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怎么用?《医学摘粹》 瘟疫
Posted 《医学摘粹》
篇首语:说到底,还是“信仰使人快乐”!注意!并非道德使人快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瘟疫怎么用?《医学摘粹》 瘟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瘟疫怎么用?《医学摘粹》 瘟疫
疫病者,感受天地之疠气也。其证头痛发热,或有汗,或无汗,胸满或渴,乡里传染,人人相同。盖人与天地相通,天地之六气不正,而人气感之则病生焉。然六气均能致病,惟寒温之气居多。温疫之证,发热出汗,得之于风。寒疫之证,寒热无汗,得之于寒。风为阳邪,寒为阴邪,风伤卫而病在营,寒伤营而病在卫,阳盛必传阳明而为热,阴盛必传太阴而为寒。温疫多病于春夏,寒疫多病于秋冬,其气使之然也。如温疫在太阳经,发热头痛项强者,以防风汤主之。如太阳经罢,烦热燥渴者,以白虎加元麦汤主之。气虚烦渴者,以人参白虎加元麦汤主之。如入阳明经,目痛鼻干,呕吐泄利者,以葛根汤,葛根芍药汤,葛根半夏汤主之。如入阳明腑,潮热汗出,谵语腹痛便秘者,以三承气汤加味主之。如入少阳经,目眩耳聋,口苦咽干,胸痛胁痞,呕吐内实者,以大小柴胡汤加味主之。如入太阴经,腹满嗌干者,以防风地黄汤主之。如入少阴经,口燥舌干者,以防风天冬汤主之。如入厥阴经,烦满发斑者,以防风当归汤主之。如温疫烦渴,饮冷而水积胃腑不消,以致腹胁胀满,小便不利者,以猪苓汤主之。如温疫咽痛喉肿,耳前后肿,颊肿面赤耳聋,俗名大头瘟者,以普济消毒饮,去柴胡、升麻、芩、连主之。如寒疫在太阳经,头痛发热恶寒者,以紫苏汤主之。如血升鼻衄未作以前,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者,以紫苏地黄汤主之。如外寒未解,而水气内停者,以苏桂姜辛汤主之。如太阳经罢,烦躁发渴者,以白虎加元麦汤主之。气虚烦渴者,以人参白虎加元麦汤主之。如入阳明经,呕吐泄利者,以苏叶、葛根、升麻汤,苏叶葛根半夏汤主之。如入阳明腑,潮热汗出,谵语腹满便秘者,以三承气汤加味主之。如入少阳经,口苦咽干,目眩耳聋,胸痛胁痞,寒热往来者,以小柴胡汤主之。如胸胁痞满泄利者,以黄芩汤主之。胸胁痞满呕吐者,以黄芩半夏生姜汤主之。如少阳经传阳明腑,胸胁痞满,内实宜下者,以大柴胡汤主之。如少阳经传太阴脏,胸胁痞满泄利者,以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如少阳经,传太阴脏,胸胁痞满,呕吐者,以柴胡桂姜半夏汤主之。如传入太阴腹满者,以苓参浓朴汤主之。腹痛者,以苓参椒附汤主之。呕吐者,以参苓半夏汤主之。泄利者,以茯苓四逆加石脂汤主之。如传入少阴,厥逆吐泄者,以茯苓四逆加半夏汤主之。如传入厥阴,厥逆泄利者,以茯苓参甘姜附归脂汤主之。发热消渴者,以参甘归芍麦冬栝蒌汤主之。
[b]防风汤[/b]
防风(三钱) 丹皮(三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桑叶(三钱) 杏仁(三钱) 桔梗(二钱) 连翘(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覆衣取汗。治温疫太阳经,发热头痛者。
[b]白虎加元麦汤[/b]
石膏(五钱) 知母(三钱) 甘草(二钱) 粳米(一杯) 元参(三钱) 麦冬(三钱) 流水煎至米熟,取大半杯,热服。治温疫太阳经罢,烦热燥渴者。
[b]人参白虎加元麦汤[/b]
石膏(五钱) 知母(三钱) 甘草(二钱) 人参(三钱) 元参(三钱)麦冬(三钱) 粳米(一杯) 流水煎至米熟,取大半杯,热服。治温疫太阳经罢,气虚烦渴者。
[b]葛根汤[/b]
葛根(三钱) 石膏(三钱) 元参(三钱) 甘草(二钱) 生姜(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治温疫阳明经证,目痛鼻干,烦热不卧者。
[b]葛根芍药汤[/b]
葛根(三钱) 石膏(三钱) 元参(三钱) 甘草(二钱) 芍药(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治温疫阳明经证泄利者。
[b]葛根半夏汤[/b]
葛根(三钱) 石膏(三钱) 元参(三钱) 甘草(二钱) 芍药(三钱) 半夏(三钱) 生姜(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治温疫阳明经证呕吐者。
[b]调胃承气加芍药地黄汤[/b]
大黄(三钱生) 甘草(二钱) 芒硝(三钱) 芍药(三钱) 生地(五钱) 流水煎一杯,去渣,入芒硝,火化温服。
[b]小承气加芍药地黄汤[/b]
大黄(五钱生) 浓朴(三钱生) 枳实(三钱炒) 芍药(三钱) 生地(五钱) 流水煎一杯,温服。不便,再服。
[b]大承气加芍药地黄汤[/b]
大黄(八钱生) 芒硝(三钱) 浓朴(四钱) 枳实(四钱) 芍药(三钱)生地(八钱) 流水煎一杯,去渣,入芒硝,火化温服,不下再服。以上三方,治温疫阳明腑证,潮热汗出,谵语腹痛便秘者。
[b]小柴胡去人参加芍药栝蒌根汤[/b]
柴胡(三钱) 黄芩(二钱) 半夏(三钱) 甘草(二钱生) 生姜(三钱) 大枣(三枚) 芍药(三钱) 栝蒌根(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覆衣饮热粥,取微汗。
治温疫少阳经,目眩耳聋,口苦咽干,胸痛胁痞者。
[b]大柴胡加元参地黄汤[/b]
柴胡(三钱) 黄芩(二钱) 半夏(三钱) 芍药(三钱) 枳实(三钱)大黄(三钱) 生姜(三钱) 大枣(三枚) 元参(三钱) 地黄(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温服。治温疫少阳经,传阳明腑,呕吐内实可下者。
[b]防风地黄汤[/b]
防风(三钱) 生地(三钱) 丹皮(三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生姜(三钱) 大枣(三枚)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治温疫太阴经,腹满嗌干者。
[b]防风天冬汤[/b]
防风(三钱) 天冬(三钱) 生地(三钱) 丹皮(三钱) 元参(三钱) 生姜(三钱) 栝蒌根 甘草(二钱) 流水煎大半杯,温服。治温疫少阴经,口燥舌干者。
[b]防风当归汤[/b]
防风(三钱) 当归(三钱) 生地(三钱) 丹皮(三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生姜(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治温疫厥阴经,烦满发斑者。
[b]猪苓汤[/b]
猪苓(三钱)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滑石(三钱研) 阿胶(三钱炒研) 流水煎大半杯,入阿胶消化,温服。治温疫烦渴饮冷,而水积胃腑不消,以致腹胁胀满,小便不利者。
[b]普济消毒饮去升麻柴胡芩连方[/b]
连翘(一两) 薄荷(三钱) 马勃(四钱) 牛蒡子(六钱) 芥穗(三钱) 僵蚕(五钱) 元参(一两) 银花(一两) 板蓝根(五钱) 桔梗(一两) 甘草(五钱)
上共为粗末,每服六钱,重者八钱,鲜芦根汤煎,去渣服。约二时许一服,重者一时许一服。治温疫咽痛喉肿,耳前后肿,颊肿面赤耳聋,俗名大头瘟者。
[b]紫苏汤[/b]
苏叶(三钱) 防风(三钱) 杏仁(三钱) 甘草(二钱) 白芍(三钱) 生姜(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覆衣取汗。治太阳寒疫,头痛发热恶寒者。
[b]紫苏地黄汤[/b]
苏叶(二钱) 防风(三钱) 杏仁(三钱) 甘草(二钱) 生地(三钱) 白芍(三钱) 丹皮(三钱) 生姜(三钱) 大枣(三枚)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覆衣取汗。治寒疫在太阳经,血升鼻衄未作以前,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者。
[b]苏桂姜辛汤[/b]
苏叶(二钱) 桂枝(三钱) 甘草(二钱) 半夏(三钱) 白芍(三钱) 细辛(一钱) 干姜(二钱) 五味子(一钱)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覆衣。若下利,加赤石脂一钱。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蒌根三钱。若小便不利,加茯苓三钱。若喘者,加杏仁三钱。若噫者,加附子三钱。治寒疫在太阳经,外寒未解,而水气内停者。
[b]紫苏葛根升麻汤[/b]
苏叶(二钱) 葛根(三钱) 白芍(三钱) 甘草(二钱) 升麻(二钱) 流水煎大半杯,温服。治寒疫阳明经证泄利者。
[b]苏叶葛根半夏汤[/b]
苏叶(二钱) 葛根(三钱) 白芍(三钱) 半夏(三钱) 生姜(三钱) 甘草(二钱)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治寒疫阳明经证,呕吐者。
[b]调胃承气加麦冬元参汤[/b]
大黄(三钱) 芒硝(三钱) 甘草(二钱) 麦冬(三钱) 元参(三钱)白蜜(一杯) 流水煎大半杯,入白蜜热服。
[b]小承气加麦冬元参汤[/b]
大黄(四钱) 浓朴(三钱) 枳实(三钱炒) 麦冬(三钱) 元参(三钱) 白蜜(一杯) 流水煎大半杯,入白蜜热服。
[b]大承气加麦冬元参汤[/b]
大黄(三钱) 芒硝(三钱) 枳实(三钱) 浓朴(三钱) 麦冬(五钱)元参(三钱) 白蜜(一杯) 流水煎大半杯,入白蜜热服。以上三方,治寒疫阳明腑证,潮热汗出,谵语腹满便秘者。
[b]小柴胡汤[/b]
柴胡(四钱) 黄芩(二钱) 半夏(三钱) 人参(二钱) 甘草(二钱) 生姜(三钱) 大枣(三枚)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覆衣。治寒疫少阳经证,口苦咽干,目眩耳聋、胸痛胁痞,寒热往来者。
[b]黄芩汤[/b]
黄芩(三钱) 白芍(三钱) 甘草(二钱) 大枣(三枚)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治寒疫少阳经证,胸胁痞满泄利者。
[b]黄芩半夏生姜汤[/b]
黄芩(三钱) 白芍(三钱) 甘草(二钱) 大枣(三枚) 半夏(三钱) 生姜(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治寒疫少阳经证,胸胁痞满呕吐者。
[b]大柴胡汤[/b]
柴胡(三钱) 黄芩(二钱) 半夏(三钱) 生姜(三钱) 大枣(三枚) 芍药(三钱) 枳实(三钱) 大黄(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治寒疫少阳经证,传阳明腑,胸胁痞满呕吐内实可下者。
[b]柴胡桂枝干姜汤[/b]
柴胡(三钱) 黄芩(二钱) 甘草(二钱) 桂枝(三钱) 干姜(三钱) 牡蛎(二钱) 栝蒌(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治寒疫,少阳经传太阴脏,胸胁痞满泄利者。
[b]柴胡桂姜半夏汤[/b]
柴胡(三钱) 黄芩(二钱) 干姜(三钱) 桂枝(二钱) 甘草(二钱) 牡蛎(二钱) 栝蒌(三钱) 半夏(三钱) 生姜(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温服。治寒疫少阳经,传太阴脏,胸胁痞满呕吐者。寒疫之少阳,与伤寒之少阳病同,而法亦不殊。凡见少阳诸证,非内传于腑,即内传于脏,内连脏腑,而后少阳经证,日久不罢,方宜小柴胡汤加减治之。若不连脏腑,而但经络外病,则是三日少阳之证,总以太阳为主,第宜紫苏汤发表,无事大、小柴胡汤也。
[b]苓参浓朴汤[/b]
人参(三钱) 甘草(二钱) 生姜(三钱)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浓朴(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温服。治寒疫太阴腹满者。
[b]苓参椒附汤[/b]
人参(三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蜀椒(三钱去目) 附子(三钱炮) 芍药(三钱) 粳米半杯 流水煎大半杯,温服。治寒疫太阴腹痛者。
[b]苓参半夏汤[/b]
人参(三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生姜(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温服。治寒疫太阴呕吐者。
[b]茯苓四逆加石脂汤[/b]
人参(三钱) 甘草(二钱) 干姜(三钱) 茯苓(三钱) 附子(三钱)石脂(三钱生研) 流水煎大半杯,温服。治寒疫太阴泄利者。
[b]茯苓四逆加半夏汤[/b]
人参(三钱) 茯苓(五钱) 甘草(二钱)
干姜(三钱) 附子(三钱) 半夏(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温服。治寒疫少阴厥逆吐泄者。如呕吐与泄利并见,加石脂。但见泄利,用茯苓四逆,加石脂汤。如四肢厥冷,蜷卧恶寒而不吐泄,但用茯苓四逆汤主之。
[b]茯苓参甘姜附归脂汤[/b]
人参(三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桂枝(三钱) 干姜(三钱) 附子(三钱) 当归(三钱) 石脂(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温服。治寒疫厥阴,厥逆泄利者。
[b]参甘归芍麦冬栝蒌汤[/b]
人参(三钱) 甘草(二钱生) 当归(三钱) 芍药(三钱) 麦冬(三钱) 栝蒌根(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治寒疫厥阴,发热消渴者。
相关参考
[b]人参败毒散[/b]方见《痢疾》。[b]防风通圣散[/b]方见《中风》。[b]藿香正气散[/b]治外受四时不正之气,内停饮食,头痛寒热。或霍乱吐泻,或作疟疾。藿香白芷大腹皮紫苏茯苓(各三两)陈皮白
先大父北山先生,以通儒邃医学,所论着《伤寒杂病》诸书及《咳论注》、《疟论注》、《广瘟疫论》凡十数种,皆先世父雪村先生行楷细字,录藏于家。近书坊中有刻本《瘟疫明辨》四卷,祖启购阅之,即先大父存存书屋《广
一、不能拘泥于伤寒、运气埃博拉临床主要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坏,致死率高,可达50%~90%。急性起病,重症患者可出现神志改变,如嗜睡、谵妄等症状,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主要病理改变是皮肤、
瘟疫盛行之时,小儿如有发热等症,或可断其为疫,倘瘟疫不行之年,而小儿忽感瘟疫,于何辨之哉?亦辨之于抖然身热而已。第伤寒瘟疫皆身热,又当细问乳母,曾否突然脱衣,洗浴入水,当风而寝等事,果实无感冒,方可向
瘟疫之病,近代诸家,多与温病同论,以其声称之同,与病形之似也。然而瘟疫者,天地之得理,则未必致死,亦必不传染多人,故其方法,宜应别论。且也岁运有太过不及之殊,天时有恒雨恒之异。是以疫疠之行,亦有表里寒
病名。又名时行、天行时疫、疫疠、疫。指感疫疠之气造成的一时一地大流行的急性烈性传染病。《素问·本病论》称温疫。《丹溪心法·瘟疫五》:“瘟疫,众人一般病者是,又谓之天行时疫。”其发病急剧,证情险恶。若疠
天行厉气瘟疫病,为病挨门合境同,皆由邪自口鼻入,故此传染迅如风,当分表裹阴阳毒,因时取治审重轻,古法皆以攻为急,荆防普济救苦攻。[注]瘟疫一证,乃天地之厉气流行,沿门阖户,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盖
有瘟疫.寒疫.此天地不正之气.多感于房劳辛苦之人.从口鼻而入.当随时令参运气而施治.不可大汗大下.当从乎中.而用阳明少阳二经药.初看未见端的.先以其败毒散加薄荷治之.看归何经.再随经施治.见阳明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