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急千金要方》 胆腑脉论第一

Posted 《备急千金要方》

篇首语:书史足自悦,安用勤与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备急千金要方》 胆腑脉论第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备急千金要方》 胆腑脉论第一

[i](论一首)[/i]
[b]论曰∶[/b]胆腑者主肝也,肝合气于胆。胆者中清之腑也。(《难经》云胆者清净之腑。《甲乙》云中精之腑。)号将军,决曹吏。重三两三铢,长三寸三分。在肝短叶间下,贮水、精汁二合(《难经》作三合)。能怒能喜,能刚能柔,目下窠大,其胆乃横。凡脑、胆、髓、骨、脉、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若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所谓五脏者藏精气(《甲乙》作神)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左手关上阳绝者,无胆脉也。苦膝疼,口中苦、眯目善畏如见鬼,多惊少力,刺足厥阴治阴,在足大趾间,或刺三毛中。左手关上阳实者,胆实也。若腹中不安,身躯习习也,刺足少阳治阳,在足上第二趾本节后一寸是。
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澹澹恐如人将捕之,咽仲介介然,数唾候。在足少阳之本末,亦见其脉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热刺阳陵泉。若善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澹澹善悲恐如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汁,故曰呕胆,刺三里以下,胃气逆,刺足少阳血络以闭胆却调其虚实,以去其邪也。
胆胀者,胁下痛胀,口苦太息。
肝前受病移于胆,肝咳不已则呕胆汁。
厥气客于胆则梦斗讼。(《甲乙》云梦斗讼自刳。)
肝应筋。爪浓色黄者胆浓;爪薄色红者胆薄;爪坚色青者胆急;爪软色赤者胆缓;爪直色白无约者胆直;爪恶色黑多败者胆结。
扁鹊云∶足厥阴与少阳为表里,表清里浊,其病若实。极则伤热,热则惊动精神而不守,卧起不定。若虚则伤寒,寒则恐畏头眩不能独卧。发于玄水,其根在胆,先从头面起,肿至足。(方见治水篇中。)
胆有病则眉为之倾,病患眉系倾者七日死。
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反侧,甚则面微尘,身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角颔痛,目锐 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挟瘿,汗出振寒疟胸中胁肋,髀膝外至 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趾次趾不用。盛者,则人迎大一

相关参考

《备急千金要方》 小肠腑脉论第一

[i](论一首)[/i][b]论曰∶[/b]小肠腑者主心也,舌是其候也。心合于小肠。小肠者受盛之腑也,号监仓吏,重二斤十四两,长二丈四尺,广二寸四分(《难经》、《甲乙》云∶长二丈二尺,大二寸半,径八分

《备急千金要方》 膀胱腑脉论第一

[i](论一首脉四首)[/i][b]论曰∶[/b]膀胱者,主肾也,耳中是其候也。肾合气于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号水曹掾,名玉海,重九两二铢,左回叠积上下纵广九寸,受津液九升九合,两边等。应二十四气

《备急千金要方》 肝脏脉论第一

[b]论曰∶[/b]夫人禀天地而生,故内有五脏六腑、精气骨髓、筋脉;外有四肢九窍、皮毛爪齿、咽喉唇舌、肛门胞囊。以此总而成躯。故将息得理,则百脉安和;役用非宜,即为五劳、七伤、六极之患。有方可救,虽病

《备急千金要方》 肾脏脉论第一

[i](论一首)[/i][b]论曰∶[/b]肾主精。肾者,生来向导之本也。为后宫内官则为女主,所以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来谓之精。精者,肾之藏也。耳者肾之官,肾气通于耳

《备急千金要方》 肾脏脉论第一

[i](论一首)[/i][b]论曰∶[/b]肾主精。肾者,生来向导之本也。为后宫内官则为女主,所以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来谓之精。精者,肾之藏也。耳者肾之官,肾气通于耳

《备急千金要方》 脾脏脉论第一

[i](论一首)[/i][b]论曰∶[/b]脾主意,脾脏者,意之舍,意者存忆之志也。为谏论大夫,并四脏之所受。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意者

《备急千金要方》 肺脏脉论第一

[i](论一首)[/i][b]论曰∶[/b]肺主魄,魄脏者任物之精也。为上将军使在上行,所以肺为五脏之华盖,并精出入谓之魄,魄者肺之藏也。鼻者肺之官,肺气通于鼻,鼻和则能知香臭矣。循环紫宫上出于颊,候

《备急千金要方》 胆腑方(凡七类)

舌论第三怎么用?《备急千金要方》 舌论第三

[i](论一首)[/i][b]论曰∶[/b]舌者心主,小肠之候也。善用机衡能调五味也。凡有所啖,若多咸则舌脉凝而变色,多食苦则舌皮槁而外毛焦枯,多食辛则舌筋急而爪枯干,多食酸则舌肉肥而唇揭,多食甘则舌

《备急千金要方》 胞囊论第三

[i](论一首方十六首灸法八首)[/i][b]论曰∶[/b]胞囊者,肾膀胱候也,贮津液并尿。若脏中热病者,胞涩小便不通,尿黄赤。若腑中寒病者,胞滑小便数而多白。若至夜则尿偏甚者,夜则内阴气生,故热则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