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疏风散热话薄荷
Posted 薄荷
篇首语: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疏风散热话薄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疏风散热话薄荷
薄荷味辛、性凉,归肺、肝经。具有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透疹、解郁的功效,用于风热表证、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陷疹瘙痒、肝郁胁痛等病症。《本草纲目》载:「薄荷,辛能发散,凉能清利,专于消风散热。故头痛、头风、眼目、咽喉、口齿诸病为要药。」《药品化义》载:「薄荷,味辛能散,性凉而清,通利六阳之会首,祛除诸热之风邪。取其性锐而轻清,善行头面,用治失音,疗口齿,清咽喉。取其气香而利窍,善走肌表,用消浮肿,散肌热,除背痛,引表药入营卫以疏结滞之气。」《医学衷中参西录》亦载,薄荷「服之能透发凉汗,为温病宜汗解之要药」。薄荷外用,也有一定消炎、止痛、止痒的功效。薄荷常用量:内服,3~6克,入煎剂宜后下;外用,适量,捣汁或煎汁涂敷。阴虚血燥、肝阳偏亢、表虚汗多者忌服。下面介绍几则薄荷常用验方:小儿感冒:鲜薄荷5克,钩籐、贝母各3克。水煎服(即水煎2次取汁混匀,分早晚2次温服。下同)。
风热感冒:薄荷、金银花、连翘各10克,荆芥3克。水煎服。
外感发热、咽痛:薄荷3克,桑叶、菊花各9克。水煎服。
眼睛红肿:薄荷、夏枯草、菊花、鱼腥草各10克,黄连5克。水煎服。
肝郁气滞之胸闷、胸胁胀痛:薄荷、炙甘草各15克,柴胡、炒当归、白芍、白术、茯苓各30克。共研为末,每次服6克,每日2次,水送服。
头目昏眩、精神不爽、咽干鼻塞:薄荷90克,甘草42克,天花粉8克,荆芥穗、白盐各36克,砂仁3克。上述药材研成粉末,每次3克,每日2次,水送服。
化痰利咽:干薄荷叶捻碎末,拌以白砂糖,炼蜜丸如芡实大,每日3次,每次1丸。
咽喉肿痛:薄荷、生甘草、桔梗各3克,僵蚕9克,荆芥5克,水煎服。
麻疹初期:薄荷、牛蒡子各10克,蝉蜕3克,荆芥5克,水煎服。
鼻衄:鲜薄荷捣汁滴鼻,或以干薄荷水煮,棉球蘸湿塞鼻。
预防痱子、疖疮:薄荷、艾叶各50克,煎水洗澡。
蜂叮肿胀:鲜薄荷叶贴患处,立即见效。
火毒生疮:薄荷煎汤频涂。
耳痛:鲜薄荷绞汁滴入。
相关参考
原料:薄荷5g、绿茶3g。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适量冰糖。功能:疏风散热,辟秽解毒;止痛。用途:外感风热头痛咽痛、目赤等症;可作为夏季消暑饮料。来源:传统药茶方。
蝉蜕又名枯蝉、蝉退壳、唧唧皮、知了皮等,为蝉科昆虫黑蚱的若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夏秋季采收,除去泥沙,晒乾,生用。其味甘,归肝、脾、肺经,有疏风散热、祛风止痒、息风止痉、退翳明目之功。不论外风内风,
菊花性味甘寒,人肺肝二经,有黄、白之分,功效虽似,但各有所长。白菊(甘菊花)长于清肝明目,黄菊(杭菊花)长于疏风散热;而野菊花长于清热解毒。其应用范围有头痛,眩晕,目赤,心烦,耳鸣,失眠,及外科疮疡肿
组成炙麻黄10克,杏仁15克,荆芥15克,苏叶15克,五味子10克,陈皮10克,桔梗15克,僵蚕10克,蝉衣10克,红花5克,全蝎2克,黄芩15克,甘草10克。 功能疏风利咽,宣肺止咳。 主治
中医认为腰突多由寒湿瘀阻,肝肾亏虚,瘀血阻络所致,以疏风散寒,滋补肝肾,活血化瘀治疗可取的满意疗效。处方:麻黄10克,川牛膝10克,木瓜30克,马钱子(油炸)1个,土鳖虫10克,白花蛇6克,制乳香6克
刘某,女,44岁,2014年6月21日初诊。就诊时令:夏至。患者主诉夜间盗汗2年,阵发性荨麻疹半年。患者2年前开始出现盗汗,汗出如油,未规律服药,近半年出现阵发性慢性荨麻疹,呈风团状红斑,瘙痒难忍,一
佛手,又名佛手柑、佛手片,为佛手的果实。佛手主产于闽、粤、川、江、浙等省,其中以浙江金华佛手最为著名,雅称「金佛手」,集药用观赏于一体,被称为「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中医认为,本品性味辛、苦、温,
葛根,为豆科多年生落叶籐本植物野葛或甘葛籐的根,每年秋、冬二季采挖,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如晒干等)后即可入药。性凉,味甘、辛,入脾、胃二经,具有解表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等功效,用于外感发热头
鳖甲又称鳖壳、团鱼甲,为中华鳖的背甲,主要含有动物胶、角蛋白、碘质、维生素C等成分。鳖甲性平,味咸,入肝脾经,具有滋阴清热、平肝熄风、软坚散结的功效,主治骨蒸劳热、阴虚风动、疟疾日久、癥瘕痞块、妇女经
丹参又名赤参,紫丹参,红根等,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是常用中药,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有活血祛瘀、安神宁心的作用。因为药用的根部呈紫红色,民间称其为「丹心」。丹参味苦,性微寒,含有丹参酮、隐丹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