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痰乃五脏六腑俱生
Posted 五脏
篇首语:我们要像海绵一样吸收有用的知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痰乃五脏六腑俱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痰乃五脏六腑俱生
有云「痰随气行,无处不到」,故临床各种原因皆可产生痰病。中医痰病理论,经古代医家从不同角度不断地补充完善,整理提高,经历代临床应用,使其得到了充分的实践检验。痰的产生,是脏腑功能失调的结果。中医认为:痰、饮、水都是人体水谷精微的病理产物。根据其稠和稀分辨病症及发病部位之不同而有所别。水肿多发于四肢肌肤,饮邪多留于胸腔、肠胃之中,而痰随气行,无处不到,遍及周身上下各个组织器官,均可发生痰病。一般认为,痰病发生与肺、脾、肾三脏水液代谢失常有关。但中医有「五脏六腑俱能生痰」之论。由此可见,痰的生成与脏腑功能有密切关系。
脾与痰:脾气散精主运化,为人体水液代谢之枢纽,脾功能失常,则水湿聚而成痰。《医宗必读》云:「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何痰之有」,「脾土虚弱,清者难升,浊者难降,留中滞膈,凝聚为痰」。故也有「痰者涎液结聚」之说,其多由于「劳伤之人,脾胃虚弱,不能克消水浆,故为痰饮也」。
明张介宾也云:「夫人之多痰,皆由中虚使然。」中虚实指脾虚升降失常,故他又云:「果使脾强胃健,如少壮者流,则水谷随食随化,十留一二,则一二为痰,十留三四,则三四为痰。」在治疗上,古人提出:「治痰先治脾,脾复健运正常,而痰自化也。」后世医家总结脾与痰的关系,概而括之「脾为生痰之源」。
肺与痰:肺主一身之气,通调水道,通过其宣发肃降功能,使津液敷布全身,故有「肺为水之上源」之称。若肺失肃降,治节无权,则津液也可聚而为痰。临床感邪,肺气不宣,六淫化火,或肺阴不足,均可煎熬津液为痰。古有「肺为贮痰之器」之说,说明痰出于肺,有其一定机理。
肾与痰:肾藏元阳,主水,可调节水液代谢,故称「水之下源」,若肾阳不足,开合失度,则水液代谢失常,波及脾肺,而生成痰病或饮症。故中医认为,「肾为痰之本」。肾之虚火,也常可炼液成痰,医云:「肾生痰,多虚痰,久病多痰,切不可作脾虚生痰论。善病久不愈,未有不肾水亏损者,非肾水上泛为痰,此久病之痰也。」并在治疗上提出,实痰易治,「其来也骤,其去也速」。然虚痰难愈,「其来也渐,其去也迟」。治痰之原则在于「使痰不生」,实则指久病之顽痰,用温补肾阳,「补火生土」,可化散痰结。
肝与痰:肝体阴用阳,藏泄并用,具刚柔曲直之性。《内经》云:「在气为柔,其性为喧,其德为和,其用为动。」中医有「肝为万病之贼」的比喻,肝生痰就是其病变因素。朱丹溪指出:「善治痰者,不治痰而先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治痰治气主要指肝气,肝气的舒畅条达与否,是津液凝滞为痰的主要原因。
心与痰:心生痰是因心气虚弱,痰浊因虚乘心,心阳不振,血行迟缓则自身生痰。《灵枢》指出:「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若心脉瘀阻,则聚而为痰,发为胸痛,这也是心生痰。故临床治疗心痛,不仅活血化瘀,化痰通阳,也是其治疗的重要手段。
正如医家有云:「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者血,心血虚,神去则舍空,舍空则郁而停痰,痰聚心位,此惊悸之所以肇端也。」心生痰也有「痰迷心窍」之说,从而产生精神,神经方面的症状,这也实乃心生痰之意也。
三焦与痰:三焦生痰为中医学独特内容,故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之论。如果三焦气化失常或气脉闭塞,水液无法正常运化,不能行使「决渎」的功能,因而津液不通,停聚而为痰。故临床上的温通三焦,治疗痰湿及水湿停留痰病,均可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综上所述,中医关于痰病的学说,是建立在中医脏象学说的理论基础上。临床治痰,一定要注重整体观念及辨证施治。
相关参考
「六腑咳」之名,首见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素问·咳论篇第三十八》云:「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帝曰:六腑之咳奈何?安所受病?岐伯曰:五脏之久咳,乃移
今人概言补虚,不知五脏六腑各有补法。即一脏一腑之中,又有体用相反之殊。脏属阴,其数五者,阴反用奇也。腑属阳,其数六者,阳反用偶也。亦如干有四德、坤有五行,阳用偶而阴用奇,互也。故五脏六腑体阴者,用必阳
中医五脏不是解剖生理概念,是一个初级问题,中医初学者就必须明了;然而又是一个高层次问题,它究竟是一个什么概念,又是怎么形成的?很难作答。现行《中医基础理论》教材虽然也写明了五脏是一种功能性概念,但如何
根据中医的「全息理论」,脸上的「五官」(口、眼、耳、鼻、舌)表现与人体的「五脏」(心、肝、脾、肺、肾)健康状况息息相关。口是食物进入的门户,故与脾胃相关。从嘴唇的外观,即可看出一些脾胃问题。比如,嘴唇
《内经》中有多个篇章涉及到五脏与面部官窍的关系,如《素问·阴阳应像大论》、《素问·五常政大论》、《素问·金匮真言论》、《灵枢·脉度》、《灵枢·五阅五使》、《灵枢·师传》等,主要认为五脏与面部官窍一一对
望诊是根据脏腑、经络等理论诊察疾病的方法。人体外部和五脏六腑关系密切,若脏腑功能活动有变化,必然反映于人体外部的神、色、形、态等各方面。五脏六腑和体表由十二经脉贯通在一起,又分别和全身的筋、骨、皮、肉
《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是根据五脏的功能特性来指导处方用药的理论。《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
「神、魂、魄、意、志」五脏所藏之神是《内经》借五行五脏对神志活动,尤其是认知、思维、意志过程,所作的分类,即心为火藏神,肝为木藏魂,肺为金藏魄,脾为土藏意,肾为水藏志。下面依次对其各自的含义进行分析。
《素问·五脏别论》所论「气口独为五脏主」,与《素问·经脉别论》提出「气口成寸,以决死生」,讲述的都是后世医家推崇的、至今沿用不衰的「寸口」诊脉法。 气口又称脉口、寸口,即两手桡骨头内侧桡动脉的诊
妇人妊娠,胎坠之虑,如芒在背,惶惶不可终日者有之,下血而致小产者多也,故治妊娠病以安胎为要。古今医者皆明于此,何以安胎,众说纷纭,吾今遵古训而索骥,以五脏安胎与逐月安胎而立法于临床,收效颇佳。调五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