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补名医方论》 桂枝附子汤
Posted 《删补名医方论》
篇首语:新长征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删补名医方论》 桂枝附子汤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删补名医方论》 桂枝附子汤
主冶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烦疼,不能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四两) 附子(炮,三枚) 甘(一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集注】程知曰∶湿与风相搏,流入关节,身疼极重,而无头痛、呕、渴等证,脉浮虚者风也,涩者寒湿也。风在表者,散以桂、甘之辛甘。湿在经者,逐以附子之辛热。姜、枣辛甘,行营卫通津液以和表。盖阳虚则湿不行,温经助阳散湿,多藉附子之大力也。
相关参考
于桂枝汤方内,更加芍药三两,随前共六两,余根据桂枝汤法。
治风寒在表,脉浮弱,自汗出,头痛发热,恶风恶寒,鼻鸣干呕等证,及杂证自汗、盗汗、虚损、虚疟亦可用。若脉浮紧,汗不出者,酒客病风寒而汗出者,禁用。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甘草(炙,二两)大枣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此太阳少阳并病也,柴胡桂枝汤主之。柴胡(四两)桂枝(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甘草(一两)半夏(洗,二合半)黄芩(一两半)芍药(一两半)大枣(擘,六枚)生姜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此太阳少阳并病也,柴胡桂枝汤主之。柴胡(四两)桂枝(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甘草(一两)半夏(洗,二合半)黄芩(一两半)芍药(一两半)大枣(擘,六枚)生姜
治少阴病,身痛手足寒,骨节痛,口中和,背恶寒,脉沉者。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二枚)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术(四两)芍药(三两)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注】少阴为寒
治少阴病,身痛手足寒,骨节痛,口中和,背恶寒,脉沉者。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二枚)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术(四两)芍药(三两)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注】少阴为寒
治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四两)甘草(炙,二两)上二味,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集注】柯琴曰∶汗出多,则心液虚,中气馁,故悸。叉手自冒,则外有所卫,得按则内有所根据,如此不
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干姜(一两)附子(去皮,生用,破八片,一枚)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干姜(一两)附子(去皮,生用,破八片,一枚)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治服桂枝汤或下之,无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