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中医方法防治五更泻

Posted 五更

篇首语: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中医方法防治五更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中医方法防治五更泻

中医学认为,五更泻多属脾肾阳虚,或不暖土所致,人至老年,肾阳虚衰,命门之火不能温煦脾土,致脾胃阳虚,不能运化水谷,就会出现泄泻。而黎明之前,阳气未振,阴寒较盛,故尤易发作。这类泄泻积年累月,经久不愈,故病人甚为烦恼。
「五更泻」治疗应以温肾健脾、固涩止泻为主。方用四神丸加减,四神丸由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生姜、大枣组成,可制丸服用,也可做汤剂用水煎服。方中补骨脂是主药,善补命门之火,以温养脾阳,辅以肉豆蔻暖脾涩肠,佐以吴茱萸、生姜以温中散寒,五味子酸敛固涩,另加大枣健脾养胃,诸药合用,成为温肾暖脾、固肠止涩之剂,用于「五更泻」每获良效。若形寒肢冷等肾阳虚症状较明显,可酌加附子、炮姜,以增强其温肾暖脾之力;若久泻不止,身体虚弱,中气下陷,宜加黄芪、党参、白术、升麻等益气、健脾、升提之药;小腹疼痛较甚者,可加小茴香、木香以暖肾行气止痛。
此外,也可以选择功效类似的一些验方和中成药,也有较好疗效。
偏方一:五味子60克,吴茱萸15克,二味同炒后研末,每次服6克,早晨米汤送下。
偏方二:肉豆蔻(煨)30克,木香8克,研末,用枣肉捣烂,调和做成如梧桐子大丸子,每次服40~50丸,用米汤送下。
偏方三:附桂理中丸(成药),每次1丸,每日3次。
偏方四:粗大颗粒的食盐300克,放入铁锅内在火上炒,并用锅铲不断翻动食盐,待食盐被炒得发黄、发热了,就将其取出,然后用干毛巾把它包起来,热敷在胃肠部位。如此坚持六七天后,五更泻的症状就会明显减轻。
偏方五:还可选命门、天枢(双)、关元、足三里(双)等穴位进行艾灸。
同时,「五更泻」的预防也至关重要,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注意保暖:五更泻多发生在秋季。由于老年人自身调节功能下降,在季节变换时期往往一下子不能适应,会出现多种病症。因此,老人要当心着凉,特别是注意腹部及下肢的保暖。
饮食有规律: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少油腻为基本原则。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过饥过饱、不暴饮暴食,这样有利于肠道消化吸收平衡,避免因无规律饮食而致肠道功能紊乱。除不吃生冷不洁食物外,还应禁食酒、咖啡、果汁、汽水、辣椒、洋葱、生冷瓜果、油腻性及纤维素含量高的食品,避免诱发或加重腹泻。在日常膳食中可多吃一些温补肾阳的食物,如牛羊肉、狗肉等进行调理,对五更泻的防治大有裨益。
加强锻炼: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平常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以强腰壮肾、增强体质。也可选用一些适合老人肾虚泄泻的中药腹部保健袋。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三味药治愈十余年五更泻

余从1965年离开陕西省渭南市程家村老家后,几十年来一直在外漂泊,1980年前后回家探亲时,邻居一位30岁上下小名叫灶娃的老弟前来求治。他面色蜡黄,骨瘦如柴,形寒肢冷,浑身乏力,舌苔淡白,脉象沉细。1

五更泻怎么用?《中医词典》t~w 五更泻

病证名。见《张氏医通·大小府门》。即五更泄,详该条。

五更泻怎么用?《中医词典》t~w 五更泻

病证名。见《张氏医通·大小府门》。即五更泄,详该条。

五更泻怎么用?《临证实验录》 五更泻

医学百科 四神丸为五更肝泻之主方

四神丸始见于《证治准绳》,本方由《本事方》的二神丸与五味子散二方组合而成。盖因其组方药味有四,且治五更泄泻速效如神而得名,随后被诸多医家广为沿用,并称其为治「五更肾泻」之主方。笔者以为不然,窃认为四神

医学百科 高血压的中医药防治调护

高血压是常见病,中医文献对其病因、发病机理、症状和防治方法早有记载,认为本病与肝、肾失调,风、痰、火内盛有关。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内伤虚损是导致本病的主要病因。预防保健很重要除药物治疗以外还可通过饮食

医学百科 声音嘶哑的防治,中医偏方有用吗

声音嘶哑是喉部(特别是声带)病变的主要症状,也可因全身疾病引起。声嘶的程度因病变轻重而异,轻者仅见嗓音变低、变粗,重者发声困难甚至失音。急性声音嘶哑:伴有恶寒、发热、全身疼痛、咳嗽、咳痰、咽喉肿痛等。

医学百科 中医防治慢阻肺三法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呈缓慢起病、反复发作、逐渐进展的过程,最终导致死亡,其气道病变的不可逆性和治疗手段的局限性造成了本病不可避免的高病死率。因此预防COPD的发

医学百科 精神卫生防治,中医药可当重任

「目前,精神卫生疾病已上升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中医药可望在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中发挥出独特的优势与魅力。」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神志病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

五更泄怎么用?《中医词典》t~w 五更泄

病证名。清晨五更时即泄。即肾泄,又名五更泻、五更溏泄、晨泄、瀼泄。多因肾虚所致。《病因脉治·泄泻论》论五更泄泻有肾虚五更泄泻、酒积五更泄泻、寒积五更泄泻、食积五更泄泻、肝火五更泄泻数种。详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