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中怎么用?《中医词典》n~o~p~q 脐中
Posted 《中医词典》n~o~p~q
篇首语:哪有什么四季,遇见你,四季如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脐中怎么用?《中医词典》n~o~p~q 脐中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脐中怎么用?《中医词典》n~o~p~q 脐中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又名神阙。别名气舍、气合、维会。属任脉。在腹中部,脐中央。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下动、静脉。主治中风脱症,腹痛,泄泻,痢疾,脱肛,水肿等。禁针。艾炷灸(隔盐或姜)7-15壮;或艾条灸20-30分钟。
相关参考
病名。指生于脐中之痈肿。又名脐痈毒。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三。该病由心脾湿热火毒流入小肠经,或脐部搔抓染毒而成。症见脐部肿突,皮色或红或白,触之痛剧,甚者可伴见全身症状。治宜清火解毒,利湿。可用黄连解毒
证名。《伤寒九十论·脐中出血》:“本少阴证,而误汗之,故血妄行,自脐中出。”此属少阴虚寒,用姜附汤。由肾火外越而致者,宜用六味地黄汤加骨碎补等药。
证名。指脐部或脐部周围疼痛。见《张氏医通》。因肾气虚寒或肠结燥屎所致。《医学刍言》:“脐中痛不可忍,喜按者,肾气虚寒也,宜通脉四逆加白芍。若脉沉实,口渴,腹满,便闭,是有燥屎,宜承气下之。”亦有因虫积
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指初生儿脐带未脱时,脐部受到冷邪侵袭而致病。治同脐中水条。
解剖部位名。①人体腹中部脐带脱落结疤后的陷窝处。本处穴名“神阙”。《灵枢·五色》:“当肾者,脐也。”②即脐带。《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胞系连儿脐,胞不出则不得以时断脐。”
出《备急千金要方》。即脐疮。详该条。
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指初生儿脐带未脱时,脐带被水浸湿而致病。症见脐腹绞痛,啼哭号呼,面目青黑。由寒湿之邪结于腹部所致。治宜温经散寒,宣通阳气。用吴茱萸研粗末,盐水炒热,熨于腹部。灸中脘、下脘、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小儿囟陷,灸脐上下各半寸,及鸠尾骨端,又足太阴各一壮。”近代《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将前者列作经外穴,名脐上下五分。主治肠炎,下痢,水肿,疝痛,肠雷鸣,腹直肌痉挛,腹部膨胀,
经穴别名。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脐中。见该条。
内科杂病专着。清·郑树珪原作,王满臣等编校。书中用问答体裁阐述67种内科杂病证治,阐述病因病机简要,方药亦不甚冗繁。对临床有一定参考价值。1959年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