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伤寒论》的理论核心与实用价值(下)
Posted 价值
篇首语:鸟往明处飞,人往高处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伤寒论》的理论核心与实用价值(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伤寒论》的理论核心与实用价值(下)
开奠临床医学基础对临床各科的论导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脏腑经络辨证及理法方药的规律,既适用于外感热病,也适用于内、外、妇、儿及男科等疾病。就其内容而论,包括了心肺,肝胆,脾胃,肾与膀胱,大、小肠、生殖系诸脏腑病症,故仲景的辨证论治学术思想指导著临床各科,至今仍行之有效。
内科杂病:《伤寒论》的辨证论治规律,对内科杂病有很多指导。在病因学方面,提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即内因、外内、不内外因的「三因」为病的病因分类学说,提出了人体发病的三条途径。提出了很多内科杂病的常见病因,如痰饮、水气、瘀血、气滞、宿食以及劳倦内伤等致病因素。皆为内科杂病的审因辨证提供了依据。在病证学方面,阐述了外感热病的多种证候,各种疑难杂病的证候表现,如胸痺、中风历节、消渴、黄疸、痰饮咳嗽、肺痿、肺痈、喘证、心下病、呕吐、下利等等不多赘述;在论治学方面,《伤寒论》具有完整的六经辨证体系,而且对辨证论治原则和方法,皆有详细的阐述。论治疗方法,集中了汗、吐、下、温、清、补、和、消八法之大成。治疗之法,灵活多变,八法之用,或单行,或合用,变化多样。论治疗原则,有表里先后、标本缓急、扶正祛邪、正治反治、攻补兼施、寒热并用等法则。此外,突出强调在临床治疗运用之中,必尊「三因制宜」的指导原则。在方药学方面,《伤寒论》创立了诸多名方,广泛用于治疗内科杂病,屡用屡效。
妇科病:张仲景在妇人三篇中,精辟地阐述了妇科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立法遣方以及其用药。将妇科疾病分为三大类:一为经带,二为胎产,三为杂病,均论明了辨证与论治,为妇科学术理论与临床实践,铺垫基础,开创先行。至今其「妇人三篇」仍有效地指导著临床上对妇科病的论治,所记载的妇科专方,沿用至今,其效不衰。从而显示「妇人三篇」的重大学术价值。
儿科病:有关儿科病之内容记载甚少,在《金匮要略》中见到「小儿疳虫蚀齿方」,其他恐虑已轶。临床实践中对小儿时令病及其杂病,常选用六经辨证、脏腑辨证为准则,酌取经方论治,效果良好,屡用皆爽。如小儿风寒外感,邪热壅肺作喘,小儿虚寒腹痛,小儿腹泻,以及小儿虫积等,均可辨证酌选经方论治。故以《伤寒论》为指导,在儿科病中取「经方今用」开辟论治新途径有着重要的意义。
外科病:《金匮要略》设有「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专篇论述痈肿、肠痈、金疮、浸淫疮等外科部分疾病,在外科领域里,《伤寒杂病论》的方药也为常用之剂,如三承气汤、大柴胡汤、大陷胸汤、大黄牡丹汤等用于急腹症,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再有对男科、喉科、眼科等有关病证的辨证方法及方药亦进行了相关的论述。
对急症学与传染病学的论导
《伤寒论》成书,实属疫情的需要,客观的必然,作者的勤奋。古人云:「百病之急,无急于伤寒」,可见这部巨著的产生是以治疗急症为主要目的。从所论内容与临床实践来看,是书可谓是我国现存最早论述急救医学的医著,它开创了中医急症辨证论治的先河,将急症分述为伤寒与杂病两大类型。《伤寒论》六经辨证规律,指出外感热病发病速、病程短、传变快、症状急、易传染的特点,说明六经病证中包含了多种传染性热病与各种急症,六经病治法中包含了多种治疗急症的原则与方药。从广义看不论伤寒或杂病,凡发病突然、症情急迫、急需救治的病证,皆属急症范畴。诸如上述,均为后世传染病与急症的治疗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仲景实为中医急症学的奠基人。对现代中医急症学研究及临床运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预防医学的论导
《伤寒论》之「未病」和「治未病」的学说,是中医学独特的预防医学理论。《伤寒论》一书在《黄帝内经》基础上引申发展了这一理论。将「上工治未病」列为全书之首要宗旨。因此「治未病」是仲景指导辨证论治的重要原则之一,意在对「未病」者须预防,以防为首要;对「已病」者必早治,以防病情变;「病愈」康复,预防再发。仲景论述「治未病」的规律与法则,实为精辟的预防医学理论。总之,仲景对预防医学的学术思想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研究现代预防医学启迪思路。
对免疫学的论导
《伤寒论》寓有丰富的现代免疫学内容与方法。从人体正气与免疫的关系来看,张仲景论述了人之正气具有抵抗病邪、使人体免受侵犯、保持健康的功能。如曰:「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说明机体的抗病能力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密切关系。可见张仲景所指人体正气与免疫学中的免疫力,均有保护机体、抵抗外邪的作用,故张仲景辨证论治十分重视正气的作用,而扶正祛邪是基本原则。故时时叮嘱「令胃气和则愈」,「阴阳自和,必自愈」等,均体现了「保胃气」增强正气抗邪愈病的能力。同时张仲景「治未病」的学术思想,与现代免疫学说有内在的联系,至今仍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与研究意义。
对护理学的论导
《伤寒论》开创了「医护结合」的医疗方法。张仲景强调在治疗期间,必须重视护理,同时强调护理的整体性,从而形成「医护结合」的护理学及「辨证施护」的法则。其辨证施护的要素有三:其一,辨证施护的重点是:全面观察病情,及时掌握病势的转变,动态辨别疾病发展的特点;其二,辨证施护的原则是:医护结合,以防为先,注重疾病变化为宗旨;其三,辨证施护的方法是:药物煎服法,药后护理法,饮食调养法,服药宜忌法,观察药傚法,疾病调息法,病后调摄法,以及内服药护理法,外用药护理法等。形成了以人为中心,注重「天人相应」、「脏腑相关」的中医整体护理学的学术思想,对后世护理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伤寒论》经过历代的发展,现在已不再是单纯的一部医书,若从它的内容与其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学术价值,以及历代医家研究者所取得的学术成就、现代对其研究的现状、成果来看,《伤寒论》在中医学中已形成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学科——「伤寒学」。
相关参考
一、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又称天人合德或天人相应,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庄子》有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认为独立于人的意识以外的客观存在的「天」与具有精神意识主体的「人」有着统一的本原、属性
根据人迎脉与气口脉所在部位的特点,其在脉诊上的实用价值,是不容忽视的。人迎位在结喉两旁,迎面正当人的视线,因面颈侧脉动外露,明显易见。根据这一特点,既可作为望诊观察,又可便于用手切按,所以这里的动脉及
中医理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体现其价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更谈不上自主发展和创新。在临床中,理论与实践的磨合,需要历经一个长期积累、反复思考探索的过程,才能达到融汇贯通,成为实用的知识和
辨病因病机包括致病因素与病理机制。1、致病因素包括风、寒、暑、湿、燥、火,情志不遂,饮食失宜,劳逸过度,痰饮、瘀血、结石,跌、打、扭、挫等。2、病理机制包括卫外功能失职,正邪相争,开合失司,官窍与肢体
探索世界的核心最重要的是数学理论。要研究中医,就必须解释好中医,传统医学(中医)与现代医学(西医)的根本区别:两者在思维观与方法论上的根本不同,中医主要采用整体、生态、非线性思维观,西医是系统、分解、
对立与制衡阴阳这两个因素作为说明事物的内在关系时,即说明两者之间的对立性,又说明两者的相互制约平衡、互根互用的双层意义。《素问·阴阳应像大论》:「阴阳者一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金匮要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有关杂病辨证论治的专书,在理论和临床实践上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内容涉及临床各学科。仲景在杂病的治疗中灵活运用「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之法,为后世医家治疗疾病
「伤寒脉浮、自汗出微恶寒」,为桂枝汤证,但见「小便数」,知为合并里饮证;又见「心烦……脚挛急」,为津液伤而里热显,故所述为外邪里饮津虚生热证,六经辨证属太阳太阴阳明合病证,不是单纯的桂枝汤方证,用桂枝
中庸致和:「和」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被借鉴到气功领域后,就成为其追求的目标之一。气功中的和主要体现在它的操作与实际应用中,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动静结合和形神。形与神是人体生命不可缺少的两个方
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医药学的思想理论基础和核心价值的重要内容,其既是构成中医药学的母体,又是传承中医药学的载体。开展中医药科普宣传的目的就是让广大群众感受、认知、应用并受益中医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