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怎么用?《本草纲目》 芦
Posted 《本草纲目》
篇首语:人总要找点事情做,让自己忙起来,忙起来才知道生活不易,才明白平时的忧伤都是矫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芦怎么用?《本草纲目》 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芦怎么用?《本草纲目》 芦
「释名」亦名苇、葭。花名蓬,笋名(音拳)。「气味」(根)甘、寒、无毒。(笋)小苦、冷、无毒。(茎、叶)甘、寒、无毒。(蓬)甘、寒、无毒。
「主治」
1、骨蒸肺痿(肺结核)。用芦根、麦门冬、地骨皮、生姜各十两,梧皮、茯苓各五两,加水二斗,煮成八升,去渣。分五次服。得汗即愈。
2、心膈气滞,烦闷不下食。用芦根五两,锉小,加水三大碗,煮取二碗,去渣,温服。
3、反胃上气。用芦根、茅根各二两,加水四升,煮成二升,分次服。
4、霍乱烦闷。用芦根三钱、麦门冬一钱,水煎服。又方:芦叶一把,水煎服。
5、吐血不止。用芦苇茎外皮烧灰(存性),研细,加蚌粉少许,拌匀。每服一、二钱,麦门冬汤送下。三服见效。
6、肺壅咳嗽,微热。用芦苇茎(切小)二升,加水二斗,煮成五升,再加桃仁五十枚,薏苡仁、瓜瓣各半升,煮成二升服下,吐出脓血即愈。此方名“苇茎汤”。
7、背疮溃烂。用陈芦叶为末,先以葱椒汤洗净患处,然后把药末敷上。
8、中鱼、蟹毒。用芦根煮汁服。
9、诸般血病。用芦花、红花、槐花、白鸡冠花、茅花等分,加水二杯,煎成一杯服下。
相关参考
藜芦为末,细调,治马疥痒。
漏芦注陶云∶漏芦一名鹿骊。生山南人用苗,北人用根。功在本经,木梨芦有毒。非漏芦,树生如茱萸,树高三尺,有毒。杀虫,山人以疮疥用之。
味辛、苦,寒、微寒,有毒。主治蛊毒,咳逆,泄痢,肠,头疡,疥瘙,恶疮,杀诸虫毒,去死肌。治哕逆,喉痹不通,鼻中息肉,马刀,烂疮。不入汤。一名葱苒,一名葱,一名山葱。生太山山谷。三月采根。阴干。(黄连为
味辛、苦,寒、微寒,有毒。主蛊毒,咳逆,泄痢,肠,头疡,疥瘙,恶疮,杀诸虫毒,去死肌。疗逆,喉痹不通,鼻中息肉,马刀,烘疮。不入汤。一名葱苒,一名葱,一名山葱。生太山山谷。三月采根,阴干。黄连为之使,
味辛、苦,气寒。有毒。近道俱有,深谷多生。反芍药细辛,及五参(人参、沙参、玄参、丹参、苦参。)勿用。恶大黄,使黄连。三月采根,阴干去芦。微炒入药,专能发吐。不用煎汤,惟作散用。主头秃疥疡,疗肠癖泻痢。
味辛、苦,气寒。有毒。近道俱有,深谷多生。反芍药细辛,及五参(人参、沙参、玄参、丹参、苦参。)勿用。恶大黄,使黄连。三月采根,阴干去芦。微炒入药,专能发吐。不用煎汤,惟作散用。主头秃疥疡,疗肠癖泻痢。
宣,引吐辛寒至苦,有毒。入口即吐,善通顶,令人嚏,风痫证多用之(张子和曰∶一妇病风痫,初一、二年一作,后渐日作,甚至一日数作,求死而已。值岁大饥,采百草食,见野草若葱,采蒸饱食,觉不安,吐胶涎数日,约
(《御览》作梨芦)味辛寒。主蛊毒,咳逆,泄利,肠澼,头疡,疥搔,恶创,杀诸蛊毒,去死肌。一名葱苒。生山谷。《吴普》曰:藜芦,一名葱葵,一名丰芦,一名蕙葵(《御览》引云,一名山葱,一名公苒),神农雷公辛
苦菜注陶云∶又有爪芦木似茗,取叶煎饮,通夜不寐,按此木一名皋芦。而叶大似茗,味苦涩。南人煮为饮,止渴,明目,除烦,不睡,消痰,和水当茗用之。《广州记》曰∶新平县出皋芦,叶大而涩,《南越志》云∶龙川县有
味辛寒。主蛊毒,味烈杀虫。咳逆,泄痢肠,除湿热之疾。头疡,疥瘙,恶疮,杀诸虫毒,去死肌。皆杀虫之功。凡有毒之药,皆得五行刚暴偏杂之性以成。人身气血,乃天地中和之气所结,故服毒药者,往往受伤。疮疥等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