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在接纳分歧中学习经典

Posted 白术

篇首语:人的天才只是火花,要想使它成熊熊火焰,哪就只有学习!学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在接纳分歧中学习经典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在接纳分歧中学习经典

《伤寒论》第28条说:「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对这一条的理解,历代医家有去桂、去芍之争。对于这种问题,在对中医经典的研习中随处可见。我们无法起古人于地下一问究竟,于是出现了长期的争鸣。后世学者往往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并且多能自圆其说。对于这样的情况,笔者认为,除了对后世解读进行正误判断、取舍外,还应该有另一种态度,就是接纳。对于上述问题,接纳去桂、去芍这两个方证,也许是对该条文最好的解读。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从方药组成来看,茯苓、白术并用,在《伤寒论》中多是为饮停心下而设。桂枝汤为太阳病中风而设,以桂枝为解肌主药。芍药与桂枝相伍,有调和营卫之功。如果去掉桂枝,芍药与茯苓、白术相伍,该方就不具有治疗「太阳中风」功能,而是以治疗饮停心下证为主。也就是说,此方证的核心在于「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由于里饮内停,导致表气不和,因此伴见「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
如果是桂枝去芍加茯苓白术汤,则仍然是治疗「太阳中风」之方,只是所治疗之证已不是单纯的桂枝汤证,而是在「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的基础上,出现了「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这一兼证,即饮停心下证。这时候治疗单用桂枝汤是无效的,需要兼治里邪,即需要「去芍加茯苓白术」。
临证时,上述两种证型都可以见到,两证型都属表里同病,只是前者重在里饮停滞,后者重在表气不和。如果不局限于「太阳病」和「水饮」,我们会发现临床上急性发热类病变以表里同病最为多见。那么,应该表里先后治疗还是表里同时治疗呢?如果表里同治,应该侧重于治表还是治里呢?还有,里邪是痰、饮、水、湿、气滞、血瘀、食积、燥屎等等中的哪一种,或是哪几种?这对辨证治疗的精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曾治疗一位急性扁桃体炎患者,高热,恶寒,无汗,咽痛,头身疼痛,大便不行,舌红苔黄,脉浮数有力。投大青龙汤1剂,汗出而热不退。转投白虎汤合大承气汤1剂,大便泻下而愈。此案为典型的表里同病,服药2剂而愈,疗效也算快捷,但笔者诊后思考,有没有可能辨证更精细些,用方更到位些,两步合作一步,1剂而愈呢?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笔者认为,我们现在读到的《伤寒论》,不是一个人思想与经验的体现,而是先圣后贤们共同的杰作。因此,对一名中医来说,理性接纳诸位后贤的思想也应算是对经典的一种学习。对《伤寒论》第28条两种不同的解读,也许会让我们临证时更具「理性」,面对复杂性病变更善于思考,辨证处方也更精细些。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重经典 强临床 促应用

中医临床经典是中医理论的精髓,是中医药院校主干课程,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是衡量中医师临床水平的标尺。国家重点学科、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十二五」期间在「经典回归临床」的优势条件基础

医学百科 以己和心态看待中医药

「己和」即接纳自己,接纳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好与不好。然而「和」必是由「不和」演变而来的,而「不和」即冲突斗争,换句话说,自己要想接纳自己必须经历过内心的斗争来达到心灵的平衡。著名的「天时,地利,人和」所

医学百科 经典筑基弘久大

博大精深、昭源质本、与时偕进是中医药学的三大特征。医经,不仅昭铸了很多医学发现与医学发明,富藏学术资源,还有诸多难以计数的学术生长点,以供后来者续接和培植。经典的诠释既为方法也是创新,经典的诠释学体系

医学百科 @微博·中医药十九

@刘力红:中医经典的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切莫急躁!读不懂没关系,且先熟悉它。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它留有无限的空间,随着你的阅历增长,随着你的领悟力增长,你自然会发现经典中有你的位置。@山边先生:中国

医学百科 用药经验点滴

经典是实践的结晶,是临床的智慧。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故挖经典之深意,验之于临床,每获良效。桂枝伐肝降冲逆《神农本草经》云:「桂枝气味辛温,无毒,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痺,吐吸,利关节,

医学百科 《黄帝内经》与临床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其对中医学的重要贡献不仅体现在建立了丰富而完善的理论体系,还在于其蕴含着丰富的临床应用内容。《黄帝内经》在临床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原文及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

医学百科 大力提倡读经典,勤临床

近年来,中医界有个共识就是「读经典,做临床」,基本认识到了中医疗效的源头在于经典理论,临床能力的提高必须立足于读经典、用经典。但笔者认为,「读经典,做临床」,应当改为「读经典,勤临床」,「做」和「勤」

医学百科 张锡纯学术的特点

张师熟读经典,细心探索经典之隐微,从中悟出很多道理,又吸取历代各家之经验,一生中创出不少临床上非常有效的方子。以下列举几例说明。治战汗方战汗,《伤寒论》有「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战栗,汗出而解。

医学百科 春时防病话流腮

「流腮」即流行性腮腺炎,好发于冬春两季,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通过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的唾液飞沫传播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常在幼儿园、小学甚至中学散发或流行。病初多有发热、恶寒、头痛、咽干、食少、神疲、舌

医学百科 论中医八大关系(中)

「已病」与「未病」从预防医学的角度讲,有效的疾病预防当然要比病后而治重要得多,中医药在两千多年前的医学经典著作《内经》中就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形成了预防为主的科学理念,充分展示出中医学科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