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方怎么用?《古今医统大全》 药方
Posted 《古今医统大全》
篇首语:人喜欢习惯,因为造它的就是自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药方怎么用?《古今医统大全》 药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药方怎么用?《古今医统大全》 药方
[b]分气饮[/b] 治小儿肿胀作喘,气短而急,四肢浮肿。桔梗(炒) 赤茯苓 陈皮 桑白皮 大腹皮(洗) 枳壳(炒) 半夏(泡) 甘草(炙)真苏子(微炒) 紫苏(各二钱) 草果(一钱,煨去壳) 加木通
上咀,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同煎。
[b]温脾散[/b] 治小儿脾不和,虚胀不乳食,憎寒壮热,困倦无力。
诃子肉(炮) 人参(各七钱半) 甘草(二钱半,炙) 白术 木香 茯苓 藿香(泡)陈皮 黄 桔梗(各半两)
上未,每服二钱,姜、枣煎服。
[b]大橘皮汤[/b] 治湿热内攻,腹胀水肿,小便不利,大便滑泄。
陈皮(两半) 木香(二钱半) 滑石(六两) 槟榔(三钱) 茯苓(一两) 猪苓 白术 泽泻 肉桂(各半两) 甘草(一钱)
上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煎服。
[b]实脾散[/b] 治小儿阴水发肿,用此先实脾土。
浓朴(姜炒) 白术 木瓜 木香 干姜(炮。各一两) 草果仁 大腹皮 附子 白茯苓 甘草(炙。各半两)
上咀,每服三钱,姜、枣水煎服。
[b]疏凿饮子[/b] 治水气通身浮肿,喘呼气急,烦渴,大小便不利。(方见大人门。)
[b]加味五皮饮[/b] 治小儿四肢肿满,阳水、阴水皆可服之。
茯苓皮(咀,一钱,内加姜黄一钱) 五加皮 地骨皮 生姜皮 大腹皮 木瓜(各五分)
上作一服,水煎。一方用陈皮、桑白皮,无五加皮。
[b]消肿丸[/b] 治小儿水肿喘满,小便不利。
滑石 木通 白术 黑牵牛(炒) 通脱木 茯苓 茯神 半夏 陈皮(各一两) 木香瞿麦穗 丁香(各半两)
上为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麦门冬、灯芯汤下。
[b]退肿塌气散[/b] 治惊木、积水。用饮过多,停积于脾,故四肢浮肿。
萝卜子 赤小豆(炒) 陈皮(各半两) 木香(一钱) 甘草(三钱)
上咀,姜、枣煎,三岁儿每服二钱。
[b]匀气散[/b] 治脾肺气逆喘嗽,面浮,小便不利。
桑白皮(炙) 桔梗(炒) 赤茯苓 甘草(各半两) 陈皮(七钱) 藿香(三钱) 木通(二两)
上咀,每服二钱,姜、灯芯煎服。
[b]三棱丸[/b] 治小儿停积,腹胁胀满,干呕恶心,全不入食。
三棱(炮) 木香 神曲(炒) 陈皮 半夏(制。各一两) 丁香 桂心(各半两)
上为末,面糊丸,粟米大。乳食后姜汤下二十丸。
相关参考
[b]芎黄散[/b]治齿迟。川芎(半两)当归白芍药生地黄山药炙甘草(各二钱)上未,白汤调,以末掺齿根。
[b]加味二陈汤[/b]治腹中窄狭如缚。(方见痰门)[b]六郁汤[/b]加合证之药最效。(方见郁门。)
[b]菖蒲丸[/b]石菖蒲人参麦门冬远志当归川芎(各三钱)乳香朱砂(各二钱)上为末,炼蜜丸,麻子大。每服十丸,粳米饮下。
[b]集香散[/b]治白虎病。绛真香沉香乳香檀香安息香人参茯神甘草(炙)酸枣仁(各等分)上咀,水煎,麝一字调入。不拘时服,药渣房内烧。
[b]用辰砂五苓散[/b](治小儿伏暑,吐泻作渴,心神恍惚,即五苓加添辰砂。)[b]六和半夏汤[/b](治小儿中暑。霍乱吐泻,烦渴痰嗽。二方并见大人暑泻。)
[b]五加皮散[/b]治行迟脚软。五加皮川牛膝宣木瓜(各等分,为细末)上米饮调服,入酒一、二滴。[b]虎骨丸[/b]小儿骨弱不能行者。(方见前。)
[b]破结散[/b]治五瘿。海藻(洗)龙胆草海蛤通草昆布明矾(枯)松萝(各三分)麦曲(四分)半夏贝母(各二分)上为末,酒调服,日三次。忌甘草、鲫鱼、猪肉、五辛、生冷、毒物。(《良方》)[b]昆布散[/
[b]五加皮散[/b]治行迟脚软。五加皮川牛膝宣木瓜(各等分,为细末)上米饮调服,入酒一、二滴。[b]虎骨丸[/b]小儿骨弱不能行者。(方见前。)
[b]人参黄汤[/b]方见螽斯门)加醋炒芍药、牡蛎粉、禹余粮。[b]补中益气汤[/b](方见脾胃门。)[b]秘验方[/b]治带下神效。(方见《快捷方式六书·明集》)
(杨氏)[b]五痫神应丹[/b]治痫证发作,不问新久,并宜治之。南星半夏(各炮,二两)乌蛇肉(一两,酒浸一宿,去皮骨,焙干用)蜈蚣(半条,炙,去头足)全蝎(二钱,炒,去足)生白矾(二两)白僵蚕(半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