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火神派的实践理论之我见

Posted

篇首语:知识是为老年准备的最好食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火神派的实践理论之我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火神派的实践理论之我见

对于「火神派」起死回生的医术,不少医家钦佩他们大剂量应用附子的胆量,为其神奇疗效而惊叹;遂在临床运用火神派的方法治疗一些疑难病,也取得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虽不能从理论上得出与火神派学者完全一样的结论,又对于其实践不可轻易加以否定。按《内经》所言,阴阳皆为生命之本,阴阳互根,单独「崇阳」的理论实有失偏颇;但是仅从理论上并不能否定其临床疗效;所以还必须从其用药特色入手,通过实践探讨其疗效的实质。
火神派理论上推崇阳气,临床擅用中药附子。百余年来代有传人,像吴佩衡、祝味菊等均以「吴附子」、「祝附子」之名而驰名医林。所以必须从附子入手探讨其玄机真谛。《神农本草经》云:「附子,气味辛温有大毒,主治风寒咳逆邪气,寒湿痿痺,拘挛膝痛,不能行步,破症坚积聚,血瘕金疮。」并未有补命门之火或「真气」等近似的说法。而郑钦安氏立论:「人身一团血肉之躯,全赖一团真气运于其中而立命」,「人之所以奉生而不死者,惟赖有此先天一点真气而已。真气在一日,人即活一日,真气立刻亡,人亦立刻亡,故曰人活一口气,气即阳也,火也。又曰人非此火不生!」「子不知人之所以立命者在活一口气乎,气者阳也,阳行一寸,阴即行一寸,阳停一刻,阴即停一刻,可知阳者阴之主也,阳气流通,阴气无滞,自然百病不作。阳气不足,稍有阻滞,百病丛生。」
四川卢崇汉氏更进一步发挥,提出了「人生立命在于以火立极,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的纯阳理论;所以临床上多以「宁事温补,勿事寒凉」为原则。看来火神派在发扬以附子补人身之「真气」的同时,其实是把「气」与「火」、「火」与「阳」的概念混为一谈,得出了「人活一口气,气即阳也,火也」,「人非此火不生」的结论。这样就用这个经过改造的「阳」、「火」概念贬低了同为正气而只是功能表达不同的「阴气」,因为这个「阴气」已经在其论述中被偷换概念成了「死」的代名词。而这种「阴阳生死」说,其实与《内经》所言阴阳为「万物之纲纪」说并非完全吻合。
《内经》以「火为阳」、「水为阴」,「阳为气」、「阴为血」。虽气与火同属于阳,血与水同属于阴,然与人的有机体生命运动状态——精神——更直接的是气血。故经言「人身除气血二字外无他」。因「气中生精」、「精化为气」,故气是火与精神的中介。总起来看,所谓火神派、补水派,最终目的应当都是着眼于气、血、精神。「火神派」功劳是把在实践中把附子的壮火收敛转化为了少火,而「少火生气」(可简称「敛火化气」)。如果没有「敛火化气、气中生精」这样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仅仅是着眼于火,则火神派的许多验案都难以解释。虽然火神派的学者本人可能也并不一定在理论上承认这一点。
火与气的相互转化即「敛火化气」,这在《内经》是有理论依据的。《素问·阴阳应像大论》篇言「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历代对于「壮火」、「少火」有数种解释,一是指天地自然之火,一是指药物的药性,一是指人的病理生理;其实,中医以天人合一,药与人也是合一的,「壮火」无论是指药性纯阳大热,还是人体内外的各种邪气从火而化,或气机亢进有余而火化,都是可以令正气虚衰的因素,医家必须加以收敛之。对于纯阳大热药则必须使之转化为能生气的补少火之药。「少火」为「温而补气」之药性,与正常生理的温煦之气同气相求,故可「生气」、「生精」。
按历代药典记载,生附子之毒性绝不可以轻视,无论是否阳虚,一次药量若超过100 克,则必致死无疑。但是火神派用附子动辄100克以上,其关键实在于「久煎」二字。而且不是一般的「久」,而是要煎煮两小时以上。只有这样才能使附子的壮火之性收敛转化为少火生气之能。尤为重要的是,久煎后的附子的补气功能之快速、之强大、之集中,肯定还有参术之类不具备的地方。只是现在还缺乏实验比较验证而已。
因此我们对附子既不必畏之不可用,误以为「临床上使用附子,绝对不是用量越大,效果越好;而是用量越大,危险越大」。其实量小不久煎,也有大毒,量大久煎也可无大碍而取良效才是事实。
笔者认为,只在理论上批评或肯定「火神派」是不够的,今后有条件的单位应当进一步通过实验总结四逆汤等的适应病证,尤其是对附子炮制前后的成分和药性变化及适用的情况,以及哪些患者用附子的确有效,哪些患者用附子无效甚至有毒。这样才是真正对患者负责,也才能使火神派的经验得到升华而普济天下。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对火神派的冷思考

不久前,「第六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与很多新老朋友相聚,探索中医学术问题,颇受启发,获益良多。会议期间,我与《我是铁杆中医》的作者彭坚教授,《中医以时为本》著作者郑陶先生,退休中医陈勇先生,民间中医传

夏翔 乙型脑炎诊治规律之我见

乙型肝炎是一种发作于暑天的温病。根据其临床表现许多病例均无典型的暑温症状,在辨证用药方面,也不都与暑温相一致,因此认为乙脑有其本身的传变规律和诊治特点,不必拘泥于暑温的诊治概念。(一)乙脑作为一种温病

医学百科 临证用附子的一点思考

作为一名曾经崇拜过火神派的中医师,临床用药常常要开附子这味药,谈起附子,就不得不谈一谈它的剂量和毒性。当下火神派、扶阳派主张大剂量运用附子。已故山西著名中医学家张子琳在《张子琳医疗经验选辑》中,介绍其

医学百科 五行理论非源于五材说

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并运用其理论来指导实践,通过进一步实践来证明其理论的真伪。《尚书·洪范》:「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素问》「满纸五行」,木火土金水的出现,则随之出现了「相生」

医学百科 四诊合参之望诊闻诊

中医理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体现其价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更谈不上自主发展和创新。在临床中,理论与实践的磨合,需要历经一个长期积累、反复思考探索的过程,才能达到融汇贯通,成为实用的知识和

医学百科 经络理论研究四方向

经络理论研究是中医针灸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近半个世纪以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却成效不显。实践告诉我们,如果不理清研究思路,不明确研究对象,不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经络理论研究就难免陷入盲目的境地,要想

医学百科 论中医理论体系的学派流派

因各派的学说与观点,都有其实践依据,又每每在争论中互补,因而争论的结果,往往不是孰是孰非、谁对谁错,而是使理论愈辨愈深,愈争愈明,达到双赢。这也与西医学常以后起学说淘汰其前的学说大异。中医药学派流派与

医学百科 大承气汤为临证常用之方

清代医家郑钦安以其独特的医学理论独步医林,成「火神派」开山鼻祖。人皆知郑氏善用附子,可谓识附子、懂四逆汤者,不知郑氏也善用大黄,也是识大黄、懂大承气汤者。郑氏在《医理真传》中指出:「观仲景于三阴阴极之

医学百科 从玄奘五不翻理论解读中医翻译

「五不翻」理论是玄奘法师根据自己从事佛经翻译实践所概括出来的五种适宜采用音译的情况,其在本质上是关于音译法的五条适用原则。本文本着「师古而不泥古」的精神,并结合中医翻译实例进行逐条剖析和解读,以便更深

医学百科 中医医案的多元化

在中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医案作为传承中医理论,引领中医实践的载体,起到了发展中医理论,提高诊疗技术,促进学术交流,弘扬职业道德等作用。医案作为中医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呈现出更加多