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龙砂膏滋说源

Posted 阳气

篇首语:知识的确是天空中伟大的太阳,它那万道光芒投下了生命,投下了力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龙砂膏滋说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龙砂膏滋说源

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得龙砂膏方嫡传,对江南膏滋民俗有深刻理解。兹将笔者近两年跟随顾植山教授对膏方的一些论述意见和个人体会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膏剂、膏滋、膏方说异
膏剂,仅是从剂型上论,属中医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膏剂又分为内服膏剂与外用膏剂,外用膏剂又叫膏贴、薄贴、膏药等;早期内服膏剂有时也冠名「某某煎」,如《金匮要略》中的大乌头煎、猪膏发煎等。
现在有的学者论述膏方源流,往往追溯到《黄帝内经》和《五十二病方》。《五十二病方》有「肪膏」「脂膏」「彘膏」「豹膏」「蛇膏」,《黄帝内经》有「豕膏」 「马膏」等,这类膏剂基本上都是动物脂肪,外敷涂抹于体表(故「膏」作动词用又有涂敷的意思),主要用以治疗外、伤科疾病。以后把用植物熬成的黏稠膏状物也都叫作膏,不再专指动物油脂。
江南民间冬令用作调补「治未病」的膏,习称「膏滋药」;现在有些人口头上讲的吃「膏方」实际上是吃「膏滋」,严格说来医生开的膏滋处方才叫「膏方」,至今在「膏滋」民俗区,尤其是在龙砂文化区,大家仍习惯叫「吃膏滋」。用作冬令进补的「膏滋」,表达的不仅仅是一种制剂形态,也不仅仅是滋补而已。「膏滋」或「膏方」,在江浙一带是一个已约定俗成的有特定概念的名词,具有医学上的特殊含义。膏方、膏滋与膏剂的区别显而易见。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膏方》对膏方的定义为:「膏方」是以养生保健为主要目的所服用的中药膏剂,又称「膏滋」。明确指出膏方的主要目的不是治病(治「已病」),而是养生调体「治未病」,这种定位是正确的。
「膏滋」冬补是江南地区民俗
龙砂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对江浙一带冬季服用膏滋进补的民俗进行了调查,发现民间服用膏滋进补的民俗范围主要是江南苏锡常沪和浙北地区,环太湖的龙砂文化区是膏方民俗的中心,在龙砂文化区的民间至今流传着冬季自己制作「膏滋」的传统。
冬补选择「膏滋」有剂型优势
膏剂黏稠,在体内停留时间长,比其他剂型能更好地发挥滋养作用。《灵枢·五癃津液别》「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冬令进补以填补命门元精为主,膏剂就比较适合。
此外,膏剂具有服用方便,口感好,易于贮存,方便携带等剂型优势。
「龙砂膏滋」文化积淀深厚
龙砂地区襟带三吴,历史文化底蕴悠久,宋末元初的江阴大学者陆文圭集两宋学术的大成,被学界推崇为「东南宗师」。陆氏在龙砂地区专心致力于包括中医学在内的文化教育事业达50余年,培养了大批文化、医学人才,由陆氏传承的两宋河洛思想,为明清命门学说之嚆矢。由陆文圭奠定文化基础而形成的龙砂医学流派,运用命门学说和「冬至一阳生」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黄帝内经》的「冬藏精」理论,在江南地区倡议和推动了膏滋方民俗。擅用膏滋方养生「治未病」是该学术流派的重要特色之一。
龙砂膏滋为中医膏方之源头,最能体现膏滋的民俗文化内涵,龙砂名医柳宝诒、张聿青等是江浙膏滋方的杰出代表。
「龙砂膏滋」四大特色
经过研究历代龙砂医家膏滋方脉案,归纳龙砂膏滋具有顺应「冬至一阳生」思想,注重命门元阳;讲究阴阳互根,阴中求阳;结合五运六气因时制宜;注重熬膏技艺,制作工艺精良四大特色。
「龙砂膏滋」有特定理论基础
前面已谈及膏滋方体现了特定地域民俗文化内涵。从学术层面论述,《内经》冬藏精理论、资化源理论、宋明理学的太极河洛思想、明清命门学说等都是龙砂膏滋的理论基础。
「龙砂膏滋」遵循七损八益时机
「七损八益」一词,见于《素问·阴阳应像大论》,乃《黄帝内经》调阴阳的基本大法。近代学界大都将其解释为房中术,失去了「七损八益」重要意义。对此,顾植山教授早已在2006年7月21日的《中国中医药报》上就发表了《黄帝内经「七损八益」不是房中术》的文章作了驳正。
顾植山教授认为:「阴阳应像大论」的命名,是因为该篇主旨强调的是自然界的阴阳与人体阴阳之「像」的对应,人体的一切活动需要与自然界的阴阳气化之「像」保持一致, 「七损八益」恰是大自然阴阳气化的象态特征。
根据顾植山教授绘制的「三阴三阳太极时相图」,八位于东北方,相应于初春「太阳为开」之处,天气左升右降,八之后阳气渐旺;七位于西方主秋之位,七之后「阳明为阖」,阳气逐渐闭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这里「春夏养阳」就是「益八」,「秋冬养阴」则是要顺从「七损」的自然规律,「阳杀阴藏」,帮助阳气收藏。
因为冬天的阳气以精的形式封藏于正北少阴之位,故有「少阴君火」和「肾间命门」之说。「命门」即上文中的「生长之门」。春夏阳气表现在外为「浮」,秋冬阳气收藏于内为「沉」。顺从七损八益是原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方法, 「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是境界。
根据「七损八益」规律,对一些入秋以后阳气失于收藏的人,可在秋季可以先服用一些秋膏,秋膏作为冬令进膏滋的「开路膏」,目的在于使阳气得到更好的收藏。
「龙砂膏滋」提倡冬至开始服用
「龙砂膏滋」提倡冬至开始服用,因为冬至是阴极而阳生之时。唐·杜甫《小至》:「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宋·朱淑真《冬至》:「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依据顾氏三阴三阳开阖枢图,可以充分理解冬至一阳生的概念。
冬服「膏滋」就是顺应自然规律,在阴极阳生之时,服用一些滋补肾命的药物,有利于肾藏精的功能,但藏精还需化气,只讲补肾填精是不够的,龙砂膏滋顺应「冬至一阳生」的气化规律,在温阳滋肾药中,常会酌加黄芪、桂枝等帮助阳气升发的药品。膏滋讲究「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根据开阖枢「冬至一阳生」思想,加用佐助太阳「开」和「升」的药物,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动」。
龙砂医家结合运气 丰富「膏滋」内涵
在陆氏传承的两宋学术的影响下,龙砂地区医家十分重视运气学说的临床运用,这一特色也反映到龙砂医家的膏滋方中,龙砂名家的膏滋方中常会看到根据不同年运气特点灵活组方用药的思路。
龙砂医家扩大「膏滋」应用外延
膏滋原本是用来冬补治未病的,但一些医家在运用膏滋调补过程中,发现冬季服用膏滋对一些慢性病常能收到意外疗效,故而一些医家在冬季也常利用膏滋结合治疗一些慢性病,扩大了膏滋的适应证范畴。
秦伯未《膏方大全》指出「膏方非单纯补剂,乃包含救偏却病之义。」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临床善用膏方,他指出膏方不仅是滋补强壮的药品,更是治疗慢性疾患的最佳剂型。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膏方在癌症临床中的应用

煎膏剂又称膏滋、膏滋药,现多称膏方,为原药材用水煎煮,取汁浓缩,加入蔗糖、蜂蜜或动物胶类制成稠厚半流体状制剂(现代亦有用食用明胶、木糖醇、元贞糖为基质代替蔗糖和动物胶等)。膏方治病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辨

医学百科 膏方调治心血管病有优势

内服膏剂又称膏滋,是丸、散、膏、丹、滴、露、酒、锭、汤等传统中药剂型之一,是为方便使用、长期服用、改善口感、提高疗效而创制的一种剂型。但是近代,膏方有被忽视的趋势。本文兹就膏方调治部分心血管疾病做一探

医学百科 也谈紫菀汤运气证治

运气学说是古人探讨自然变化周期性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影响的一门学问。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早些时候曾针对2015乙未年一之气运气特点推荐了备化汤、紫菀汤、茯苓汤、柴桂干姜汤和乌梅丸5首

医学百科 应用五运六气 把握疫病先机

●我们依据2012年春寒湿伤于外、少阳郁于内的气候和运气特点,提出当时流感的病机为外寒内热,推荐使用九味羌活、柴葛解肌等方,疗效快捷,且愈后少见咳嗽等后遗症。●龙砂医学流派清代名医姜健善于针对每年的不

医学百科 血府逐瘀汤枢转少阳验案选

关于血府逐瘀汤一方的疗效及从运气学说「开阖枢」理论阐发其方解的论述已见诸报端。大量临床实例证实,该方确为少阳、少阴「转枢」良方。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基于运气学说「开阖枢」理论运用该方,扩

医学百科 陈无择乙未年备化汤验案二则

江苏龙砂医学流派善用陈无择所创「三因司天方」十六方,疗效颇佳,并成为该流派重要特色。备化汤出自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症方论》,系为丑未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而设的运气专方。2015年乙未年,其气

医学百科 从开阖枢理论谈活用金匮温经汤

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临床善于从五运六气「开阖枢」理论运用经方,屡获良效。顾植山用五运六气「开阖枢」理论阐释了「天癸」与女性生殖周期关系,并从「开阖枢」不同时相对女性月经周期进行了阐述,提

医学百科 学习五运六气 活用东垣清暑益气汤

2014年跟顾植山老师学习龙砂医学,了解到顾植山先生注重自然运气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临证中每每将「辨证」「辨人」与「辨天」相结合,特别是笔者在跟诊顾植山先生抄方中发现老师屡用东垣清暑益气汤治愈顽疾,既

《冯氏锦囊秘录》 锦囊新定痨嗽膏滋药方

心肺脉俱洪大有力者,宜之。熟地(十两)生地(五两)丹参(三两)丹皮(三两)薏苡仁(六两)地骨皮(二两)紫菀(二两)款冬蕊(二两)牛膝(三两)麦冬(四两)姜炭(六钱)白蜜(六两)另炼,入药,以上用清水煎

《中医词典》z~其他 《龙砂八家医案》

医案著作。一卷。清·姜成之编。本书辑录清乾隆,嘉庆年间戚云门、王钟岳、贡一帆、孙御千、戚金泉、叶德培、姜学山、姜恒斋八家医案(书中并附姜宇瞻医案二则,实为九家)而成。其中以戚云门、王钟岳、孙御千的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