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手镜》 吐衄(二十一)

Posted 《丹溪手镜》

篇首语:梦想不大, 道路很长,开始了就别停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丹溪手镜》 吐衄(二十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丹溪手镜》 吐衄(二十一)

[b]吐衄[/b] 脉涩濡弱,细弦而涩,按之虚皆为亡血。沉弦,面无血色,无寒热者,必衄。沉为在里,荣卫内结,胸满必吐血。
因热则淖溢妄行,有劳则血不归经,大怒则气逆血莞于上。
肾病则咳唾而有血。
衄者出于肺。
呕吐者出于胃。
鬲上伏热,寸脉洪数。
荣血妄行,左手洪大。
阳毒伤寒,脉洪数。
虚劳吐血出于肺,脉洪。
饱食大饮,屈身劳力而吐血,出月,肺洪,怒伤肝,气逆也。
传尸注病吐血,两尺弦细。
治衄凉血行血。
[b]犀角地黄汤[/b] 加郁金、黄芩、柴胡、人参、丹参,治呕血咯血。因血上错经火载而呕,因血虚痰盛而咳,四物汤、栀子、郁金、童便、姜汁、韭汁、山茶花;痰加竹沥;喉中痛是气虚,加参术 柏。
咯血血虚痰盛,加青黛、栝蒌仁。嗽加诃子、海石、杏仁。
[b]咯唾血出于肾[/b]
天门冬 麦门冬 黄柏 熟地 桔梗 知母 贝母 远志 有寒加姜桂。
[b]呕吐血出于胃[/b]
犀角(一钱) 地黄(三钱) 牡丹皮(二钱) 芍药(三钱) 名犀角地黄汤,治胃实及有瘀血。
[b]人参饮子[/b] 治脾胃虚弱衄血,又治吐血久不愈。
人参(三钱) 黄 (一钱) 芍药(一钱) 川归(三钱) 五味子(五个) 甘草 麦门冬(二钱)
[b]救肺散[/b] 治咳血,六脉大,按之虚,心脉也,此气盛而亡血,以泻火补气以坠气。
四物汤 人参 黄 升麻 柴胡 牡丹皮 陈皮 甘草 多加地黄,又名三黄泻血汤。
[b]益阴散[/b] 治阳浮阴翳,咯血衄血。
黄柏 黄芩 黄连(并以蜜水浸炒) 芍药(一两) 人参 白术 干姜(三钱) 甘草(六钱)茶(一两) 谷(一两,香油釜炒) 米饮下五钱。
[b]三黄丸[/b] 治衄不止,大便急燥者下之。
栀子 黄芩 黄连 地黄 大黄 朴硝
上蜜丸。
[b]清心莲子饮[/b] 治咯痰血。

相关参考

《丹溪手镜》 两感(七十一)

两感,一日双传,脉沉而大;二日沉长;三日沉弦,在里证宜四逆汤,表证桂枝汤也。

《丹溪手镜》 目痛(三十一)

皆血太过与不及也。太过者,血得太热而溢于上,则目壅塞而发痛;不及者,血虚无所养而拈目痛。目之锐,少阳经也,血少气多;目之上纲,太阳经也,血多气少;目之下纲,阳明经也,血气俱多。惟足厥阴连于目系而已。[

《丹溪手镜》 盗汗(二十二)

睡中出,曰盗汗。盗汗,邪气在半表半里也。睡则卫气行于里,乘表中阳气不密,故自汗,觉则气散于表,故汗止。

《丹溪手镜》 头眩(二十八)

眩者非玄,而见其玄。者非毛,而见其毛。者,目摇动也。运者,运转,世谓之头旋。冒者,蒙冒,世谓之昏冒。皆阳虚也。风亦头眩。[b]不治证[/b]属性原缺。

《丹溪手镜》 疮疡(二十)

脉沉实发热烦躁,外无赤痛,其邪深在内,故先疏通,以绝其源。脉浮大数,肿在外,当先托里,恐邪入于内。脉不沉不浮,内外俱无证,知其在经,当和荣卫。浮者宜行经,黄芩、黄连、连翘、人参、木香、槟榔、泽泻、黄柏

《丹溪手镜》 手足汗(二十四)

手足汗属阳明胃。热聚于胃,是津液傍达,必大便硬,或谵语,可下。寒中于胃,阳明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大便初硬后溏,不可下。

《丹溪手镜》 无汗(二十五)

邪在表无汗,六脉浮而有力。[b]太阳[/b]无汗,脉浮紧,宜麻黄。[b]阳明[/b]无汗,小便利,呕而咳,手足厥逆。[b]刚[/b]无汗,脉弦,宜葛根汤。邪内传。[b]阳明[/b]无汗,小便不利,心中

《丹溪手镜》 霍乱(二十四)

[b]霍乱[/b]脉滑者霍乱,弦滑者宿食。洪者热,细者死,微迟者死,弦甚者死。其气有三∶火风湿。承胃之虚,吐为热也;泻为湿也;风胜则动,故转筋也。甚则转筋入腹者死。[b]干霍乱[/b]则心腹胀满绞痛,

《丹溪手镜》 头痛(二十六)

三阳俱头痛。太阳脉浮,葛根葱白汤;少阳脉弦,柴胡汤;阳明脉长,承气汤。三阴无头痛,惟厥阴脉会于巅,有头痛干呕涎沫,吴茱萸汤主之。小便清者,热不在里,可发散之。不大便者,有热头痛,可下之。[b]不治证[

《丹溪手镜》 历节风(二十)

[b]历节风[/b]疼痛不可屈伸,体魁瘰肿如脱,痛掣流注骨节,自汗短气,头眩欲吐,由风湿寒相搏而成。痛者寒多,肿者湿多,汗出历节者风多。历节风痛走注不定;痛风有定,夜甚,鹤膝风膝大,或痹,或痛不痛,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