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小柴胡汤中的人参
Posted 人参
篇首语:说到底,还是“信仰使人快乐”!注意!并非道德使人快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小柴胡汤中的人参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小柴胡汤中的人参
关于人参,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于「上品」第一位,具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之功,有「久服轻身延年」之效。后世多将人参用作补气养身之品,固脱救急之用。但如此一味常用药,对其「气」的认识竟不能明确,可谓从古争论至今。
《神农本草经》中首言人参气「微寒」,而后世医家在临证中多以「气温」使用。以至于清代医家陈修园在《神农本草经读》中大发议论:「自时珍之《纲目》盛行,而神农之《本草经》遂废。即如人参,《本经》明说微寒,时珍说生则寒,熟则温,附会之甚。」又说:「今人辄云以人参回阳,此说倡自宋、元以后,而大盛于薛立斋、张景岳、李士材辈,而李时珍《本草纲目》尤为杂沓。学者必于此等书焚去,方可与言医道。」
证之目前临证,药房中所配制到的人参,无论是红参还是白参,当为「气温」无疑。
尝读《张氏医通》,见小柴胡汤方下有如下论述:「治少阳受邪,往来寒热,脉弦,胁痛而呕。」「少阳为阴阳交界,邪传至此,已渐向里,故用柴胡升发其邪,使从外解,即以人参挡截于中,不令内犯。更以半夏、黄芩清解在里之热痰,生姜、大枣并祛在表之邪气,又须甘草协辅参、柴,共襄匡正辟邪之功,真不易之法,无容拟议者也……独怪世医用小柴胡,一概除去人参,且必加枳、桔耗气之品,此非法之法,习俗相承,匿于横议者也。何怪乎道艺日卑,风斯日下哉!」
本段论述明白晓畅,小柴胡汤方中人参有不使邪气内犯之重任,必不可去。但笔者注意到「世医用小柴胡,一概除去人参」一语,且如此用法「习俗相承」,为什么?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谈到小柴胡汤时指出:「是以愚用此方时,于气分壮实者,恒不用人参。而于误服降药后,及气虚者,则必用人参也。」
可见,小柴胡汤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去人参,取决于病证中是否有气虚。
徐灵胎在《伤寒论类方》中指出:「小柴胡汤之妙在人参。」这只是仅从《伤寒论》中小柴胡汤的方证而言,理论上讲是完全正确的。但对临证者而言,小柴胡汤所治病证极广,很多情况下,小柴胡汤之妙与人参无关。
当代医家程门雪指出:「余邪留恋,正虚不能达邪之差后发热无表里证,以小柴胡汤为最佳。用此汤治劳复,参为必须之品;初起伤寒少阳证用小柴胡汤者,多去参用之,此则非用全方不能收扶正达邪之功效也,须注意焉。」(见《程门雪论外感病》)
此语从临床中来,值得我们体会。
笔者在临证中使用小柴胡汤,用参者较少。不单使用人参机会较少,生姜、大枣也较少使用,且甘草每用生甘草。
清代医家黄元御在《伤寒悬解》中指出:「小柴胡汤柴、芩清泄半表,使不入于阳明;参、甘温补半里,使不入于太阴,则邪解于本经,而无入阴入阳之患,是之谓和解表里也。」
人参、甘草有使邪「不入于太阴」之功,联想到李东垣用药心法中常用苍术「下安太阴」。参、甘与苍术,前者在补,后者在运;前者为静药,后者为动药。笔者用小柴胡汤,见「舌上白苔」者,常不用人参、炙甘草,而加用生苍术,取效良佳。
相关参考
早年实习时,曾跟一位治疗肝病的老师抄方。老师几乎每方都用柴胡,且柴胡恒用30克。问及为何如此频用、重用,老师的回答是:这是我的临床体验。慢性肝病必用柴胡,且需重用。不单重用,且需久用。疗效很好。一位「
柴胡汤证,有但服小柴胡不能治愈,必治以大柴胡汤始能治愈者,此病欲借少阳之枢转,外出而阻于阳明之阖,故宜于小柴胡汤中兼用开降阳明之品也。《伤寒论》原文︰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
小柴胡汤是《伤寒杂病论》中治疗少阳病的经典名方。在《伤寒论》中,小柴胡汤证的条文有17条,在《金匮要略》中,小柴胡汤证的条文有3条。柴胡汤的方药及药量配比为「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炙
《伤寒论》第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四两,龙骨、黄芩、生姜(切)、铅丹、人参、桂枝(去皮)、茯苓各
小柴胡汤:「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洗)半升,甘草(炙)、生姜(切)各三两,大枣(擘)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中
小柴胡汤具有调整气机升降出入之效,后世医家常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气郁证。小柴胡汤可以治疗「热入血室」,后世医家常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月经病。小柴胡汤在临床上常被用来治气、治血,而其治水之功常被忽略。《伤寒
六味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第96条小柴胡汤方后加减法,方药组成有柴胡、黄芩、半夏、甘草、干姜、五味子。因其为小柴胡汤的加减方,且由六味药物组成,故将其称为「六味小柴胡汤」。笔者经常运用该方治疗外感发热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主治「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是中医和法的代表方剂,历代中医从本方中得到启发,变化出以柴胡为君药的柴胡流派,以通治各种疾病,是为
医者熟知逍遥散、四物汤为调经要方,小柴胡汤治疗月经病有必要特意拈出。王好古在《医垒元戎》中指出:「易老云:仲景治妇人经不调,尽在小柴胡调治条下,以此推之。」「小柴胡汤与四物汤各半一名调经汤」。王好古在
《伤寒论》第103条:「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