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补名医方论》 大黄附子汤

Posted 《删补名医方论》

篇首语:忘掉失败,不过要牢记失败中的教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删补名医方论》 大黄附子汤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删补名医方论》 大黄附子汤

主治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
大黄(二两) 附子(炮,二枚) 细辛(二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取二升半,分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再进。
【集注】喻昌曰∶仲景治伤寒热邪痞聚心下,而挟阳虚阴盛之证,用附子泻心汤之法矣。其杂证胁下偏痛发热为阳,其脉弦紧为阴;是则知阳中阴邪上逆也,复立此温药下之一法。然仲景谆谆传心,后世领略者鲜。《金匮》又别出一条云∶其脉数而紧,乃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数脉弦者,当下其寒;脉紧而迟者,必心下坚;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读者罔识其旨,讵知皆以温药下之之法耶!其曰当下其寒,谓阳中有阴实之邪可下,其金针不跃跃乎?
张璐曰∶三承气汤,为寒下之柔剂;白散、备急丸,为热下之刚剂;附子泻心汤、大黄附子汤,为寒热互结,刚柔并济之和剂。近世但知寒下一途,绝不知有温下一法。盖暴感之热结可以寒下,久积之寒结亦可寒下乎?是以备急等法所由设也。然此仅可治寒实之结,设其人禀质素虚,虽有实邪固结,敢用刚猛峻剂攻击之乎?故仲景又立附子泻心汤,用芩、连佐大黄以法膈上之热痞,即兼附子之温以散之;大黄附子汤用细辛佐附子,以攻胁下寒结,即兼大黄之寒以导之。寒热合用,温攻并施,此圣法昭然,不可思议者也。

相关参考

附子汤怎么用?《删补名医方论》 附子汤

治少阴病,身痛手足寒,骨节痛,口中和,背恶寒,脉沉者。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二枚)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术(四两)芍药(三两)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注】少阴为寒

《删补名医方论》 干姜附子汤

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干姜(一两)附子(去皮,生用,破八片,一枚)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删补名医方论》 干姜附子汤

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干姜(一两)附子(去皮,生用,破八片,一枚)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删补名医方论》 桂枝附子汤

主冶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烦疼,不能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四两)附子(炮,三枚)甘(一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集注】程知曰∶湿与风

《删补名医方论》 麻黄附子细辛汤

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二三日无里证者。麻黄(一两)附子(炮,一枚)细辛(二两)热微者,以甘草易细辛微发汗。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沫,内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集注

《删补名医方论》 芍药甘草附子汤

发汗病解,反恶寒者,虚故也,此方主之。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服。【集注】柯琴曰∶发汗病解而反恶寒,比未汗时更甚,其阳虚可知矣

《删补名医方论》 桂枝加附子汤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此方主之。桂枝汤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煎服法同,不须啜粥。【集注】柯琴曰∶发汗太过,阳无所止息,而汗出不止矣。汗多亡阳,元府不闭

《删补名医方论》 附子泻心汤

治伤寒表解,心下痞,恶寒汗出者。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黄芩(一两)附子(炮去皮,别煮汁,一枚)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注】心下硬痛,结胸也;硬而不痛,心下

芍药汤怎么用?《删补名医方论》 芍药汤

治滞下赤白,便脓血,后重窘痛。芍药(二两)当归(五钱)黄连(五钱)黄芩(五钱)槟榔(三钱)木香(三钱)甘草(三钱)每服半两,水煎服。痢不减,加大黄。【注】滞下起于夏秋,非外因湿暑,即内因生冷,湿蒸热郁

《删补名医方论》 白通加猪胆汁汤

葱白(四茎)干姜(一两)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人尿(五合)猪胆汁(一合)以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猪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若无胆汁亦可。【注】是方也,即四逆汤减甘草加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