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中医分型治结核
Posted 山药
篇首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中医分型治结核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中医分型治结核
肺结核属中医「肺痨」、「肺疳」等范畴。先天禀赋不强,后天嗜欲无节,忧思劳倦,久病体衰,外受「痨虫」所染,而致发病。西医认为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咳嗽、胸痛、咯血、发热、盗汗、消瘦、血沉增速为其主要临床特征。在抗结核药治疗同时,配合中医辨证施治,疗效较好。肺阴亏损
症状:干咳、声音嘶哑、痰中带血丝、胸部隐痛,骨蒸潮热与手足心热,两颧发红午后更著,盗汗,形体消瘦,口干喜冷饮,舌红脉细数。
治法:养阴润肺,清热杀虫。药用沙参12克,麦冬12克,天冬10克,生地黄18克,百部15克,白及20克,山药30克,云苓15克,川贝12克,菊花10克,阿胶15克(烊化),三七3克(冲服)。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两次口服。咯血加茜草,大、小蓟,三七;盗汗加糯稻根;虚火盛加黄芩、知母;遗精加锻牡蛎。
阴虚火旺
症状:咳嗽,气急,痰黏而少,颧红,潮热,盗汗少寐,胸疼,咯血,遗精,月事不调,消瘦乏力,舌绛苔剥,脉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抗痨杀虫。药用龟板10克,阿胶12克(烊化),冬虫夏草12克,胡黄连10克,银柴胡10克,百合30克,生地黄20克,麦冬12克,桔梗12克,贝母12克,当归12克,青蒿15克,知母12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两次口服。
气阴耗伤
症状:面色白光白,神疲体软,咳语声微,纳呆便溏,痰多清稀,畏风自汗与颧红盗汗并见,舌淡苔白有齿痕,脉沉细而少力。
治法:益肺健脾,杀虫补虚。药用太子参15克,云苓15克,白术15克,山药30克,桔梗12克,百合30克,大枣10个,黄芪20克,莲子15克,当归12克,白及20克,功劳叶12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两次口服。
阴阳两虚
症状:少气无力,消瘦面黄,声喑音哑,潮热盗汗,骨蒸痨热,泄溏便急,痰白沫状或血痰,心悸气短,寡言少语,纳呆,自汗,滑精,闭经,苔黄燥,脉微细或虚大无力。
治法:滋阴补阳,固本杀虫。药用太子参15克,白术15克,山药30克,茯苓20克,黄芪30克,紫河车15克,当归15克,鹿角10克,龟板12克,白芍12克,白及30克,功劳叶12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两次口服。
相关参考
痤疮中医谓之「粉刺」,俗称「青春痘」,是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发于青年面部、胸部、背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形成丘疹、粉刺、脓疱结节或囊肿等损害。临床可以按肺热熏蒸、湿热蕴结、血瘀痰凝各
泄泻又称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中医认为引起泄泻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总离不开脾胃功能的障碍。在外因方面,本病多因湿邪侵入脾胃所致,即所谓「湿胜则濡泄」;在内因方
心律失常是心脏搏动的起源或传导异常所引起的心跳节律或频率的改变,病人常表现有心慌、气短、胸闷、头晕头痛、耳鸣、健忘、乏力等症状。中医归属为「心悸」或「怔忡」,临床上分型辨治,可获良效。心脾两虚:心悸气
不因外界环境影响,在头面、颈胸,或四肢、全身过度出汗者,中医称汗证。其临床表现通常有两类,白昼汗出溱溱,动则益甚者为自汗;睡眠中汗出津津,醒后汗止者为盗汗。见于西医学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甲亢、风湿热、
抑郁是一种包括多种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的复杂的情感性精神障碍,与中医学中的「癫证」、「脏躁」、「百合病」、「梅核气」、「郁证」描述相似,临床可分为7个证型辨治。肝气郁结型症见情绪抑郁,善太息,郁郁寡欢,
手脚发凉在西医的诊断中,脑血管后遗症、颈椎病、糖尿病微循环障碍、末梢神经炎等都会出现手足发凉的表现。在中医里,一般分为四个类型进行辨证论治,下面就向大家详细介绍这四类辨证方法。气血亏虚属于中医的血痺,
白塞氏综合征,中医称之为「狐惑病」。本病多见于青年,男性多于女性。其表现为口腔溃疡,阴部溃疡及附近淋巴结肿大,眼损害,皮肤损害,可有发热、急慢性关节炎等。西医认为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等有关。中医认为本
偏头痛又称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一种周期性发作的神经—血管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以反复发作的一侧或两侧搏动性头痛为主要表现,具有病程长、间歇性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特点。西医治疗乏术,中医按「头风」、「头痛」
本病属中医学中「汗证」、「虚劳」等范畴。男子房汗不足为奇,然汗出过多则属病态。本病以虚证为主,多为气血阴阳不足。《黄帝内经》对汗的生理及病理有了相当的认识,明确指出汗液是人体津液的一种,并与精血液关系
百日咳,又称鸡咳、鸬兹咳。是由百日咳杆菌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婴幼儿多见。临床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病程可长达2~3月,故名百日咳。笔者认为,本病可分为以下3型辨治。风邪袭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