨,真千古之秘义,功参大化,一时之鸿宝,福庇坤元也。二、是书理解微妙,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