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九十论》 伤寒温疟证(六十五)

Posted 《伤寒九十论》

篇首语: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伤寒九十论》 伤寒温疟证(六十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伤寒九十论》 伤寒温疟证(六十五)


友人孔彦辅病伤寒.身大热.头痛.自汗.恶热.阳明证也.此公不慎将理.病未除.当风取凉以自快.越半月.寒热大交作.予再视之.则为坏病温疟矣.仲景云若十三日以上.更感异气.变为他病者.当依旧坏病证而治之.若脉阴阳俱盛.重感于寒.变成温疟.脉之变证.方治如法.乃小柴胡汤之类.加桂枝.治之.愈.论曰.往来尝见一士人施疟方.以榜睢阳市肆.柴胡白虎之类也.俗人不问是何疟证.例用前方.往往反变大疾.呜呼.将欲济人.反致损人.岂理也哉.予尝谓疟证最多.有暑疟.食疟.脾寒疟.手足三阴三阳皆有疟.脾肺肾肝心胃亦有疟.各各不同.安得一概与柴胡白虎汤耶.误治尚可拟议.惟脾寒中暑二证.若水火不相将.素问曰夏伤于暑.秋为 疟.又曰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始因伏暑.得秋气乃发.故先热后寒.或热多寒少.头目昏痛.虚则发战.汗出一时而止.盖心恶暑气.心为君.心不受邪.而心包络痰涎所聚.暑伏于涎中.岂比脾寒而浓朴草果所能驱温疟.而柴胡黄芩所能止也.非砒 脑麝之属不能入.故暑疟脾寒患者多.而医者不识.妄投以寒药.真气先受病.所以连绵不已也.予尝精究疟证一病.须详审谛当.然后行药.十治十中无有失者.众人以疟为难疗.予独以为易治.要在别其证类.识其先后耳.因论温疟言及此.亦欲使患者知药不可妄投也.素问疟论甚详.当精观之.

相关参考

《伤寒九十论》 衄血证(六十三)

睢阳张士美病伤寒七八日.口燥饮水而不咽入.俄而衄血.脉浮紧.身热.医者云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血者.属麻黄汤.予曰.不可.古人虽云当汗不汗.热化为血.此证亦有不可汗者.仲景云阳明病.口燥.但欲饮

《伤寒九十论》 发斑证(六十六)

族有乳媪.患伤寒七八日发斑.肌体如火.脉洪数而牢.心中烦满不快.俄而变赤黑斑.其家甚惊惶.予曰.此温毒也.温毒为病最重.而年齿为迈.是诚可忧也.仲景云伤寒脉洪数.阴脉实大.更遇湿热.变成温毒.温毒最重

《伤寒九十论》 伤寒协热利证(六十九)

庚戌四月.乡妇吴氏病伤寒.头疼身热.下利不止.众医多以附子理中金液治之.烦躁而利愈甚.予视之曰.脉迟而沉.若脐下热.则协热利也.投三黄熟艾汤.三服而利止渴除.渐投以解肌汗药.而得汗瘥.

《伤寒九十论》 扬手踯足证(六十)

己酉.王仲贤患伤寒.发热头痛.不恶风.身无汗.烦闷.脉浮而紧.八九日不退.予诊之曰.麻黄证也.所感多热.是以烦躁.遂投以麻黄汤三服.至暮.烦愈甚.手足躁乱.扬踯不止.或以为发狂.须用寒药.予争之曰.此

《伤寒九十论》 脏结证(六十七)

甲辰.盐商舣舟江次.得伤寒.胸膈痞.连脐下旁不可忍.饮食不进.予诊之曰.此非结胸.乃脏结也.不可救矣.脏结者寸脉浮.关脉细小沉紧者.尚有白苔.痛引小腹则死.仲景云痛引小腹.入阴经者死.次日痛引小腹.午

《伤寒九十论》 舌上滑苔证(六十二)

丁未五月.乡人邢原晖病伤寒.寒热往来.心下郁闷.舌上白滑苔.予曰.舌上滑苔有数证.有阴阳脉紧.鼻出涕者.有脏结而不可治者.有温瘴.丹田有热者.有阳明.胁下坚者.此证属阳明.宜栀子汤吐之于前.小柴胡继于

《伤寒九十论》 伤寒自解证(十五)

闽人李宗古得疾.口中气热.唇干.屈体卧.足冷.舌上有苔.予诊之.尺寸俱紧.或者谓气热口干.疑其阳胜.蜷足卧.足冷.疑其阴胜.而又阴阳俱紧.是诚可疑也.若不熟读仲景方法.何能治.予曰尺寸俱紧.是寒邪胜也

《伤寒九十论》 懊怫郁证(八十五)

士人陈彦夫病伤寒八九日.身热无汗.喜饮.时时谵语.因下利后.大便不通三日.非烦非躁.非寒非痛.终夜不得眠.但心没晓会处.或时发一声如叹息之状.医者不晓是何证.但以宁心宽膈等药.不效.召予诊视.两手关脉

《伤寒九十论》 刺阳明证(五十五)

庚戌五月.李氏病伤寒.身热头痛无汗.浑身疼痛.脉浮大而紧.予投以麻黄汤.数服.终不得汗.又多用张苗烧蒸之法.而亦不得.予教令刺阳明.少间汗出遍身.一时间.是夕身凉病退.论曰.刺热论云.热病先手臂痛.刺

《伤寒九十论》 寒热类伤寒证(八十)

一尼病.恶风.体倦.乍寒乍热.面赤心烦.时或有汗.他医以伤寒温疟治之.见其寒热往来.时方疫气大作也.大小柴胡杂进.数日愈甚.转剧.予诊之曰.两手不受邪.厥阴.脉弦长而上鱼际.此非伤寒.乃阴动不得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