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郁有七怎么用?《医碥》 气郁有七

Posted 《医碥》

篇首语:有的时候难过的不是结局不够好,而是真诚没有被善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气郁有七怎么用?《医碥》 气郁有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气郁有七怎么用?《医碥》 气郁有七

[b]一风寒郁热[/b]
阳气自内达外,喜畅达而恶遏闭。若风寒外袭,则阴凝之气,足以闭固腠理,而表阳不宣,则郁而为热也。证见头项强痛,恶风汗出,脉浮缓者为伤风。兼体痛而恶寒无汗,脉浮紧者为伤寒。治宜解肌发表,得汗则热泄而愈。(此乃表阳受郁。)
[b]一饮食郁热[/b]
饮食停滞中脘,则脾胃之阳气被其遏抑,不能宣通,亦郁而成热。证见头痛发热,如伤寒而身不痛,恶食欲吐,嗳腐吞酸,胸口饱闷,或胀痛,气口脉滑大,甚或沉伏。治宜消导。(此乃里气受郁。)
[b]一为痰饮郁热[/b]
痰饮所在之处,气被阻滞,郁而成热,理同食滞。证见恶风自汗似伤寒,但头不痛,项不强,或头痛而作止无常,胸膈不快,恶心,气上冲,目下如灰色,或烟黑,脉弦滑。治宜除痰。
[b]一为瘀血郁热[/b](痈疽同)
理同痰饮。证见小便利,大便黑,小腹脐或胸胁急结,按之痛,或两足厥冷,或吐红鼻衄,不渴,即渴亦嗽水不咽,脉必涩。治宜行血。柴胡、黄芩、川芎、白芷、桃仁、五灵脂、甘草,便结加大黄、浓蜜,利出黑物愈。疮毒则脉弦数恶寒,饮食如常,而有痛处。
[b]一为水湿郁热[/b]
水湿由外感者,理同风寒,由内伤者,理同痰饮。证见身重,或重痛不可转侧,骨节掣痛,屈伸不利,汗出恶风,不欲去衣,头如裹,声如从瓮中出,脉迟缓。治宜利湿。
[b]一为肝气郁热[/b]
恚怒不发,止自摧抑,则肝气不宣,郁而成热,妇人最多此证。证见胸胁胀痛,或飧泄,面青,手足冷,太息不乐,脉沉弦。木郁则达之,宜逍遥散。(见郁。)
[b]一为脾气郁热[/b]
或劳倦气散,或思虑气结,或饥饿气馁,中气因而衰微,不能营运,或滞于中,或陷于下,而郁滞成热。证见怠惰嗜卧,行动喘乏,四肢困倦,(此劳倦饥馁伤。)或时自言自语,不知首尾,(此思虑伤。)夜分即热,(气行里亲下,滞陷愈甚也。)天明暂缓,(气外出上升,郁陷得略解也。此初郁病证)。或昼夜不解,(郁久则热甚,不分昼夜矣)。或日出气暄则热,天阴夜凉则缓,(郁热又久,则气耗散,愈热愈耗,愈耗愈热。昼动阳浮,故加烦热,动散静存,故天阴夜凉则缓。缘初则郁热而生火,继则火发而热剧,终则火壮而气耗。节次如此,乃病成而变之理,不可不知)。五心烦热,甚则肌肉筋骨如烧。此李东垣所谓阳虚发热也。(此症《内经》名阴虚发热。阴字当内字看,东垣名阳虚发热,阳字当气字看,合二说言之,是内气虚发热也)。与上条阳虚发热,戴阳格阳症不同。盖此为中焦之阳,彼为下焦之阳,彼格阳是内寒而外热,此则内外皆热而无寒。戴阳是上热而下寒,此则热反下陷而无寒,故不同也。治宜培补中气。气旺则滞者运,气升则陷者举矣。(五脏郁证,止举肝脾,余当于郁证门求之。)劳倦者,加酸味以敛其浮越。
上疏发热之理,至热分脏腑、经络、三焦、昼夜、血气、虚实,详后。
[b]一热分脏腑经络[/b]
东垣云∶五脏有邪,各有身热,其状各异。(脉皆洪数,而有浮沉之别。)以轻手扪之则热,重按之则不热,(王海藏谓∶皮肤如火燎,重按则不甚热。然则东垣所云不热,非全不热也,特不甚热耳。
下仿此。)是热在皮毛血脉也。在皮毛者属肺热,申酉尤甚。(肺金气旺时也。)症见喘咳,洒淅恶寒,轻者泻白散,重者凉膈散、白虎汤、地骨皮散之类治之。白晴赤,烦渴,黄芩一物煎汤,丹溪清金丸,即黄芩为末,粥丸。二方泻肺中血分之火,泻白散泻肺中气分之火。在血脉者属心热,日中益甚。症见烦心,掌中热,以黄连泻心汤泻丁,导赤散泻丙,火腑丹(见淋)丙丁俱泻,朱砂安神丸(见烦躁)、清凉饮子(见伤燥)之类治之。
重按至筋骨之分,则热蒸手极甚,轻摸之则不热,是热在筋骨间也。在筋者(肌肉之下,骨之上也)属肝热,寅卯间甚。(或寅申间发。)症见胸胁满闷,便难,转筋,多怒善惊,四肢困热,筋痿不能起床,泻青丸、柴胡饮(见虚损)之类治之。或当归龙荟丸(见胁痛)、左金丸。
在骨者属肾热,亥子尤甚,骨蒸,酥酥然如虫蚀,困热不任,亦不能起于床,滋肾丸(见小便不通)、六味地黄丸(见虚损)主之。轻扪重按俱不热,不轻不重按之而热,是热在肌肉也,属脾热,遇夜尤甚。(脾阴土,夜属阴。)症见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无气以动。实热,以泻黄散、调胃承气汤(见大便不通)治之。虚热,以人参黄 散、补中益气汤(见气)治之。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心神被火灼,故悬悬不宁也。)善饥,脐以上皮热,(胃居脐上也。)肠中热则出黄如糜,(糜粥也。)脐以下皮热。(肠居脐下也。)由是推之,肝胆热,则胁亦热,心肺热,则胸背亦热,肾热,则当腰亦热矣。两手太热,如在火中,为骨厥,灸涌泉穴三壮立愈。手足心热,栀子、香附、苍术、白芷、半夏、川芎、为末,神曲糊丸。五心烦热,火郁脾中,火郁汤。三物黄芩汤(见烦躁)治妇人四肢烦热。
热时发时止,知不在表,(在表则常热也。)大小便如常,知不在里,非表非里,是在经络也。
[b]一热分三焦[/b]
热在上焦,咽干口烂,栀子、黄芩。热在中焦,心烦口渴,黄连、芍药。热在下焦,便闭溺赤,黄柏、大黄。
[b]一热分昼夜血气[/b](详恶寒篇末)
昼热夜静,是阳邪(即热邪)自旺于阳分也。(阳分者表也、腑也、气也。阳邪在阳分,遇阳时故热作。)昼静夜热,是阳邪下陷于阴分也。(观热入血室症,日轻夜重可见。详《伤寒·少阳篇》。)昼夜俱热,烦躁,是重阳无阴,当亟泻其阳,峻补其阴。昼热在气分,柴胡饮(见虚损、)白虎汤,以泻气中之火。(阴虚者不宜用。)夜热在血分,地骨皮散、清凉饮子(见伤燥),以泻血中之火。
[b]一热分虚实[/b]
血肉充盛,皮毛荣润,阴有余而热,及能食而热,口苦干燥,大便难,脉洪盛者为实热。骨痿肉燥,筋缓血枯,皮聚毛落,阴不足而热,及不能食而热,气短脉虚者,为虚热。

相关参考

郁有六名怎么用?《医学传心录》 郁有六名

丹溪曰:“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①,诸病生焉”。大抵诸病中多有兼郁者,或郁久而生病,或病久而生郁,故凡治病必以郁法参而治之。郁有六:气、血、湿、热、食、痰也。气郁:胸胁痛、脉沉涩。血郁:四肢无力

香附米怎么用?《本草求真》 香附米

(芳草)入肝开郁散滞活血通经香附米(专入肝胆。兼入肺)。辛苦香燥。据书备极赞赏。能入肝胆二经开郁(郁有痰郁火郁气郁血郁湿郁食郁)散滞。活血通经。兼行诸经气分。(张子和谓圣人啬气。如持至宝。庸人役物。反

甸气怎么用?《中医词典》c~d 甸气

病名。《焦氏喉科枕秘》:“此症因气郁有痰而生,在喉中两边两条红色为甸气。”又《喉科紫珍集》上卷:“回食单即甸气,生帝丁之旁。”治宜解郁理气,祛痰利咽。可用半夏厚朴汤、温胆汤加减治疗。参见回食单条。

回食单怎么用?《中医词典》h~j 回食单

病名。《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症因气郁有痰而生,在喉中两边,两条红色为甸气。在喉小舌下紫红色点如豆大,名梅核。若丁下无核,定在前舌根下,或在左,或在右,中必有青筋系在腭。或白色如蚬肉,似桃胶……两边

火有七说怎么用?《医学传心录》 火有七说

丹溪曰:五行各有一性,惟火有二,曰君火、曰相火。君火者心火也;相火者命门火也,此火出自先天。又有五志之火:大怒气逆,则火起于肝;悲哀恸中,则火起于肺;醉饱过伤,则火起于脾;房劳过度,则火起于肾;思虑过

火有七说怎么用?《医学传心录》 火有七说

丹溪曰:五行各有一性,惟火有二,曰君火、曰相火。君火者心火也;相火者命门火也,此火出自先天。又有五志之火:大怒气逆,则火起于肝;悲哀恸中,则火起于肺;醉饱过伤,则火起于脾;房劳过度,则火起于肾;思虑过

医学百科 名医长寿有七因

经对170余位当代名老中医养生经验的分析(其中100岁以上2人,90岁以上8人,80岁以上52人,70人以上97人)。其长寿因素有七,今叙述于后,供中老年朋友参考。饮食有节,以素为主:老中医认为,调节

《异授眼科》 眼有七十二症医治

《古今医统大全》 脉有七诊九候

七诊者,诊宜平旦,一也;阴气未动,二也;阳气未散,三也;饮食未进,四也;经脉未盛,五也;络脉调匀,六也;气血未乱,七也,故乃可诊有过之脉也。九候者,三部各有浮中沉三候,三三为九候也。浮以候表,头面皮毛

脉怎么用?《医碥》 脉

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气热,迟则气寒,大则阴伤,弦则气郁,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涩则气滞,衰则气少,凡气不舒者脉必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