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锦囊秘录》 论吐泻(儿科)

Posted 《冯氏锦囊秘录》

篇首语:天才不是别的,而是辛劳和勤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冯氏锦囊秘录》 论吐泻(儿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冯氏锦囊秘录》 论吐泻(儿科)

凡脾虚则泻,胃虚则吐,脾胃俱虚,吐泻并作。先吐而后泻者,是中焦之气不和,不能消纳,必面赤唇红,烦渴溲短,厥脉洪数,乃受热之征也。先泻而后吐者,或饮食乍加,夜睡肚冷,或寒湿伤脾,脾伤胃弱而成,必面白神倦,不热不渴,厥脉沉濡,是虚寒之可征矣。又有夏月,外伤于暑,内伤于食,阴阳不能升降,乃乖膈而陡发者。又有阳气不振,而吐泻不止者,亦有乳母冒暑,儿饮热乳而然者。凡黄赤红色为热,白色为寒,青黑为痛。然吐则伤气,泻则伤血,气虚则发厥,血虚则发热,气血俱虚,则身热而手足厥,继此必成慢风,可不慎欤!惟疳泻不成风候,久则亦患无辜,终为虚乏。如泻注而脉浮大数者,死。或泻而腹胀脉弦者,死。唇赤生疮,眼多赤脉者,死。久痢作呕,有声无物,唇鲜渴逆者,死。洞泻不止者,死。如屋漏水而不止,食入则呕,昏沉眼窜,手足口鼻皆冷者,死。舌黑有芒刺,此阴竭而孤阳上浮也。大渴不止者,此肾败也。俱死。

相关参考

《冯氏锦囊秘录》 论丹毒(儿科)

赤紫丹瘤,皆心火内郁而发。赤如丹砂,故名曰丹,因热毒客于皮肤,搏于气血,而风乘之,阴滞于阳,即发丹毒。热极生风,片刻之间,游走遍体,虚热则痒,实热则痛。自腹而达于四肢者,易治;自四肢而归于腹者,难疗。

《冯氏锦囊秘录》 论咳嗽(儿科)

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音不清;嗽谓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痰气侵;咳嗽谓有痰有声,因伤肿气继动脾湿也。然痰之标在于脾,痰之本在于肾,故有宜燥剂以消之者,有宜润剂以化之者。在小儿由风寒乳食者居多,宜从燥以

发热诸论怎么用?《冯氏锦囊秘录》 发热诸论

初发悠悠身热,尤宜气息和平,二便自调,面容不改,兼之睡卧安宁,见点尖红光润,饮食如常,便见症来顺候。初热而吐泻腹痛,昏迷而不省人事,闷乱喘急,或连热齐敷,色不光润,及紫泡黑陷,固已皆为逆症,更如肌色青

《冯氏锦囊秘录》 发迟(儿科)

足少阴之经,其华在发,发迟者,胎元不足,血气有亏,不能上荣于发也。外用涂擦以治标,内迸滋补以救本。

《冯氏锦囊秘录》 发迟(儿科)

足少阴之经,其华在发,发迟者,胎元不足,血气有亏,不能上荣于发也。外用涂擦以治标,内迸滋补以救本。

儿科肿胀怎么用?《冯氏锦囊秘录》 儿科肿胀

百病之始生,莫不由六淫七情所致,若夫肿胀,尤特甚焉。然有脾虚水肿、鼓胀、胀满、肤胀、虚肿,在脏、在腑之分。小儿脏腑娇嫩,乳食不节,脾一受伤,不能制水,流溢皮肤,然症有三,疳水、积水、惊水是也。疳水者,

儿科痢疾怎么用?《冯氏锦囊秘录》 儿科痢疾

痢者,古名滞下,经谓肠癖。洁古云∶壮盛人无积,虚人则有之,可见积由虚召,皆因脾胃既虚,饮食不节,七情不适,肠胃怫郁,气血有伤,酿成脓血而为滞下也。然卒成有五,积渐有七,有因饮食冷热不调,脾胃骤伤者,有

儿科耳病怎么用?《冯氏锦囊秘录》 儿科耳病

耳者,宗脉之所聚,肾气之所通也。有小儿肾经气实,其热上冲于耳,遂使津液壅而为脓,或为清汁,然则厥阳之与足阳明,手少阴之与足太阳,为症尤甚。推其所致之由,其原有七,有实热有阴虚;有因痰;有因火;有气闭;

《冯氏锦囊秘录》 客忤(儿科)

婴孩卒然心腹刺痛,腹大而满,啼叫烦闷欲绝者,有因气血软弱,精神未全,外邪客气兽畜等物,触而忤之,或客气未去,入房喘息末定,便乳儿者,皆能成为客忤。其候惊啼,口出青黄白沫,水谷解离,面目变易,腹痛面急,

《冯氏锦囊秘录》 论痔(儿科)

痔者,肛门之傍,生疮肿痛者是也。亦有生疮有孔,恶水不干,而为漏者,皆由母食酒面爆炙,在胎受之,或因后天失调,心经蕴热,热传于肺,注于大肠而成者,宜内服凉血解毒之剂,外用熏洗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