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小便白浊
Posted
篇首语:有上不去的天,没过不去的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小便白浊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小便白浊
【病人基本资料】天津李××,年二十六岁,得小便白浊证。
【病因】
于季秋乘大车还家,中途遇雨,衣服尽湿,夜宿店中,又披衣至庭中小便,为寒风所袭,遂得白浊之证。
【证候】
尿道中恒发刺痒,每小便完时有类精髓流出数滴。今已三阅月,屡次服药无效,颇觉身体衰弱,精神短少,其脉左部弦硬,右部微浮重按无力。
【诊断】
《内经》谓肾主蛰藏,肝主疏泄,又谓风气通于肝,又谓肝行肾之气。此证因风寒内袭入肝,肝得风助,其疏泄之力愈大,故当小便时,肝为肾行气过于疏泄,遂致肾脏失其蛰藏之用,尿出而精亦随之出矣。其左脉弦硬者,肝脉挟风之象,其右脉浮而无力者,因病久而气血虚弱也。其尿道恒发刺痒者,尤显为风袭之明征也。此宜散其肝风,固其肾气,而更辅以培补气血之品。
【处方】
生箭(五钱)净萸肉(五钱)生怀山药(五钱)生龙骨(五钱捣碎)生牡蛎(五钱捣碎)生杭芍(四钱)桂枝尖(三钱)生怀地黄(三钱)甘草(钱半)共煎汤一大盅,温服。
【方解】
方中以黄为主者,因《神农本草经》原谓黄主大风,是以风之入脏者,黄能逐之外出,且其性善补气,气盛自无滑脱之病也。桂枝亦逐风要药,因其性善平肝,故尤善逐肝家之风,与黄相助为理则逐风之力愈大也。用萸肉、龙骨、牡蛎者,以其皆为收敛之品,又皆善收敛正气而不敛邪气,能助肾脏之蛰藏而无碍肝风之消散,药物解中论之详矣。用山药者,以其能固摄下焦气化,与萸肉同为肾气丸中要品,自能保合肾气不使虚泻也。用芍药、地黄者,欲以调剂黄、桂枝之热,而芍药又善平肝,地黄又善补肾,古方肾气丸以干地黄为主药,即今之生地黄也。用甘草者,取其能缓肝之急,即能缓其过于疏泄之力也。
【效果】
将药连服三剂,病即全愈,因即原方去桂枝以熟地易生地,俾再服数剂以善其后。
【来源】盐山·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
相关参考
[通治方]危亦林:分清饮,治小便余沥并赤白浊。益智川萆薢石菖蒲(盐炒)天台乌药各等分锉散。入盐少许,空心服。--《世医得效方》钱峻:治淋闭白浊。白茯苓120克作匮,以猪苓12克入内,煮20沸,取出晒乾
论曰虚劳小便白浊者,肾气劳伤,胞络内冷,气道不宣通也,肾主水,肾虚则胞冷而津液停滞,故令小便白浊,如米脂而下。治虚劳小便白浊,少腹拘急,梦寐失精,阴下湿痒。五味子丸方五味子石龙芮(炒)乌头(炮裂去皮脐
论曰消渴饮水过多,久则渗漏脂膏,脱耗精液,下流胞中,与水液混浊,随小便利下膏凝,故谓之消渴小便白浊也。治消渴,小便白浊如脂。肾沥汤方白羊肾(一具去脂膜切)黄(锉)杜仲(锉炒)五味子生姜(切各一两半)生
虚劳腰脊冷疼,溺多白浊,灸脾募百壮,又灸三焦俞百壮,又灸章门百壮。虚劳小便浊难,灸肾俞百壮。
小肠实,苦心下急热痹,小肠内热,小便赤黄,刺手太阳,治阳,手太阳在手小指外侧本节陷中。小腹肿痛,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约,取太阳大络,视其结脉,与阴厥小络,结而血者肿上,取胃脘及三里。小便不利,少腹胀满,
柳叶性寒,味苦,无毒,具有清热解毒、解毒透疹、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治疗痧疹透发不畅、白浊、疔疮疖肿、乳腺炎、甲状腺肿、丹毒、烫伤、牙痛等症。《日华子本草》载柳叶「治天行热病,疔疮,传尸骨蒸劳,汤火疮毒
病源此由劳伤于肾。肾气虚冷故也。肾主水而关窍在阴。阴为尿便之道。脬冷肾损。故小便白而如脂。或如麸片也。(出第四卷中)崔氏饮水不知休。小便中如脂。舌干渴方。黄连(五两)栝蒌(五两)上二味捣末。以生地黄汁
有白浊人。服玄兔丹不愈。服附子八味丸即愈者。不可不知。有小便如常。停久才方淀浊。有小便出即如泔。若小儿泔病者。并宜厘清饮。加白茯苓半钱。如服药未效。宜四七汤。吞青州白丸子。及辰砂妙香散。吞玄兔丹及小菟
□〔丹〕便浊大概皆是湿痰流注,宜燥中宫之湿,用二陈汤加苍术、白术,燥去其湿。肥白人必多湿痰,以二陈去其湿热。胃弱者,兼用人参,以柴胡、升麻升其胃中之气。胃中浊气下流,必用二陈加苍术、白术、柴胡、升麻。
1治阳痿:原蚕蛾(未连者)一升,阴乾,去头、足、毛羽。末之,白蜜丸如梧子。夜卧服一丸。(《千金方》)2治遗精、白浊:晚蚕蛾焙乾,去翅、足。为末,饭丸,绿豆大。每服四十丸,淡盐汤下。(《纲目》)3治血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