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依方 十二皮部,分区治疗,效果明显。

Posted 杨依方

篇首语: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杨依方 十二皮部,分区治疗,效果明显。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杨依方 十二皮部,分区治疗,效果明显。

《素问·皮部》曰:“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皮者脉之部也。”这就是说皮部是十二经脉在皮肤表面的分部。它是以十二经脉各自分布在体表的有穴部位范围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并相互吻合布满人体表面皮肤的十二个分部,形成由手足部经脉的根部和本部呈向心性分布的内外侧各三条面状分布向躯干和头面部的结部和标部延伸形成的十二个皮肤分区。这就是腕踝针法的以皮部分区作为治疗方法的理论根据。在临床上针刺手足部腕踝关节上方的刺激点,就可以对相应皮部范围内的急性痛症,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如治杨某,男,63岁。自诉2个月前挑担不慎,被扁担头击伤右肩前(相当于肺经中府穴)部位,引起局部疼痛,以致右肩不能自动抬举,也不能后伸,内收,送经伤科治疗,服药,局封效果不显,曾摄片示右肩关节及构成骨无异常。苔薄白,脉滑数。右臂呈下垂体位,握力正常,被动活动因疼痛有抵抗,肩关节前压痛明显,有索状物扪及。诊为外伤性肩周炎。针刺右腕关节部3(相当于手太阴肺经经渠穴),2(相当于手厥阴心包经内关穴),4(相当于手阳明大阳经偏历穴),针尖呈15度角进皮后针体平置,沿皮下向病灶方向刺进2寸许,留针,当即开始被动活动,肩前无疼痛,亦无抵抗,上举,后伸,内收均便利,嘱依照上述三个动作自己活动10分钟;加针肩前痛点,温针加拔火罐10分钟,拿掉火罐后,嘱再次依照上法自己活动10分钟,无异常感觉,出腕踝针。嘱再进行自己活动,一切恢复正常。患者喜笑颜开,深深致谢而去。间隔二天复诊,诉回去后到下午4时又感肩前疼痛,但不影响活动,续用上法治疗后疼痛消失,活动正常。11天后再复诊,自述治后已痊愈,无不适,但昨天因用力翻田,右肩又有酸痛感觉,活动无影响。查肩前压痛不明显,未扪及索状物,被动活动无抵抗,再用前法续治,酸痛再次消失。嘱注意保暖,近期内避免剧烈劳动,患者满意而去。

相关参考

杨依方 经脉之病,以痛为输,疗效卓著。

十二经筋是随着十二经脉分布的,它循行于体表而不入内脏,故其发病症状偏于筋肉方面。杨上善说:“经筋是阴阳气之所资,邪入肌腠,袭筋为病,不能转输,遂以病居痛处为输穴”。父亲在临床上对于经筋之病常用“以痛为

杨依方 针刺得气,气至病所,提高疗效。

针刺得气与否,是获得疗效的关键所在,如能针刺得气,气至病所,疗效往往更好。针刺得气感应的传导方向,一般来说是根据十二经脉的走向放散居多。如手之三阴,从胸走手,针刺得气,大多向末梢放散,如内关穴是手厥阴

杨依方 学术观点:运用经络学说,指导临床治疗。

望、闻、问、切四诊,是祖国医学在诊病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诊疗手段,它为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但在针灸临床中,除了四诊以外,还离不开经络学说的指导。由于经络是内联脏腑,外络肢节,对人体内外表里起着密切的联系

杨依方 治疗丹毒,赞刺出血,清化泄毒,热退肿消。

丹毒是由风邪温热相搏,袭于肌肤,红肿热痛交作,患者甚为痛苦。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丹毒病诸候》说:“丹者,人身体忽然欣赤,如丹涂之状,故谓之丹。或发于手足,或发腹上,如手掌大,皆风热恶毒所为。”故名丹毒

杨依方 杨氏絮刺火罐疗法

治疗工具:七星针、火罐。检查方法:<灵枢·周痹》曰“故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经,视其虚实及大络之血结而不通,及虚而肤陷空者而调之,熨而通之,其chi坚转引而行之。”在病变部位和有关经脉循行路线上作循

杨依方 挫闪损腰,气滞郁结,咳嗽引痛,利气为先。

腰痛是针灸科常见病种,也是劳动人民多发病种。针灸治疗腰痛有较好疗效。忆昔年先祖父曾讲述有腰扭伤者,腰痛不能动弹,远在数十里外,请人用门板抬来就医,针后腰痛即愈,欣然自负门板,步行而归,一时传为美谈。家

杨依方 顽痹痼疾久病必瘀,刺罐结全,活血化瘀。

在针灸治疗中结合拔罐以提高疗效,这是杨氏针灸疯科流派的师承衣钵,先祖父永璇公曾说过:“火罐疗法虽属外治法之一,但有全身作用,既能单独使用,利用拔罐时的负压作用,开豁毛窍,吸邪外出,能使血液溢出血管,流

验方怎么用?杨依方 验方

特色怎么用?杨依方 特色

杨依方 合谷(双)。

主治功能:外感发热,恶寒,无汗;又治寒战鼓栗,寒热往来。手法操作:用捻旋补泻法。方义:大椎为手足三里、督脉之会,总督一身阳气,主表。效能升阳,益气,退热,补虚。凡外感六淫之邪在于表里者,皆能疏解。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