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宗三昧》 问内经脉有阴阳说

Posted 《诊宗三昧》

篇首语: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诊宗三昧》 问内经脉有阴阳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诊宗三昧》 问内经脉有阴阳说

客问内经阴阳别论所言.二阳之病发心脾.三阳为病发寒热.一阳发病少气诸例.俱论脉法之阴阳.王太仆误作经脉注解.观其提纲.悉从脉有阴阳一句而来.次言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即仲景大浮数动滑为阳.以五脏之脉.各有大浮数动滑.是为五五二十五阳也.不言五五二十五阴者.先言知阳者知阴.则沉涩弱弦微之阴.可不言而喻也.
答曰.读书虽要认定提纲.一气贯彻.然中间转折.尤宜活看.不可执着.盖脉有阴阳句.岐伯原是答黄帝人有四经十二从等问.所言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是言五脏之阳气.应时鼓动于脉.五五相乘.为二十五阳.与玉机真藏之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变.异名同类.夫脉法之阴阳.原不离乎经脉之阴阳.况下文所言.三阳在头.三阴在手.得非明言经脉阴阳之确据乎.若以脉有阴阳.为通篇之提纲.皆附会于脉.未免支离牵强.殊失先圣立言之旨矣.曷知阴阳别论.原从阴阳应象.阴阳离合.鱼贯而下.皆论经脉之阴阳.又为提纲中之挈领.可不体会其全.妄讥先辈乎.

相关参考

《诊宗三昧》 师传三十二则

或问诊切之法.何者为宗.答曰.诊切之法.心空为宗.得其旨.言下可了.不得其旨.虽遍读五车.转增障碍.只如日月.岂不净耶.而盲者不见.是盲者过.非日月咎.客云.若尔则古人历陈某脉某病.凿凿诸例.将有适于

《中医词典》z~其他 《诊宗三昧》

脉学著作。全称《石顽老人诊宗三昧》。一卷,共十二篇。清·张珞着,张登编纂,书成于1689年。前篇阐明撰着此书宗旨,并批判前人的某些脉学著作,提出“入门宗脉不慎,未免流入异端”,力陈“吾当以三昧水涤除尘

《中医词典》z~其他 《诊宗三昧》

脉学著作。全称《石顽老人诊宗三昧》。一卷,共十二篇。清·张珞着,张登编纂,书成于1689年。前篇阐明撰着此书宗旨,并批判前人的某些脉学著作,提出“入门宗脉不慎,未免流入异端”,力陈“吾当以三昧水涤除尘

《诊宗三昧》 口问十二则

序怎么用?《诊宗三昧》 序

夫人身犹天地也.天地失和.则宇宙为殃.人身失和.则四体为病.所以主之者.在天地惟君.人身惟心.故心为君主.君失其治.则宇宙灾困.心失其养.则四体疾.其弭灾困.惟相之调和燮理.治疾.亦惟医之调和燮理.故

医学怎么用?《诊宗三昧》 医学

或问医药之书.汗牛充栋.当以何者为先.答曰.医林著作日繁.葛藤益甚.而识见愈卑.总皆窃取狐涎.搜罗剩语.从无片言发自己灵者.吾故曰.教外别传.不欲汝等堕诸坑堑也.近来留心斯道者.纷如泥沙.求其具夙根者

《诊宗三昧》 问冲阳太溪脉

问冲阳太溪.皆足之动脉.每见时师求之于垂毙之时.验乎不验乎.答曰.是即仲景趺阳少阴也.尝闻气口成寸.以决死生.未尝决之于二处也.或谓以此本属胃与肾脉.虽变其名.仍当气口尺中诊之.脉法以寸口趺阳少阴三者

《诊宗三昧》 问人迎气口脉

门人问曰.人迎主表.气口主里.东垣内外伤辨.言之详矣.而盛启东又以新病之死生.系乎右手之关脉.宿病之死生.主乎左手之关尺.斯意某所未达.愿闻其义云何.答云.病有新久.证有逆顺.新病谷气犹存.胃脉自应和

问神门脉怎么用?《诊宗三昧》 问神门脉

复问神门为心经之动脉.而王氏又云.神门决断.两在关后者.是指尺中肾脉而言.其故何也.答曰.神门之脉有二.如前所言神门即是命门.命门即是三焦.属于七节之上.故于尺中求之.以尺为六脉之根也.越人云.人之有

《诊宗三昧》 问从脉不从证从证不从脉

问古人治例.有从证不从脉.从脉不从证.一病而治各不同.或愈或不愈者.其故何也.答曰.此节庵先生以南阳治例.下一注脚也.惜乎有所未尽耳.盖从证从脉.各有其方.如脉浮为表.治宜汗之.然亦有宜下者.仲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