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针灸》 释流注十二经所属法
Posted 《普济方·针灸》
篇首语: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普济方·针灸》 释流注十二经所属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普济方·针灸》 释流注十二经所属法
[b]手太阴肺经穴[/b] 少商鱼际与大渊。经渠尺泽肺相连(肺之经辛)。[b]手阳明大肠经穴[/b] 商阳二三间合谷(四穴)。阳溪曲池大肠原(大肠经庚)。
[b]手少阴心经穴[/b]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心之经丁)。
[b]手太阳小肠经穴[/b] 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小肠经丙)。
[b]足厥阴肝经穴[/b] 大敦行间大冲齐。中封曲泉属于肝(肝之经乙)。
[b]足少阳胆经穴[/b] 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胆之经甲)。
[b]足太阴脾经穴[/b] 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脾之经己)。
[b]足阳明胃经穴[/b] 厉兑内庭陷骨胃。冲阳解溪三里随(胃之经戊)。
[b]足少阴肾经穴[/b] 涌泉然谷太溪穴。复溜阴谷肾之经(肾之经癸)。
[b]足太阳膀胱经穴[/b] 至阴通谷束京骨(二穴)。昆仑委中是膀胱(膀胱经壬)。
[b]手厥阴心包络经穴[/b] 中冲劳宫心包络。太陵间使曲泽传(心包络经乙)。
[b]手少阳三焦经穴[/b] 关冲液门并中渚。阳池支沟天井俱(三焦经甲)。
相关参考
膀胱配肾。脾配胃。胆配肝。心配小肠。肺配大肠。心包络配三焦。
宜每脏旁看。从肾脏至天井。三焦出入。正胃脏腑也。皆仿此。凡五脏六腑。变化无穷。散在诸经。其事隐没。难得具知。今纂节相付。以为傍通。令学人少留意推寻。则造次可见矣。假令肝心脾肺肾为脏。则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胃出于厉兑为井。足阳明脉也。流于内庭为荣。注于陷骨为俞。过于冲阳为源。行于解溪为经。入于三里为合。胆出于窍阴为井。足少阳脉也。流于侠溪为荣。注于临泣为俞。过于丘墟为源。行于阳辅为经。入于阳陵泉为合。膀
[b]手太阴肺之经[/b]是动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是谓臂厥。主肺。所生病。咳嗽上气。喘。喝。烦心。胸满。臂内前廉痛。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
夫流注者。为刺法之深源。作针术之大要。是故流者。行也。注者、住也。盖流者要知经脉之行流也。注者、谓十二经脉各至本时。皆有虚实邪正之气注于所括之穴也。夫得时谓之开失时谓之阖。夫开者。针之必除其病。阖者。
论曰。脉有奇常。十二经者。常脉也。奇经八脉。则不拘于常。故曰之奇经。盖言人之气血常行于十二经脉。其诸经满溢。则流入奇经焉。奇经有八脉。督脉督于后。任脉任于前。夹任脉者冲脉。能为诸脉之海。阳维则维络诸阳
(以针医诀式流注指微为韵)[b]疾居荣卫。[/b]荣者血也。卫者气也。由肠胃受谷化血气所为也。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筋通腠理。中焦出气如沤。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乃注
引云。望闻问切。推明得病之源。补泻迎随。揭示用针之道。予于学始迄于今。虽常覃思以心无定。或病之精必夺而气必衰。兼之国乱而隔殊。医物绝商而那得。设方有效。历市无求不若砭切。立排疾势。乃以受教。遂敏求师。
既灸。忌猪鱼热面。生动风冷物。鸡肉最毒。房劳尤当忌也。[b]又忌法[/b]凡虎兔龙蛇牛马猪羊鸡犬猴鼠。以上十二相属肉物。皆不得食。及以为药。牛黄龙骨龙齿不可废。又经云。里下人灸后。亦忌饮水浆濯手足。前
子午流注针法内容之一。指十二经配合十天干,又称纳早法,因天干以甲为首,故名,子午流注针法即按日子所属天干开取某经五输穴。《针灸大全》载有《十二经纳天干歌》:“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