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液本草》 五方之正气味
Posted 《汤液本草》
篇首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汤液本草》 五方之正气味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汤液本草》 五方之正气味
(制方用药附)
东方∶甲风、乙木,其气温,其味甘,在人以肝胆应之。
南方∶丙热、丁火,其气热,其味辛,在人以心、小肠、三焦、包络应之。
中央∶戊湿,其本气平,其兼气温凉寒热,在人以胃应之。
中央∶己土,其本味咸,其兼味辛甘酸苦,在人以脾应之。
西方∶庚燥、辛金,其气凉,其味酸,在人以肺、大肠应之。
北方∶壬寒、癸水,其气寒,其味苦,在人以肾、膀胱应之。
人乃万物中之一也,独阳不生,独阴不长,须禀两仪之气而生化也。圣人垂世立教,不能浑说,必当分析,以至理而言,则阴阳相附不相离,其实一也。呼则因阳出,吸则随阴入。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此上说止明补泻用药君之一也。故曰∶主病者为君。用药之机会,要明轻清成象,重浊成形。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清中清者,清肺以助其天真;清中浊者,荣华腠理;浊中清者,荣养于神;浊中浊者,坚强骨髓。
故《至真要大论》云∶五味阴阳之用,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咸味涌泄为阴,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各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之平也。详见本论。
相关参考
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浓者为阴,薄为阴中之阳,浓则泄,薄则通;气浓者为阳,薄为阳
气温,味酸。入手足太阴经。《本草》云∶治香港脚湿痹,邪气霍乱,大吐下,转筋不止。益肺而去湿,和胃而滋脾。《衍义》云∶木瓜得木之正,故入筋。以铅白霜涂之,则失酸味,受金制也。此物入肝,故益筋与血。病腰肾
气温,味酸。入手足太阴经。《本草》云∶治香港脚湿痹,邪气霍乱,大吐下,转筋不止。益肺而去湿,和胃而滋脾。《衍义》云∶木瓜得木之正,故入筋。以铅白霜涂之,则失酸味,受金制也。此物入肝,故益筋与血。病腰肾
气微寒,味甘、酸。苦而酸,气味俱浓,阴也。《本草》云∶主妇人乳产,七伤,带下,月水不止,血崩之疾。除恶血,止疼痛,肠风泄血。《象》云∶治小儿疳痢。性沉寒,入下焦,治热血痢。去芦。《心》云∶去下焦之血。
气温,味辛。辛而甘,微温,气味俱轻,阳也。无毒。《象》云∶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治痰嗽。生与干同治。与半夏等分,治心下急痛,细用。《心》云∶能制半夏、浓朴之毒。发散风寒,益元气,大枣同用。辛
气温,味辛。辛而甘,微温,气味俱轻,阳也。无毒。《象》云∶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治痰嗽。生与干同治。与半夏等分,治心下急痛,细用。《心》云∶能制半夏、浓朴之毒。发散风寒,益元气,大枣同用。辛
气味与羌活同。无毒。气浓味薄,升也,苦辛。足少阴肾经行经之药。《本草》云∶主风寒所击,金疮止痛,贲豚痫,女子疝瘕。疗诸贼风,百节痛风,无久新者。《液》云∶独活细而低,治足少阴伏风,而不治太阳。故两足寒
帝曰∶方制君臣何谓也?岐伯曰∶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非上中下三品之谓也。帝曰∶三品何谓?曰∶所以明善恶之殊贯也。凡药之所用者,皆以气味为主。补泻在味,随时换气。主病者为君,假令治风者,防
气温,味甘。甘而微苦,微寒,气味俱轻,阳也。阳中微阴,无毒。《象》云∶治脾肺阳气不足,及能补肺。气促,短气、少气。补而缓中,泻脾肺胃中火邪,善治短气。非升麻为引用,不能补上升之气,升麻一分、人参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